三迪时空德国报道|从2018汉诺威工博会看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4月23日~27日,德国的北方小镇汉诺威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全球约5800家参展商、21万名参观游客不远万里来到这座小镇,共赴一年一度的全球制造业盛宴——hannover messe(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三迪时空德国公司总经理曹高君陪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秘书长级专务刘占朱先生也参加了此次汉诺威工博会。
在这场全球最大的年度工业展会上,以人为核心的人机协作、人工智能的自主决断能力以及智能制造、3d打印、智能物流吸引了大量目光,触发人们对今后工业及物流业发展趋势的灵感。
以人为核心的人机协作
显而易见,无论是今天的数字化,还是明天的智能化,都是为了更好地辅助人,而不是取代人,“人”再次被提升到智能制造的核心位置。
展会主办方德意志会展公司董事会主席约亨·科克勒表示,本届工博会传递的核心信息是:“科技发展不是为了与人类竞争,而是协助人类。我们才是决策制定者,人与机器和信息技术将让制造、物流和能源行业更具竞争力。”
例如,今年展会上,德国机械制造商费斯托基于仿生学的理念,借助强大的传感技术、电驱技术,结合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打造的能够跟随模仿学习操作人员工作的运动轨迹完成生产作业的协作机器人。
rethink的智能协作机器人sawyer能够根据操作人员的手把手作业,在系统中自动形成编程程序,同时系统对机器人作业进行实时仿真,并对数据进行监测与可视化。
从楚河汉界到跨领域技术加速融合
在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制造,并向工业4.0愿景迈进的未来之路上,跨领域之间技术的融合,仍将不断深化,并且是最可能产生或引发变革的源头。
例如,华为,基于5g技术探索未来工厂通讯、从边缘到云端,从平台到应用,全面布局工业物联网生态;海尔从传统的家电业纵身跨越全价值链的生态系统级平台与大规模定制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加速了跨领域技术之间的集成与融合,各领域彼此之间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是跨领域技术融合的结果。
从单兵作战到生态系统整合
如今,大家都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应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更莫谈实现智能制造与未来工业4.0愿景。
作为数字化制造领域的准全能选手,西门子基于自有软硬件产品所打造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然足以全面覆盖离散、过程与混合行业,以mindsphere为中央枢纽构建生态系统,与各领域的领军企业形成连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在数字化领域的综合交付能力。甚至自己所在的优势领域,西门子仍不断尝试与合作伙伴展开创新合作。
从另一个角度讲,连接与协作,除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展开竞争与狙击。例如dassault systèmes与bosch共同打造的生产数字化双胞胎解决方案,phoenix与eplan、rittal的联合数字化解决方案。
在这个市场上,单打独斗的越来越少,相比之下,兵团作战,甚至生态系统级别的高维战法越来越多。
从数据采集与可视化到基于第五大能源的价值链延伸
针对于工业大数据,如今已经有一半以上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始了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利用数据为客户创造价值,少数领军企业甚至已经给出了基于数据分析的高附加值服务。
无论是传感器领域、工业自动化领域,还是互联网、it、通讯领域的企业,都清楚地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数据分析,实现自身在价值链上的延伸,在工业物联网的助力之下,这种价值链延伸的半径被进一步拉长。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西门子已经基于对自己的工厂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实现整个电装生产流程的过程诊断、改善点发掘与优化,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来主推精益生产的实现。
制造业的网络化连接,促进了更广泛的企业间协作,使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不断走向成熟,智能制造的多元性、复杂性与系统性,为跨领域技术的加速融合提供了温床。
电动交通的未来
电动交通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所谓“电动交通”一般同时包括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充电站覆盖、配电网络的升级、快速充电解决方案、能源储存设施等所有相关的内容,是交通模式向着可持续方向转型的核心。
德国能源署署长库曼介绍说,能够直观地感受与体验集成能源系统无疑是本届工博会的一大特色:“能源向着集成式转型对我们署来说是重中之重。如今可以明确的是,电动交通与能源转型是密不可分的。”
abb集团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国际事务负责人慕隆认为,电动交通的实现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与国际视野:“对于为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运营商来说,确保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充电站的便捷性和互联性。电动交通的繁荣发展也意味着电气行业将面临新机遇,将给电气行业带来非常多的可能性。”
人工智能的自主决断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的研究报告,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到2021年,全球75%的商业企业应用将使用人工智能,超过50%的消费者将与客服机器人互动,超过90%的新工业机器人将借助人工智能。
德意志会展公司表示,机器学习领域近年来不断深入发展,就本届工博会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快速学习并自主决断。
瑞士abb集团开发的双臂机器人yumi就是最好的例证。yumi指挥人类乐手完成了一场15分钟的歌剧演出,从学习指挥、感知音乐并完成任务仅用了17个小时的时间,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集团首席执行官史毕福说:“这就是人工智能给机器带来的快速学习能力。”
“工业4.0”携手“物流4.0”
今年汉诺威工博会上展现的另一大趋势是公司内部的“智能物流”。在“工业4.0”工厂的框架内,智能物流是公司连接供应和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构建智能工厂的基石。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能物流是“工业4.0”的进阶,是提升现代物流效率、降低物流费用率的理想解决方案。
据丰田物料搬运(欧洲)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丰田本届工博会聚焦“精准物流”,展示了与美国微软公司合作开发的全站解决方案服务平台和全新自动化控制系统。这将为技术人员提供更精准的服务,促使其在故障发生之前,为客户提供保养服务。
在展台前,两辆无人驾驶叉车在控制系统操控下,把货物箱精准地送到每一个高约11米的仓库货架前,然后又准确地找到对应的货架层级,轻轻地放到指定位置,完成货物的搬运转移。
总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包括3d打印在内的先进制造业的很多应用正在酝酿,例如3d打印在航空航天、医疗、模具等各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可能打破传统生产线概念的可重构制造系统,仿生学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的结合以及当前被市场广泛热议的工业区块链,而这也恰恰是最具趣味与令人满怀憧憬的,相信未来将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