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是以商品(含应税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也是我国税收总额最大的税种,由于宽税基,广泛征收,涉及货物、劳务、不动产、无形资产等方方面面,因而增值税的改革事关重大。
一、营改增
营改增从2012年开始实施,原营业税的行业,主要包括建筑、房产、金融、餐饮、交通等,也就是“衣食住行”,通过渐进式改革分行业实施纳入增值税,到了2016年5月,我国全面实现营改增。即使税率比营业税税率高,但对于大部分行业来说,增值税所带来的税负,远低于营业税,其主要原因是实行增值税征收,能减少流通环节的税费,通过增值税抵扣来减少中间环节的重复征税。
营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后,增值税制度更加规范,增值税本身抵扣链条也更加完整。
据上海营改增6年的系列报道,2016年5月~12月,上海金融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减税效果明显,但对于部分企业来说,增值税最重要的抵扣环节却还是老大难。在试点之初,部分企业未及时向供应商索取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企业短期内税负大幅增加。到现在,企业对于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意识很强,但仍存在无法确认进项的难题。
二、降税率
(1)在2017年,根据财税〔2017〕37号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
自2017年7月1日起,将增值税税率由四档减至17%、11%和6%三档,取消13%这一档税率;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13%降至11%。
(2)在今年,增值税改革的大事件就是财政部、税务总局《 关于调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财税〔2018〕32号中提到的:
自5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
税率是衡量税负的重要指标,降低税率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手段是实现减税的目标的重要手段。降低1个点,是迈出了减税减负的一大步,同时,在这渐进式的改革中,增值税税率已仅剩下16%、10%、6%三档标准税率。
据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各项增值税改革已实现了减税金额1745亿元。
三、留抵退税
并非每个企业在核算当期增值税时均会出现正数。销售及采购会出现季节性或周期性的差异,当企业发生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情况时,便产生了留抵额,而留抵额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及资金压力。世界各国的增值税制度设计时大多数会采用当即退税的方法。
在今年6月27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2018年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电网企业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予以退还。
同时,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
这又是一个为企业减税减负的大实招,进一步激发了经济活力。尽管政策还未扩及到全部行业,但这确是一个好的信号,同时也符合国际增值税发展趋势。
四、展望未来
9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激发我国市场活力,一个关键的举措是加大简政减税降费力度,要把减税降费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其中,就包括增值税降低税率等。
这意味着,增值税税率降进一步降低!
减税降负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国家出台系列的政策同时,企业也更应具备税务筹划理念,企业管理人员更应知税法、懂税法、并且用好税法。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做到合理税务筹划。而谷川联行在为企业合理节税的路上已经走过9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