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点:本文为你讲清企业如何用人故事一则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没错,这是一个老得掉牙的小故事)
其实在用人在管理的人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倚天屠龙,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也就是让平凡的员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是每位管理者应该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才能用好人?why&what1用对员工的重要性
用很老套的话来说,企业中的每个员工相当于机器中的齿轮,管理者要善于用对每一个齿轮的位置,员工才能发挥出他应该有作用。你无法让一个技术工程师去从事市场营销,让一个活动策划去编写源码。how2首先要明白优秀员工的定义
何为优秀员工?无非就两个标准,你无需按照浩如烟海的管理书籍中那样,为员工匹配上各种标签、品质以及能力。因为作为优秀员工,一就是多出活;二就是出好活。[多出活]一个员工在工作中能持续不断的完成上级领导布置的任务,不会拖延或者推脱。这就反映出许多特质了,例如勤恳负责、任劳任怨等。[出好活]同理,一个员工在工作中完成的工作都很出色,对于公司的kpi把握得很好。此类员工身上反映的就是能力强、能团队协助、善于解决问题等。所以,评判一个员工是否为优秀员工,只需要看其能不能多出活和出好活即可。绝对不要抖机灵地用脑筋急转弯什么的来考验一个员工的能力,这很荒唐也很幼稚。3如何用人?只需三步
【提升眼界】何为提升眼界?也就是阿里管理的三板斧中揪头发。下属的成长历程和工作任务,必然从低到高,从小到大。按照职业阶段,无非就是以下四种:(1)战略决策(提出公司战略方向)(2)战术管理(拆解战略成各个任务和指标)(3)任务执行(将任务和指标拆解成动作)(4)动作执行(完成的动作)要提升一个员工的眼界,只需让他从动作执行——跟任务——为指标负责——能拆战略——提出战略;完成这五步,这位员工已经得到迅速的成长和提升。
【提升胸怀】提升员工的胸怀,需要从以下三步做起:(1)做自己的镜子,时刻自省;(2)以别人为镜子,保持学习;(3)做别人的镜子,一起进步。做到为人处事简单,信任同事,对事不对人。
【提升心力】提升心力,让员工从下属到将军。也就是说管理者自我味道的一种体现与放大。一个管理者的味道,就是一个团队的空气,无形无影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每一个人思考和做事的方式,尤其影响团队内部的协作以及跨团队之间的协作。为将者(作为管理者),无非智、信、仁、勇、严智是足智多谋、信是言出必行、仁是爱惜团队、勇是勇于加码、严是赏罚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