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为何结婚时要有接亲仪式?
为何大多男人都爱温柔的女子?
为何人们都难以忍受战乱和灾害?
为何人们对于远征归来的家人都有极其强烈的感情?
……
这些看似约定俗成的问题,好像自从生来便知道的事情,到底为何会如此?一时间确实想不通,想不通的原因也简单。
不过是对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中国式思想和逻辑,一知半解罢了。
然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大都能从《诗经》中找到些蛛丝马迹。
《诗经》是深入民间生活的一本书,它是对生活的理解,对百姓的理解,对那个时代的理解,它关乎欢乐疾苦,关乎忠孝仁义,关乎国家兴衰。
孔子都说:不学《诗》,无以言。
梁启超也说过: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一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总之《诗经》在这些懂它的人眼里,是无出其右的一本书。
如果你读《诗经》只知道看一些优美的语句,从里面抄一些辞藻拿来写情书,那你永远都不懂它,永远是个门外汉。
读《诗经》,我们缺的不是有没有时间去看,而是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去看。
就像存茶一样,我们缺的永远不是这白茶要不要存,而是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去存,才会有收藏价值。
如果,存茶时,只知道买回家,放在箱子中,任由它自己陈化,也不管它究竟是不是一款好茶,究竟适不适合拿来存,就这样放任不管。
如此这般,存出来的茶,恐一言难尽。
因此,村姑陈为了让大家“读懂”白茶,特意写一篇有关存茶的文章,来跟列位看官说说,出现哪三种情况的老白茶,没有收藏价值。
《2》
工艺不合格,含水量超标的白茶,没有收藏价值!
常看村姑陈文章的茶友都知道,白茶的工艺很简单,只有两道:萎凋和烘干。
不过,这两道工艺看着简单,但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先来跟大家说说白茶的萎凋。
萎凋,有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两种,日光萎凋在福鼎民间有个通俗的称谓叫纯日晒。
纯日晒的白茶,利用太阳光能,利用空气中的对流来慢慢进行交换,使茶青缓慢干燥,这种方式,是纯天然的,原生态的,得天独厚的。
茶农们用这种方式对白茶进行萎凋,不需要借助任何现代化的设备,就能让干茶自然走水,也能消耗一些多余的物质,比如,适量的茶多酚和咖啡碱。
这样一来,纯日晒的白茶,喝起来就更加鲜爽,更加甘和。
然而,这样做茶,很麻烦,费时,费力,成本高,茶农们要根据天气来进行萎凋,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很多人不愿意这么做,于是就直接放在室内进行萎凋。
室内萎凋时,茶农们可以不那么累,不那么忙,但制作出来的白茶在口感、香味上跟纯日晒的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总之,不管是室内萎凋还是纯日晒都只能让茶青散失一部分水分,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烘干。
有些茶农,在烘干技术上不都熟练,理解的不够透彻,做茶是大意,随心,认为茶叶摸着干燥,陌上去没有水汽了就可以直接拿出来卖。
这样烘干不到位的白茶,含水量是远高于白茶新国标的标准线8.5%的,甚至有些白茶的含水量达到12%-15%左右。
这样的白茶是根本没办法长期保存的,由于存茶的环境一直都是密闭的,茶叶中多余的水分,在长期储存这一段时间内,慢慢发酵,水汽在一个密闭的空间内长期发酵,白茶很容易生出霉味,甚至长出菌群。
可见,含水量不达标的白茶,经不起长期的储存,无论在存茶的过程中多小心,还是难逃受潮变质的结局。
《3》
存放不当的白茶,没有收藏价值。
严格按照三层包装法保存的白茶,香味是正常的,干燥的,舒爽的,喝在嘴里是稠润的,醇厚的,甘和的。
就像陈化了多年的老寿眉饼,它闻上去有低调的陈香,浓郁的药香,甜蜜的枣香,清浅的花香,香味不仅丰富而且层次多变。
可能第一冲喝起来还是满满的药香,像是走在彼泽之陂,有蒲有荷,第二冲便有一股甜蜜的枣香冲破药香的禁锢散发出来,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第三冲在尾调上又有清浅的花香,悠悠而至。
茶汤入喉,满是稠润之感,将茶汤用舌面慢慢卷起,它会顺着舌边缓缓流下,像是润滑的丝绸拂过舌面,十分舒适,再用舌尖轻轻搅动,可以感觉到茶汤里有一股微小的阻力,这是好茶醇厚的体现。
总之储存得当的老白茶,不管是闻着还是喝着,都是舒适的。
如果当你打开包装时,闻到的是一股酸梅味、霉味、巧克力味,那些芬芳的香气毫无踪迹,就表明这款茶已经变质的,存坏了。
既然如此,是如何存坏的呢?
