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介绍:陈启,浙江品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导体产业投资经理,2009-2012年,任职于渣打银行;2012-2014年,任职于浙江舜业投资;2014年至今,任职于浙江品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作为长期研究半导体产业的投资经理,他对行业有哪些看法和见解?哪些公司是行业细分市场龙头?国内的投资机会在哪里?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半导体的未来发展?对此,东方财富网邀请到了浙江品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导体产业投资经理陈启做客《财富观察》栏目,跟大家分享精彩观点。
陈启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指出,半导体行业中三大核心产业链为ic设计、ic制造和封装。ic设计企业如果研发出某一款芯片并运用到终端市场当中,会给它的业绩带来爆发式增长;晶圆制造是中国最大的短板,目前a股上市公司当中没有纯晶圆制造公司;封测是中国发展最成熟的一块,长电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为三大封测巨头。
陈启表示,目前中国半导体行业和欧美有差距,但是半导体国产化趋势非常确定。相信在未来十年当中,中国半导体产业会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向前突破,我们半导体产业人也有信心把这件事情做好。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东方财富网: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财富观察》,我是东方财富网颜飞。之前有一波行情非常火热,它和国产芯片有关,这一波跌下来后反弹行情也非常强劲。关于这个行业,我们似乎都知道它的名字、知道它大概的用途,但是您真的知道半导体产业链的秘密吗?今天我们请到了一个非常知名的专家,来为大家深入解读这个行业的奥妙。我们先通过一个短片来认识一下。
视频:陈启,浙江品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半导体产业投资经理,2009年至2012年,任职于渣打银行,2012年至2014年,任职于浙江舜业投资,2014年至今,任职于浙江品利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东方财富网:好,欢迎回来,陈先生你好。
陈启:你好,东方财富网,您好。
东方财富网:刚刚我们通过短片了解到您的一些履历,可以跟大家介绍一下品利基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机构,它主投的方向又是怎样?
陈启:大家好,我是浙江品利基金的投资经理,我叫陈启。我们是专门投资于半导体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目前跟一些半导体的上市公司也存在深度合作的机会。在这个行业当中,我们对这个行业很熟悉,专业知识也很丰富,今天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半导体行业的梳理和解读。
东方财富网:我们大家都知道,知道名字或者大概的概念,是不够用的,远远不够用的,所以今天请到您给大家多解读一下。首先是进行一下科普,半导体不就是把电子元器件、把电子产品拆了,不就是里面那个塑料板吗,那在您的专业角度来看到底是什么呢?
陈启:半导体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您刚才说的,可能把一个东西拆掉,它里面留存的一个东西,它只是终端产物的形式,它原来的模样大概就是这个样子的,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块从工厂线上下来的一块晶圆,这是一个5英寸的晶圆片,我们所看到的这个。这是一个芯片,它把外面的壳拆掉之后,其实里面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形状,这个要再切割过,你可以看到上面是有一格一格的小格子的,把这个小格子再按照原来的设计要求切下来之后,再把它封装,放到这个铝的壳里面,它就变成了我们平常意义上说的芯片。芯片的作用有很多种,比如我们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还包括一些消费电子产品。应该来讲,整个半导体的产物,在我们生活中大概占了40%左右的终端场景,占比非常高,我们的生活就是被半导体这些东西给包围了,所以我们说它是既非常熟悉但是又很陌生——熟悉是我们每天都在用它,陌生是大家从来没有去把它拆开来看过,或者是去了解它是怎么生产的。我们公司是专门投资于这块,所以我们对它比较熟悉。
东方财富网:说到这,大家可能知道刚才陈先生拿到的那个小卡片,是能够看得到的。
