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产后恢复的正确方法,助产士总结产后新妈妈都会犯的错误

都说女人的一生,有这么几个阶段,18年的公主,一天的皇后,十个月的贵妃,一个月的女王,一辈子的保姆。事实却是如此。当孩子哇哇坠地的那一刻,孩子的生日就是妈妈的受难日,一点都不夸张,作为宝妈,生儿育女是最辛苦的,尤其是生完孩子后,产后恢复的好坏显得格外重要。
女人分娩后是调理身体的重要时机,预防月子病、伤口的恢复、内分泌的调理、器官的归位等都会对未来产生影响。中医认为坐月子是可以改变女性体质的,通常来说女人一般体质较寒,很多人胃不好,脸色被隐藏在厚厚的粉底下,单靠化妆品是改变不了的。今天作为助产士的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恢复历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盆骨的恢复
十月怀胎,宝宝的重量使得妈妈腰椎前凸变大、骨盆前倾以及腹直肌白线分离等,这些都是从少女变成大妈的重要一步,进而分娩时耻骨分离,使得整个骨盆变形,髋关节移位,形成“大屁股”的骨架,大妈的形态显露无遗。
研究数据表明女性在怀孕期间,骨盆会自然扩张,分娩时会从7cm宽度的骨盆缝隙扩张至11.5cm左右,产前的阳光青春变成产后的体态臃肿,这种生理状态的改变导致很多产后妈妈变得极为不自信、焦躁、易怒、敏感,也严重影响着正常的家庭生活。盆骨系统的恢复就是要恢复原来的形态,把骨盆和腰椎在通往大妈的路上拽回来。只有少数的人会随着产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而重新恢复回来,相反地,大部分是需要人为恢复的。所以产后要尽量适当的运动,另外,产后的妈妈们除了选择通过专业产后修复来恢复骨盆外,在产后进行腹带捆绑也是必不可少的形体恢复功课。现在市面上束腹带款式多样,建议产后的妈妈们选择棉纱材质,与一次成型化纤材质的塑腹带相比,舒适度和塑形效果更好。
2、子宫的养护
分娩可能造成子宫易位甚至脱垂,这种更常见在少运动、体能较弱的妈妈中。子宫复旧不良的产后妈妈,容易导致恶露不绝,甚至引发一些妇科疾病。子宫没恢复好的妈妈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做子宫养护。
子宫恢复有五个标志:
(1)产后子宫恢复时间,一般需要42天左右。刚刚生完孩子的子宫约如孩子头大,重约1千克,约在产后4-6周会恢复原来大小,即鸡蛋大小,50-70克,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子宫复旧,主要通过子宫持续收缩来修复。产妇,在产后42天左右,应到医院做妇科检查,了解子宫是否恢复正常。
(2)子宫体的下降
在胎盘排出之后,子宫会立即收缩,在腹部用手可以摸到一个很硬并呈球形的子宫体,它的最高处和肚脐的水平同高。以后子宫底的高度,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这时,在腹部就摸不到子宫底了。
(3)子宫颈的闭合
在分娩刚刚结束时,因子宫颈充血、水肿,会变得非常柔软,子宫颈壁也很薄,皱起来如同一个袖口,7天之后才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7-10天后子宫颈内口会关闭。一直到产后4周左右,子宫颈才会恢复到正常大小。
(4)子宫内膜的复原
胎盘和胎膜与子宫壁分离,由母体排出以后,从子宫内膜的基底层,会再长出一层新的子宫内膜。产后10天左右,除了胎盘附着面外,其他部分的子宫腔会全部被新生的内膜所覆盖。刚刚分娩后,胎盘附着部分的子宫壁面积约手掌大,到产后2周左右,直径已经能缩小到3-4厘米,但产后6-8周才能完全愈合。
(5)恶露排净
产后恶露排净,也是标志子宫恢复好的信号。产后最初3天左右,恶露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等,称为血性恶露;3-5天后恶露变为淡红色,所含血液量较少,有较多宫颈黏液,还有坏死的蜕膜组织和白细胞等,称为浆液性恶露;产后10-14天恶露成白色或淡黄色,含有大量白细胞、蜕膜组织等,称为白恶露。在产后4-6周恶露分泌停止,子宫基本恢复正常。
