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来不担心宝宝会长高、会变胖,会说话、会走路,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看得见、摸得着,一代又一代人走过来的,所以我们不会怀疑。但是事实上,在看不见的地方,宝宝的认知能力也是有发育规律的,比如宝宝在5个月之前会明白因果关系,9个月之前会明白物体衡存......只有了解宝宝的发育规律才能有的放矢,给宝宝更科学合理的早教。生活总是这样跌宕起伏,此生彼长,来来往往,看似无常,却是有常。。靖好的光阴,安稳的现实,又岂能不小心错过?漫步在稻花香间,闲逸在河边垂钓,休憩在懒洋洋的阳光下,即是幸福。有时候,明明自己心里有很多话要说,却不知道怎样表达;有时候,自己的梦想很多,却力不从心;有时候,别人误解了自己有口无心的一句话,心里郁闷的发慌。
我和老公都有工作,我生完孩子以后就在家做全职妈妈,老公一个人在外面挣钱养家糊口,,一直到宝宝稍微大一点,一周岁宝宝脱离喝奶了开始喝奶粉了,家里花销也越来越大,我决定自己也去上班,给老公分担一下压力,于是和老公商量了,老公就请乡下的婆婆过来给我们带宝宝。
老公家庭条件也不怎样,老家在农村,当初我们结婚也没要婆婆多少彩礼钱,我们手里也没有多少钱,目前我们俩的收入只够维持家里生活开销,这些婆婆都是知道的,本以为婆婆会跟我们一样勤俭持家的,可事实和我想象的完全相反。
我们生活挺节俭的,每天早上去菜市场买菜我基本都是买应季的菜,也便宜,也不经常买肉吃,婆婆自从帮忙来照顾宝宝后,就稍微好点了,那天,我炒了个青菜还有个蛋汤,没想到婆婆反感的说:天天给你们带孩子,你们就给老娘吃菜市场上没人买的菜叶子,说着把碗一丢,吓哭了旁边坐在车里玩耍的儿子。
我刚想回婆婆,老公就抢话在先:“妈,你爱吃啥以后做啥不就好了麽,干嘛发这么大的火,静也不是为了我好省点钱过日子,我早出晚归的在外面挣钱”我想以后每周都做点好吃就行了,本以为这事就这样过了,可没想到婆婆开始另起炉子了,然后开始问我要生活费,这么花下去我和老公挣多少钱都不够花啊,我就跟婆婆说伙食以后我会改善的,钱不够就别另起炉子了,没想到婆婆特别生气说“我把儿子养这么大,吃他点还受你管”我没说了,就说你把我宝宝带好你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可之后的事情,简直气死我了,那天我提前下班,婆婆在在卫生间,我看见儿子的米粉在桌上拆开来了,婆婆的杯子里正在泡着,我以为是给儿子泡的我进房间放包换衣服,出来就看到婆婆正在和杯子里的米粉还夹着肉松吃,我大吼一句:“妈,你这是在干嘛啊?那是宝宝的饭啊!”没想到婆婆这样回答“电视上有米粉营养价值高,我年纪大了给你带孩子这么辛苦,也该补补身体了”天呐,那也不能吃宝宝的饭粮啊,我说宝宝最近怎么总是哭,估计就是没吃饱,骗我说给孩子喂了米粉。
9-12个月,回想记忆和模仿能力,在这之前,宝宝的记忆都是“认知记忆”,记忆非常短暂,都是记住当下发生的事情,转身就忘记了。这段时间开始,宝宝有“回想记忆”了,她可以记住过去几天发生的一两个小事。而且宝宝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也许我们会叫她“小跟屁虫”,因为她真的特别愿意模仿父母。多少忧伤,在指尖下流走,划满了心酸。是否,思索太多,会觉得迷惘?是否,执念过深,会觉得心累?人生犹如一列疾驰的火车,疾驰在生命的旅程,上演韶华绽放的美丽。我们都是故事的主角,无论是熟悉的,陌生的,遇见的,错过的,记忆的,遗忘的,都在竭尽的演好自己的角色,为的只是一场永不凋零的演出有时候,发现自己一夜之间长大,却看不到自己未来的样子,迷茫得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