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活动的主题是“工作”,参加活动的同学很多要么是在找工作,要么是原来的工作不太开心,需要换一个环境,原来的工作碰到瓶颈,寻求转型之道。
对于我这个在江湖上挨过的刀比很多同学吃过的饭还多的老家伙来说,他们的心情和困境大多我都经历过。
今天这篇,我来分享自己多年来大的转型经历。
回想起来,我的第一次转型,应该是在大学的时候,我拿到的录取通知书: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系。当时非常开心,因为当年我哥已经买了一台电脑在家,我对电脑还是挺有兴趣的。高兴是高兴,但总觉得好像有点什么东西不太对劲,我仔细看了一下,似乎少了一个“机”字。然后用当年的拨号上网一查“信息与计算科学系”是数学系,会有部分计算机课程,但主修还是数学。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一般老师为主。
对于热情似火,心如野马的白羊座来说,做老师就如同把我关到马圈里。这真的是比不给我吃螺丝粉还难受。所以在大学的时候,就自学了编程。
这应该算是我的第一次转型。刚好,那个时候,正好是对计算机人才需求比较旺盛。毕业的时候到深圳,收入要比其它行业,或者其它同学要高挺多。
回顾:此次转型,并不完美,因为我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自己做了电子商务的网站,自学的语言是微软系,不是java系。从事的工作还是企业内应用(如erp)之类,而不是互联网。当年bat已经初现雏形,而我眼中只有微软、外企。而且后来我来来回回出差杭州三年,眼中依然没有阿里。直到07年,无论打开什么东西,都能看到淘宝的广告,让我一度认为这是一个病毒网站。
但无论如何,是要比学纯数学要好些。
第二次转型是09年,跟随着微软的团队,开始做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当年做的是移动优惠券。开始从企业内开始向互联网经发展,也从pc端,开始走向移动端。可惜这个项目最后因整个团队缺商业思维,太技术了而导致失败。但无论如何,从技能发展来说,或者比较我早年的同事,这次转型也算是成功。
从这一次的创业失败,知道技术出身的人的短板后。我开始投身补足自己的商业思维。开始自己创业。开始了第三次转型。这次转型没有奇迹,只有单纯,简单的程序员被这个社会狠狠的教训了一顿,这次创业亏得相当的惨。从钱的角度,直接被打回石器时代。
回顾:这次痛到骨子里的失败的刺激,也让我由原来一年看不了几本书,头脑僵化,开始脑洞大开,开始了大量的阅读,现在年读书100+,确实是拜这次经历所赐。
整体点评:
1、我的每次转型,都是按自己喜好来转型,或者技能扩展。这里有运气成分,因为刚好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因为我同时也对电子有兴趣,如果当时自学的是这个,那么我可能进入就是一个传统行业。
2、技术生涯的转型,还算是邻近行业的转型,相对来说风险比较小。而我从纯技术转入到商业环境去创业,这跟摸黑走夜路,掉到悬崖下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掉进去,那是运气好,不能说明是正确的事情。如果换成是现在的我,要想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我已经财富自由。否则,我肯定会选择相关的行业,先前的经验还可以继续变现,或者换一种方式变现。而不是重新再来。比如马未都做收藏馆,就是正职是编辑,业余去做收藏,收藏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全职去做。这是一种保险的方式。
3、我个人的转型并没有终止,未来还会有多次的转型。但估计不太会再以自己喜欢为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