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有一节课堂,里面也是谈着一个话题:先工作还是先创业!当时好多同学都上台去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人是认为:先工作,再创业。他们的想法是先工作后,有工作经验了,再去指导你怎么去创业!对于这些同学,有几个我当时记下了他们的名字。现在毕业已经三年了,我在一个很不经意饭局,突然分别问了他们几个当初的那个想法。他们有的微微笑而不语,有的还借着酒劲:只是讲一下而已的!
不管怎么样,我当初选择了先创业,再工作这一个想法,尽管我也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但最后也还是走了这一条道路。
现在路已经走过了,回想起来真的是感触颇多!发现以前“先有工作经验,再创业”这种想法,真的远没有我们想的这么简单,它是属于少数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人才可以走的一条路!
为什么这样讲呢?首先创业心态和工作心态是完全不同的状态,能把两者统一起来的人,非常的少。也就是讲很少人能把打工的心态换成是正常创业的心态!
创业的心态是如果这个公司倒了,我也要陪着他走到真正倒的时候,打工的心态就想着,如果我知道这个公司快倒了,大不了换一个公司;创业的心态是先把公司工作做好,哪怕没有休息,打工的心态是恨不得天天是周末,最好是不用上班,就可以拿工资。
这两者的心态是完全对立的,如果能把这两者能统一起来,这个人真的是非常厉害。至少是工作心态上已经完胜一层,这些人大多数成为公司的高管人员。试想一间公司有多少高管呢?他们是不是属于少数人呢?
另外还有一个叫:创业成本!在中国,我们大学毕业的学生年龄大多数是在22-24岁之间。也就是讲,当我们工作了三到四年的工作的时候,我们最小年龄的同学已经是25岁了,最大的也已经是28岁了。这个年龄是结婚生孩子的高峰时期,你不结婚也有家里人逼着你去结。这样成本都一一呈现在我们的眼前,结婚钱、家庭开支钱、孩子奶粉钱、孩子读书钱。一笔笔数已经把我们算得头晕,脑袋发胀!
这个时候,有多少人敢跳出来创业呢?你出来创业了,意味着你的收入中断了,但是家里的开支却越大。你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创业上,但是家庭和孩子那方面你就没有心机去照顾了!这个时候需要多大的勇气!
同时,我们也发现,其实真正先工作,再创业的人群当中,很多是那些低岗位的人,至于为什么呢?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也欢迎和我讨论!
相反,走这条创业路的,就是那些少数的公司高管,并且是愿意顶着巨大创业成本压力的人群。
这就是前面我为什么讲那些“先工作,再创业”的道路是那些少数人走的路!
至于先创业,再工作这一条道路,到底有什么好坏着,书中会通过我的经历和大家一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