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你还在“四大”和国内所之间挣扎么?来这里,大家讨论一下吧

所谓“四大”,指的是安永(e&y)、毕马威(kpmg)、德勤(dtt)、普华永道(pwc)。国内事务所能与之相比较的大致有瑞华、立信、信永中和、天职国际、天健以及致同等事务所。很多人在投递简历或者拿到offer时不知道该如何决择,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两者的差异。也欢迎大家不吝赐教!
众所周知,“四大”起源国外,之后拓展业务范围与当时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成立合资性事务所,而后改制成特殊普通合伙制发展为现在的“四大”。也就是说,在组织形式上“四大”在中国的分支机构与国内事务所没什么区别了。不过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四大”在中国的分所与一般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公司性质不同
。“四大”各自成员之间相互独立,各自承担责任,是独立的法人实体
。与四大全球的联系也就是同一品牌下的业务开展和交流而已。
国内所,也就是由中国会计人建立起来的事务所。发展初期依靠政府或者学校支持,之后逐渐独立发展。目前国内有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大多加快了国际化步伐,如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成为美国pcaob(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登记机构,在境外亦设有分支机构等。
有人可能会懊恼,觉得自己不是会计专业的,怎么可能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其实未必。“四大”招聘几乎面向所有专业,尤其青睐理工男。当然要是想进“四大”,除去名校毕业的前提,你英语水平必须高。假如你英语很差的话,别说工作术语交流不畅,你连招聘要求都可能看不懂。国内事务所笔试是专业题,并且很看重是否考过cpa科目。不过国内事务所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还是因所而异吧。总体而言,进“四大”的资质要好于国内所;但不论在哪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都很高,毕竟需要长期加班、高负荷的工作,特别“四大”更累。
就业务质量而言,“四大”优于国内所。“四大”业务资源相对好,风险小;而国内事务所高风险的项目稍多,比如新三板之类。其次,“四大”在审计资质上全于国内所。国内事务所大多没有审计ipo资格,且范围上有自己的专注点,比如有的侧重电力水利、有的倾向金融机构等等。在全国排名靠前的部分大型国内所倒是有ipo审计资质,但竞争力略差。
在审计思路上,“四大”与国内所也有很大差别。“四大”能够严格按照审计书上所述,依次进行符合性测试、实质性测试等,完整地走完审计程序。尤其是在金融等高风险行业,it审计能够贯穿审计工作始终。而对于国内所而言,关于符合性测试或者基本不做,或者流于大量抽查、复印会计凭证以及重要单据这种表面形式,反而一开始就进入汇制底稿等实质性测试等程序。但是在内控方面,大型事务所做得还是相对严格的。毕竟审计有风险,签字需谨慎。
就工作方式而言,“四大”有正规的培训和规范化的流程。前辈们有那么一句话,在“四大”,你就像一个螺丝钉。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进去一年你可能就专攻一个固定资产科目的底稿,直到你熟成了这块儿的专家,长期以后就能看出这样规范的优势。但是在国内所,就有点儿速成的意思了。即便是在瑞华这样的大所,有可能你两三个月就得独立负责一家简单公司的全部科目的底稿了。弊端是对一些科目的理解可能不会那么透彻。
再谈谈薪资待遇方面,依然还是“四大”优于国内所。“四大”以德勤为例,员工分为10个级别,包括a1(associate)、a2、s1(seniorassociate)、s2、s3、s4、am(associatemanager)、m(manager)、sm(seniormanager)、p(partner)。
国内所以瑞华和立信为例,瑞华在合伙人以下共33级,其中审计员、助理经理以及经理都是1至9级,高级经理有1至6级,授薪合伙人有3级,再就是权益合伙人,级别之多成为国内所之最。立信包括审计员2级,高级审计员3级,项目经理、部门经理、高级经理分别需要2级,然后就是授薪合伙人和权益合伙人。
关于薪资方面下面简做表格以示说明,其中特别列出德勤情况:
最后再来简单说一下职业发展方面,职位晋升的情况大家可以参照上文几段所述,这里侧重跳槽方面的疑虑。嗯,还是“四大”占优势。毕竟他们的国际化品牌知名度很大。不过还是要看你跳槽的对象,假如是国内企业的话,其实国内事务所竞争力也不小,还是有优势的。当然要是外企的话,明显更倾向于“四大”。
总结下来是国内事务所有所欠缺,不过随着国内审计市场的发展及各国内所自身体系的完善,差距应当是在逐渐缩小的。
好了,今天聊这么多!欢迎大家补充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