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顺丰在深交所完成借壳上市;新三板公司华图教育(830858)曾两次欲通过重组登陆a股市场,均折戟而返;现在新三板公司深装总(835502)欲借壳登陆a股,不过此次能否成功闯关还需观察。
深装总48亿借壳st云维
st云维(600725)自去年12月筹划重大事项以来,公司的重组进展备受关注,6月5日晚间st云维的重组方案重磅出炉。
st云维披露重组预案显示,公司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向李兴浩等59名自然人及中亘投资等36家机构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深装总98.27%股权。截至2016年12月31日,深装总100%股权的预估值为49.01亿元。经协商,深装总100%股权作价49亿元,此次交易深装总98.27%股权价格初步确定为48.15亿元。交易前,st云维控股股东为煤化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云南省国资委。交易完成后,李兴浩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st云维的主营业务将变为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与施工,此次交易构成借壳上市。
据了解,深装总于2016年4月在新三板挂牌,公司主营建筑装饰业务,财务数据显示,深装总2014-2016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约为38.1亿元、40亿元和42.93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24亿元、1.19亿元和2.36亿元。
借壳上市是什么?
所谓借壳上市,就是一家资产雄厚又没有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获得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将母公司资产注入达到母公司上市的效果。
《并购重组管理办法》对借壳的定义是:
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上市公司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的资产总额达到上市公司前一个会计年度资产总额的100%以上。
如何借壳上市?
对于很多给予上市的公司来说,能够融资比什么都重要,只要能上市,借壳成本也好,没有ipo的融资都并不是问题,只要能上市就能增发融资。那么到底怎么借壳呢?
要借壳,首先要有一个壳,这些壳就是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们,通过并购、重组、资产置换等方式取得壳公司的控制权之后,将母公司的资本注入壳内,就算是借壳完成。
由于借壳上市的壳公司已经是上市公司,所以借壳公司并不能享受ipo时的大量融资,还要花很多钱来买壳公司,对借壳公司来说压力巨大。
借壳引来的问题
①.借壳上市易滋生内幕交易。由于借壳上市会导致壳公司的股价大幅度飙升,所以一些知道内幕消息的人会在借壳之前购入壳公司股票牟利,构成内幕交易。
②.高价“壳资源”扰乱估值基础。经营不善的公司可能被借壳,由于借壳升值期望,扭曲了市场对公司的估值,让一些烂公司的市值依然很高。
③.借壳重组削弱,现有退市制度。由于借壳的原因,让很多经营不善应该退市的公司最后都被借壳并购,导致原先应该淘汰的公司没有被淘汰。
借壳上市不仅在a股,在其他股市也非常普遍,借壳有时候是一些公司的无奈之举。买壳的逻辑是为了获取一个上市的通道,而上市后的再融资空间基本上是一个壳资源的潜在价值。
自去年ipo提速以来,新股供给量大幅提升,拟上市公司的排队上市速度也明显加快,加之并购重组审核监管的趋严以及借壳上市还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导致许多原本打算借壳的优质资产直接转道ipo。
随着市场进一步回归价值投资,炒壳将从“一壳难求”转为“一壳难卖”。对于一部分壳公司来说,应该围绕主营业务发展,通过转型等方式在经营思路上进行战略调整,而不是一味寄希望于通过资本运作获得风险收益。买壳的逻辑是为了获取一个上市的通道,而上市后的再融资空间基本上是一个壳资源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