可能是存茶时,没有密封,纸箱上的透明胶带没有贴紧,外面的水汽悄悄溜进了纸箱,造成白茶受潮;或者存茶的房间内有异味,被茶叶吸收,慢慢渗透到了细胞中,使白茶香味不复存焉;再或者,是将白茶放在了浴室这种水汽极重的地方,纸箱进水,再加上长时间的发酵,会产生一股霉味,也会影响到茶叶的品质。
这样的茶叶,不仅闻着难受,喝在嘴里也是十分不爽的,它是寡淡的而且水味极重,之前的那些稠润之感早就烟消云散了,茶汤里的落水香,也是飘忽不定,断断续续的。
这些存坏的白茶,不是跑气受潮,就是没有密封,亦或是在强烈的紫外线下,内质氧化分解,产生出怪味,从而影响的茶汤的口感。
总的来说,这种存放不当的茶,已经完全失去了饮用价值,想成为老白茶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更别提有什么收藏价值了。
故而,茶友们要想使得自己手里的老白茶有收藏价值,一定要将白茶进行妥善的保存。
《4》
做旧的白茶,没有收藏价值。
在跟大家时候做旧老白茶之前,先来跟大家讲一件趣事。
之前,尤为茶友拿来一个茶饼,让村姑陈帮忙看一下,是不是真的老茶饼。
毕竟本姑娘喝了这些年的茶,也不是白喝的,真真假假自然能说出一二。
只见,那个饼黑乎乎的,颜色十分单调,中间还有些看上去十分突兀的黄叶片。
这里跟大家说明一下,黄叶片是老白茶饼特有的标志,值不够现在有些茶商为了做旧不择手段,将黄叶片故意掺杂在茶饼中,整体看上去颜色十分不搭,异常别扭。
而,正常的老白茶饼颜色是五彩斑斓的,黄叶片在里面看上去也是一派和谐的场景。
因此,脑中第一反应就是这块饼,是经过大火渥堆烘烤过的,一定是做旧饼,无疑了。
便将结果如实相告,又多问了几句,喝起来感觉如何?有没有香味?
茶友说:喝在味道有点寡淡,香味也是薄弱的,还有些闷闷的味道。
这种感觉,再次确认了这款茶经过室内萎凋、大火烘烤、渥堆,这三道酷刑。
这样经过做旧摧残的白茶,内质早就受损,完全不像正常老白茶那样稠厚,润滑,也没有新白茶那样鲜爽。
它早已经在渥堆,大火中丧失了味道,丢失了香味,将这种做旧的白茶饼存放一段时间,带来的只会是浓重的发酵味,酸味,霉味,再无其它。
跟茶友描述完这番感觉之后,他明显心生失望,但又心有不甘的问了一句:这做旧的茶,还能喝吗?
不能喝!
做旧老白茶不能喝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它做旧的工艺,严重毁坏的茶叶里的有益物质,反而生成了许多有害物质,再将它放在密闭的空间中陈化,与空气中的水分过多的结合,会形成重度发酵,生成更多的细菌。
这样的茶还是不喝为好。
所以,这种做旧茶连喝都不能喝,更遑论收藏价值了。
另外,大家在买茶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找到靠谱的茶掌柜买茶,否则赔了上了钱不说,还败了心情,可是极为不值当的事。
《5》
老白茶就像是老古董,只要懂了方法,明了事理,好好保存,自然是有收藏价值的。
但前提,一定要买到工艺严格的,品质好的白茶,再经过妥当的保存,日积月累,离那一泡稠润香甜的老白茶自然也就不远了。
不过,大家若是遇上了上面三种情况的白茶,还是忍痛割爱,拿去煮茶叶蛋,做面膜,做花肥……
因为含水量超标,受潮变质,渥堆做旧,这三大酷刑早已经使它们面目全非,不复往日的风采和韵味,没有了饮用价值,更何谈收藏价值呢?
故而,大家在买茶,选茶时,一定要找到靠谱的商家,买到高品质的茶。
如果想自己存茶,一定要买含水量合格的,优质的新白茶,在严格按照三层包装法进行存储。
如果觉得自己存茶比较麻烦,想直接买茶一品老茶风味,也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买到做旧老白茶。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