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到2月17日,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数字相加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资不少于45万亿。”中国2015年末总人口为13.75亿,相当于有人要求不论男女老少每个中国人都要拿出3.3万元来投资;全世界人口70亿人,相当于全球每个人投资6400元……
大基建:房地产熄火后的救命稻草
随着房地产局部牛市被叫停,楼市将逐步趋冷。在这种情况下,2017年稳增长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大基建+ppp”,其中新疆这种发展滞后的战略区域,会有一个投资大爆发。
大基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基础建设之上,对中、西部基建进行大开发、大升级,这与近期市场中,中、西部基建板块爆发非常吻合。或不用了数年。各种世界级的跨山、跨峡谷大桥都将被中国一一打破。
有一点毋庸置疑: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投资,效率有不断下降之势。如果用“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当年gdp,所得到的百分比就是“投资依赖度”。下面让我们看看1986年以来的变迁:
1986年,中国的投资依赖度只有15.8%,到了1996年就上升到32.3%。到了2006年,已近突破了50%。最近5年来,投资依赖度继续节节上升,到2015年达到了81.6%。事实上,在很多地区比如重庆、新疆,都超过了100%。
增长速度接近的情况下,投资依赖度越高,说明经济越低效。中国目前投资依赖度最低的大城市是深圳,2016年只有21%;其次是上海、广州和北京,2016年依赖度分别是25%、29%和34%。
但通过上述表格我们可以看到,2016年中国的“投资依赖度”有所下降。但这种下降未必是调结构的结果,而可能是东北地区和民间投资“塌陷”的结果。
如果投资依赖度不能主动下调,则中国经济转型就非常困难。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超发是必然的(比如2015年的股灾救市,以及正在搞的债转股),即便央行主动压缩,最终仍然存在“1.5倍魔咒现象”。也就是说m2(广义货币)同比增长速度很难下降到gdp同比增速的1.5倍以下。目前gdp增速是6.7%,而m2增速是11.3%,货币发行是财富增长的1.68倍。
2009年的时候,m2增速27.7%,gdp增速是8.7%,差距是惊人的3.3倍,或者快1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在2009年,人民币的购买力一年之内就打了81折!“四万亿”最终带来了房价暴涨。
所以,2017年不是2009年,这个大家要头脑清醒:资产价格有上涨压力,或者出现局部异动,但绝对不可能全面飙升。而且,人民币的降息周期已经走完,即将开启加息周期。
房地产接盘侠越来越少了
“房地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当年gdp的比重,可以看做是中国的“房地产依赖度”。“房地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房地产投资额”统计口径略宽,国家统计局只公布了2003年以来的数据,下面让我们看一下:
2003年中国的房地产依赖度只有9.5%,然后逐年上升,到了2014年达到20.3%,为最高水平。“四万亿政策”如火如荼的2009年到2010年,中国对房地产的依赖度也不过14.2%和16.7%。
但在2015年,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度出现下降;2016年,继续下降。为什么会如此?也不是主动转变的结果,而是广大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饱和了,卖不动了。这事实上就是我此前多次在专栏里说的:旧的“房地产+地方债+城镇化”的模式走到了尽头。
你可以不转变增长方式,但接盘侠越来越少了。所以,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必须的。
45万亿背后的机会在哪里?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落实关键年,大量计划项目有望获得批复并加快落地。目前中国城镇化率为57.35%,城市化道路还很长,投资增长空间充足。目前ppp项目库金额合计已有16万亿元,今年项目投资总额有望超过20万亿元,落实情况有望好转,对投资会有实质性拉动。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保持在17%左右。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称,“地方政府换届之后会产生新的基建投资需求,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导向下,以及随着ppp模式的推广,基建投资有望维持较高增长水平。”
不过,记者获悉,对于重大基建项目的投资,地方资金配套的压力不小。“地方要是拿不出配套资金,再好的重大项目也要搁浅。”上述副市长直言,如何落实项目的资金问题,可以说是各地遭遇到的共同难题。各省在部署经济工作时均指出要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如有“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等表述。
事实也是如此,各地庞大的项目投资计划,让ppp再度成为市场追逐的焦点。与过去不同,今年ppp有望加速落地,并从交通、市政、环保向养老、医疗、旅游等多领域拓展。在政策层面上,民政部等13部委发文力推养老ppp;在市场层面,一些发布去年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其中一大贡献就是实施ppp项目。
受政策加码催化,去年以来ppp项目出现井喷式增长。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入库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其中,在吸引民资方面,按照财政部ppp项目库的入库统计,民营企业(含民营独资和民营控股)163 家,占比39%。
今年ppp项目还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大理市洱海环湖截污工程、腾冲全域旅游国际户外运动文化中心、瑞丽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这是2月14日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最大的一次ppp项目推介会,此次会议集中展示的各类ppp示范项目,总投资额达3996亿元,项目涵盖交通、市政等14个领域。近日广州市公布文件称,将启动28个ppp试点项目,投资近2119亿。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如何打好今年有效投资,是摆在各地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双降’之时,我们的投资主要靠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向记者强调。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2017年稳增长政策力度会继续加大,估计gdp增速在6.5%左右;在底线思维下,货币政策不会收得过紧;不担心房价会下行,但市场会趋淡;由于巨量可投资资金要寻找出路,在外汇流出受阻、海外投资受限的情况下,权益类资产将成为为数不多的可配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