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的判定标准不一样,此外,两者在税费和贷款两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普宅和非普宅判定标准有什么不同?
以下三条标准全部满足即为普通住宅,反之为非普通住宅。
1.容积率在1.0(含)以上;
2.建筑面积在140平方米(含)以下;
3.单价不超过最高限,或者是总价不超过最高限,满足其一即可。
普通住宅单价与总价标准图示
注意:公房一般为普通住宅,但是对于超过140平米的公房,大部分银行算普通住宅,具体每个银行有差异。
二、二手的普宅和非普宅在税费方面有什么区别?
满两年的普通住宅在交易时,相比非普通住宅可以免征增值税及附加。
举个例子:
网签价400万,原值200万且满五唯一的90m2住宅,首套购房,当分别位于五环内(普宅)及六环外(非普宅)时,税费相差约11万。
注:当该住宅位于五环内时符合普通住宅的判定标准,位于六环时则属于非普通住宅。
三、二手的普宅和非普宅在贷款方面有什么区别?
2017年3.17新政后,商业贷款首套首付比例未发生变化,二套首付比例有所提高。
1.首套首付比例
3.17新政后,商业贷款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款比例未发生变化,即:
2.二套首付比例
3.17新政后,商业贷款购买二套住房,首付款比例发生了变化,即:二套普通住房首付比例需≥60%,二套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需≥80%。
二手房商业贷款首付如下:
举个例子:
一套成交价为400万元,评估值为340万元的住宅,首套购房,当分别位于五环内(普宅)及六环外(非普宅)时,首付相差17万元。
首套普通住房首付:400-340×65%=179万元
首套非普通住房首付:400-340×60%=196万元
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判定标准不同,且在税费和贷款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