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水井里的水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吗?真相原来是这样!恍然大悟

在农村很多人都会挖一口水井提供水源给家庭使用。现在挖一口井的成本也不低,最少也得两三千块钱。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基本家家户户都是喝井水,部分农村家庭自来水已经到户,但很多农村人更愿意相信井水的安全性,除非井水不够用时才会使用自来水。
农村的井水有些是地表水,地表水很容易受雨水的多少,影响水质。农村的井水,同一口井不同季节检测,水质也会不一样。最明显最直观的现象是在雨季,井水会浑浊,在冬天枯水期,也会出现混浊的现象,其他的时间井水一般是清澈见底,水质更好一些。
井水能不能达到饮用水标准,还跟水井的施工有关系。就比如我家和我弟弟家水井,两口井相差不到20米,水质即使不用检测也能看到明显的不同。水井的井底,挖井人没有弄好,水井四周没有填充细沙,水源充足时,把水井四周的泥巴全部冲到了井底,在水泵抽水的时候把你把泥土全部带起来了严重影响水质。
近些年不让农村养猪,因为猪的粪便,尤其是尿,对地下水污染特别厉害。即使是规模化养猪,处理猪的粪便也是不小的成本。养其它动物也是类似污染。坐井观天这个成语大家都听说过,即使井口再封闭,青蛙等动物和昆虫还是会掉进井里,这样的井水也不会干净,说难听点是装满动物尸体的水。
2018年3月份,村委组织人员到各家各户免费测试井水的指标,在检测中发现大部分井水都不符合饮用标准。就拿我家的井水来说,我家有一个水井,弟弟家有一个水井,还有一个露天的山泉水坑。同一时间检测,三口水井相差不到20米,检测结果大跌眼镜。露天的山泉水坑(一般用来浇菜)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弟弟的井水略高于饮用水标准,我家的水井水质最差,远远高出饮用水标准。但从检测结果来看,很难让老百姓信服,水坑的水是最混浊但水质是最好。其他两口水井最起码打出来的水不会混浊,但也许是紧箍密封后影响了水质,微生物含量高。
不过在农村有水井的很少人会有自来水,最起码井水里没有氯离子等消毒液,很多井水都是山泉水。但井水的水质也会受季节、水井施工技术和水源的影响。我们这边的井水是没有受到化肥农药等环境污染的影响,相反自来水大都是从河流取水消毒过滤。以前的河流清澈见底,现在的河流什么东西都有,所以在我们这边的农村但愿意使用井水,不太在乎井水检测指标是否合格。毕竟井水吃了几百年,都没啥问题。
小时候村里只有两口井,还是露天的那种,一口井的水冰凉凉的,夏天老跑远去挑回来做冰粉,冰西瓜吃。还有一口是六七十年代解放军挖的,井里还有几条鱼,我们每天都要去哪里挑水回来吃。大家都是这样长大的。
后来,渐渐的都在自家屋旁挖地下井,挖个几米深,地下水冒出来了为止。井边垒上石头,现在也用水泥圈,一直砌到井口,下面用碎石和沙子铺上过滤用,井口用水泥板盖好,按上压水器,在没有自来水的农村里,大部分都是这样供水的。
一般农村里挖井也会找个好位置,不仅仅是风水位置好,还要避开污染源,如距离化粪池多少米,避开污水流经处,避开养殖场等之类的,挖出来的水好不好一看一闻一尝就知道差不多了。在我们这里,有些人家挖出来的水有异味,浑浊不清,就会弃井了。
现在农村里的人也比较讲究饮水安全的,几乎每家的井水都拿去检测过,也有很多人装上净水器,我们家是去山上重新挖了一口井,是山泉水来的,直接埋管到家里,喝的水是这个。在食品安全问题那么多的环境下,这井水有没有达到饮用标准已经不算问题了。祖祖辈辈喝了那么久,现有条件下是可以在自己井里间隔一段时间放点缓释消毒片,不要喝生水。
农村饮水的各种水源,地下水,地表水,绝大多数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建议将水源送至检测中心检测,视检测项目的多少,价格也不一样,大概1000-3000不等,多多少少都是含有细菌或矿物质超标,看起来水质很干净,清澈,但是细菌是肉眼看不到的,都需要集中消毒处理才能确保安全使用。
露天的山泉水坑(一般用来浇菜)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弟弟的井水略高于饮用水标准,我家的水井水质最差,远远高出饮用水标准。但从检测结果来看,很难让老百姓信服,水坑的水是最混浊但水质是最好。其他两口水井最起码打出来的水不会混浊,但也许是紧箍密封后影响了水质,微生物含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