3、预防内脏下垂和妇科病
大多数妈妈们在产后会出现内脏下垂的现象,这是因为女性在怀孕期间肚子被撑大之后内脏的位置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而随着孩子的出生,女性的肚子也会出现松弛的现象,要是不及时的应对内脏就会下垂。产后肥胖也是许多妈妈们的大问题。
合理的坐月子能够帮助女性恢复到自己以前的身材,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好处。
有观点认为,产后内脏下垂有可能是妇科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并且很容易出现小腹。因此,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一定要注意防止“内脏下垂”。除了大肚腩不好看之外,更重要的是,内脏下垂是所有妇女病和未老先衰的根源,因此必须要穿收腹。穿收腹是为了不要让其他器官那么快的往下走,给肚子回缩的时间。此外,原本为内脏下垂体型的人,也可以趁坐月子期间穿收腹带来改善体型。但要注意,一般束腹带无法支撑内脏,因为其多以松紧材质制成,而且如果材质不透气,还会造成腹部湿疹,甚至于会引起腹部潮湿而着凉,落下“妇女病”,所以建议使用一款专业的透气佳的产后收腹衣。
我们科室的同事们经常会在一起讨论产后怎么恢复,总结了一些经验,产后想要恢复好,要抓住黄金期,也就是产后6个月之内,要不以后减肥会难上加难。最有经验的产科主任她告诉了我很多的减肥方法,尤其要穿塑身衣,在她的推荐下,入手了一套塑身衣,配合上健康的饮食少量的运动,坚持了一个月有效果了,首先腰部的线条就出来了,肚子是最难减的地,不过也小了好多,第2个月肚子明显就小了,又坚持了1个月,平坦了,又恢复到了产前的时候。漂亮的衣服都能穿了,最有意思的是,有一天出去买东西居然还有人对我吹口哨!哈哈!回去把这件事说给老公听,哼,表面上不屑一顾的,之后对我就殷勤多了。女人啊一定要多爱自己,对自己好一点、狠一点才会更加的幸福!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在饮食上也是非常的重要的。
一、产后第1周营养要点:重在开胃
◆拒绝油腻,口味要清爽
不论是哪种分娩方式,妈妈在刚刚生产的最初几日里会感觉身体虚弱、胃口比较差。如果这时强行吃下重油、重腻的“补食”,只会让胃口更加减退。在产后的第一周里,可以吃些清淡的荤食,如肉片、肉末、瘦牛肉、鸡肉、鱼等,配上时鲜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且营养均衡。橙子、柚子、猕猴桃等水果也有开胃的作用。本阶段的重点是开胃而不是滋补,胃口好,才会食之有味,吸收也好。
◆注意营养均衡
在分娩当天,应以进食清淡、温热、易消化的稀软食物为宜。建议顺产妈妈的产后第一餐应以温热、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为宜,如藕粉、蒸蛋羹、蛋花汤等;第二餐可基本恢复正常,但由于产后疲劳、胃肠功能差,仍应以清淡、稀软、易消化食物为宜,如挂面、馄饨、小米粥、面片、蒸/煮鸡蛋、煮烂的肉菜、糕点等。
◆补充足够的液体
顺产妈妈由于体力消耗大,出汗多,更需要补充足够的液体,包括牛奶、白开水等,但在乳汁分泌顺畅之前,暂不要大量补汤,以免乳汁分泌过多堵塞乳腺管。有会阴伤口的妈妈,需要在自解大便后,才能恢复日常饮食,同时要每天保证大便的通畅;如有会阴ⅲ度裂伤,需要无渣饮食一周后再吃普通食物。软质的食物一方面易消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产后妈妈的牙齿健康。
◆少食胀气食物