陈启:这颗是知名的英特尔公司在过去生产的一颗cpu,这边还有一颗应该是三星之前生产的一颗内存条,这个是笔记本内存条,上面那个黑的盖盖下面就是这个上面切割下来的,我们可能最多看到这个,但是它原来的样子就是这个。
东方财富网:这个样子我也是第一次看到。炒股票的朋友常常会看一些研究报告,会看百度,但是真正的看到这个实物,我是第一次;我在节目前也问了观众朋友,这个产品的原始形态,有人见过吗?他们说好像图片浏览过,但是实物就没有一个人见过。
陈启:一般来讲,这个是b端市场的产品,它到最后这个样子,还要再经过很多环节,所以这个是产业链上游的东西,普通人一般不大接触到,真的接触不到。
东方财富网:我们就顺着这个说吧,我们就说价格,这个大家都没见过的产品,值多少钱?您手里拿的这个终端又值多少钱,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
陈启:可以的,这颗英特尔的cpu,现在是不值钱了,之前大概售价是在800到1000块钱左右,这是一个5英寸的晶圆,还比较小,大的有8英寸、12英寸的,它的直径是20公分和30公分,那个就比较大,像个小脸盆,上面切割下来,如果是比较高端的一些芯片,一些cpu,这样一张我们叫wafer,从生产线上下来可能是十几万人民币吧,如果它这个工艺出问题,可能一批产品有问题,它的损失是上千万美金,非常贵,它的终端产品的原料是很便宜的,但是它的终端的售价是非常高,就是价值很高,它如果出现任何一些工艺上的瑕疵,wafer报废了,这个损失是天价。这个东西其实很轻巧,大概就几平方公分以内,它要卖800到1000块钱,它里面切下来就是这么薄薄的一片而已。
东方财富网:确实,这个也是展示多次,很难得。
陈启:当时三星的笔记本内存,这个被称为2017年最佳理财产品,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这个内存在一年时间之内大概涨了50%到60%左右,其实它的成本没有太大变化,就是因为供给端三星做的一些事情,然后把这个价格给推高了。
东方财富网: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这个产业情况,刚才通过展示,您跟大家说了一些小细节,我们放眼宏观到整个产业,您了解的情况是怎样的?然后再说一下国内的情况,因为咱们国内确实是短板,有人说有几十年、半个世纪的差距,有这么大吗?或者说我们有什么优势吗?难道这些年就没进步吗?请您全面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陈启:可以。以前有一个观点在网上流传:中国不能自主生产芯片。我觉得这句话是片面的,就在上周,民族企业华为刚刚发布了一款5g芯片,而且是全球首款,这个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我们有自己的芯片了。目前来讲,讲得残酷一点,确实跟欧美强国有一定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已经在慢慢缩短了,可以打个比方,过去可能是赤着脚或者骑着自行车去追赶人家四个轮子的,现在可能已经缩短到什么呢,你可能是开奔驰的,我们可能是开桑塔纳的,至少已经跟你都是车了,差距在慢慢、慢慢接近。不过,虽然差距在接近,但产业整体的水平还是不如欧美,我们过去可能欠的账比较多,先要把这个账填平了,然后再来谈超越和发展。目前来讲,国家两会期间对这块非常重视,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朋友圈里面发的关于两会的解读,半导体集成电路属于重点提及的产业,是战略新兴当中最核心的,我相信在未来十年当中,中国集成电路半导体这块产业,会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断向前突破,我们半导体产业人也有信心把这件事情做好。
东方财富网:说到这,我们再具像化一点,整个全产业链里面,我们进步比较多的,或者追赶的比较紧的,哪些是值得我们去挖的?
陈启:首先讲这个产业链的一个情况,半导体它很大,主要分四块:1)第一块,最大的一块,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就是平时我们说的芯片。集成电路下面分四大块,一个是存储器,比如内存,第二个是微处理器,比如cpu,还有两块,是逻辑电路和模拟电路,这个平常人不太接触得到,但是用得很多很多,我们不知道而已;2)除了集成电路之外,还有分离器件,这个就是半导体当中发展比较古老的一个行业,主要是二极管、三极管这些;3)除了这两块之外,还有光电子和传感器,光电子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显示领域以及光伏太阳能领域,它也是属于半导体当中的一块,目前来讲它们已经发展很不错,光伏行业中,中国在全世界来讲是比较靠前的水平。传感器是目前发展比较迅速的一块,5g物联网时代开始后,对传感器的需求非常大,传感器主要就是把外界周围的一些讯号、信息,比如说温度、气压,转变成电讯号,能够让计算机去处理它。5g物联网时代开始之后,这种需求会大规模催生。所以这四块都在发展,相对来讲中国的短板可能还是在集成电路方面;传感器、分离器件和光电子这块,应该讲已经不比欧美国家差,我们所说的我们中国不如人,可能还是停留在集成电路这块不太尽如人意,但是目前来讲,随着国家对这块行业的支持,我相信未来集成电路追上欧美强国是指日可待的。
东方财富网:上下游产业链,能不能再跟大家说一说?
陈启:给大家分享一个数据,2016年根据semi(半导体协会)的统计数据,整个半导体规模3389亿,中国大概是1.5万亿以上。2017年,这个数据从3389上升到了4120亿美金,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品的生产国,这块产值也在上升。但是有一个现状就是,可能我们中国的国产化率还比较低,现在统计下来大概是15%左右,而且这个15%已经包括了很多外资在华企业,比如说西安三星、大连英特尔、无锡sk海力士,这样的公司产值都已经算进来了,这个国产化率应该比较低。不过我们有信心,国家的远景规划是在2035年左右,把它提高到70%的水平,这里面就有很大的一块空间,我也相信这个国家既然有下定这个决心,这块产业一定会被做起来,这个是很确定的。
东方财富网:说到这,大家就了解了,半导体这个产业很好,未来很有前景,但是关于投资机会就两回事了,这个领域真正是资金密集型,几个亿都是无法上台面的,具体是这样吗?您怎么看?
陈启:是这样的,随着工艺进步,现在一条全新生产线,大概12英寸、14纳米生产线的投资金额在500亿到600亿人民币之间,这已经是接近于两条辽宁号航母的造价了,非常昂贵,它主要是贵在一些设备、工艺,以及各方面要求都很高。怎么讲呢?半导体,像集成电路的芯片制造过程中,它对制造工艺以及水平要求是零容忍,绝对不能出错,因为它一出错就是一整批晶圆的报废,我刚才说了,这个损失是天文数字,所以各家晶圆工厂,对这块的质量要求把控是非常严格的。通常用良率来表示,在这个良率的背后,在这么苛刻的工艺背后,就是它的巨额投入以及研发费用的投入。一般来讲,每一代的研发费用是上一代的30%到40%。打个比方,研究上一节点3000万可能就够了,而下一阶段就要5000万起。目前研发已经到了天文数字,我印象中大概是去年的数据,英特尔研发它的i7skylake的cpu的研发费用大概是70多亿美金,这个比上一代40、50亿,一下子又多了20亿的支出。我们现在在工艺研发上面,跟欧美巨头有差距。你作为后来者,只能去砸更多的钱,才有可能超越,可能一家英特尔的研发费用,就抵过中国很多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了。
东方财富网:这个资金壁垒、技术壁垒,都高得吓人。
陈启:非常高,高得吓人,所以美国在这一块的科技实力,就是靠行业的垄断赚取巨额利润,所以美国有这么多的科技巨头,全球半导体20强公司中,美国占了8个,比较知名的像英特尔,我们手机上用的高通,还有苹果、amd、英威达、德州仪器、镁光、onsemi等等。中国目前来讲水平最高的企业,应该是设计公司华为海思,去年的营收大概在300多亿人民币,勉强排到20位左右。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如果有几个能挤进全球前20强,那么中国将不再仅仅是个大国而是一个科技强国,因为半导体代表人类最高的工业水平,它的制造工序非常非常复杂,被称为工业制造的皇冠,皇冠是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中国现在还有所欠缺,但是我们还是有信心的。
东方财富网:如果按照您的视角去寻找国内的投资机会的话,您怎么看?
陈启:我们首先再来梳理一下这个行业的情况,刚才说了行业当中分上中下三块,上游是它的支撑产业链、基础产业链,主要是它的化学品、耗材和它的一些洁净工程等辅助方面的,重要的就是三大核心:ic设计、ic制造和封装。下游就是它的终端应用市场,比如说通信、消费电子、军事、政府这一块,目前来讲核心产业链就是上中这两块,因为中端下面就属于泛半导体产业,这个概念就很大了。
如果从上面去看的话,我们先讲这个核心产业链:设计、制造和封装。设计企业目前来讲中国有一两家比较大的,就是刚才说的华为海思,可是它没有上市,这个要问任正非什么时候愿意接受一些混合制改革,愿意上市。去年曝出来的第二名,是一个叫比特大陆的,可能做比特币投资的人听说过,卖矿机的,它去年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