剖宫产的妈妈需要禁食,等排气后再从流食、半流食,逐步恢复到日常饮食。在胃肠功能恢复前,不要食用牛奶、豆浆、蔗糖等易胀气食物。剖宫产的妈妈在术后第二天,可以吃些稀、软、烂的半流质食物,如蛋羹、烂面条等,每天吃4~5餐,以保证充足的营养。一般到产后第3天,就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了。这时大多数妈妈的乳汁分泌已经顺畅,可以多补充一些营养丰富的汤水,但一定要少油、少盐。还应注意不能让妈妈只喝汤,应当连汤带肉一起吃下,才能补充蛋白质等更多的营养。
◆加速恶露排出
孕妇生产完之后,体内的恶露需要排出体外,传统的“生化汤”有加速恶露排出、调节子宫收缩的功效。对于生产后的妈妈来说,饮用生化汤促使恶露排出干净是有其必要性的。一般来说,生化汤的饮用方式为生产完后2~3天开始,自然产的妈妈可连续服用5~7付;剖宫产的妈妈因出血量较少,可减少服用的剂量。
◆避免食用含酒精的食物
剖宫产妈妈要注意的是,酒精会延缓伤口的愈合速度,因此,在产后的第1周最好避免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如麻油鸡等需加米酒烹调的食物,或是用米酒浸泡的药酒等,也需要小心注意。
二、产后第2周营养要点:重在补血
◆多吃补血食物并补充维生素
进入产后的第2周,妈妈的伤口基本上愈合。经过上一周的精心调理,胃口应该有明显的好转。这时妈妈可以开始尽量多吃补血食品以调理气血。苹果、梨、香蕉能减轻便秘症状且富含铁质,动物内脏更富含多种维生素,是很好的维生素补剂和补血剂。
◆适当催乳
妈妈第2周的饮食可逐渐恢复成一般的饮食。此时,宝宝吸食母奶的状况已渐渐稳定,吸吮时间与次数也逐渐增加,所以可食用一些发乳的食物来增加泌乳量,如花生炖猪脚、青木瓜炖排骨等。同时注意水分的摄入,多给宝宝吸吮,泌乳量自然就会慢慢增加。有些食物,如韭菜、麦芽等本身具有退奶的功效,要喂哺母乳的妈妈应注意避免食用。
◆避免摄入大量动物性食物
虽然基于催奶和恢复体力的需要,妈妈在这一周内必须多摄入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并不是要求妈妈无节制地食用动物性食物。因为摄入大量的动物性食物,会导致蛋白质、脂肪摄入过量,易导致产后肥胖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营养不均衡。
◆适当摄取食物纤维
一般月子中的饮食大部分是以蛋白质类的食物为主,相对而言,蔬菜类及水果类的摄取量就不多,甚至传统观念认为蔬菜及水果的属性偏凉性或是冷性,不适宜给虚弱的产后妈妈食用。还有些妈妈可能在坐月子期间完全不吃蔬菜水果,那么,食物纤维的摄取量就更少了,加上长时间地卧床休息,妈妈很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而且蔬菜及水果中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也是宝宝需要的营养,所以,坐月子的妈妈还是每天要摄取3份以上的青菜及2~3份的水果。
◆不吃刺激性食物
妈妈应注意在月子里最好不要吃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较为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宝宝出现了湿疹等过敏反应,哺乳妈妈要在医生帮助下找出食物中可能的过敏原。
三、产后第3~4周营养要点:催奶好时机
◆以补充蛋白质为主
产后第3周,妈妈重点关注的还是奶水情况。妈妈不但要持续地喂哺母乳,还要补充一些以鸡肉为主的蛋白质,还有其他一些肉类也是可以的,如牛肉、羊肉。但是,鸡肉是最方便摄入的一个来源。另外,从营养学来讲,公鸡的激素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帮助妈妈发奶和造奶,所以,建议妈妈们在这个阶段选取鸡肉时以公鸡为主。
◆着重恢复体力
如果是在冬天妈妈可以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如羊肉。另外,鱼汤能很好地补充能量以及帮助催乳。
◆减少油脂并摄取足够蛋白质
到第4周,妈妈应减少油脂的摄取以利恢复产后的身材。比如,麻油鸡汤不全部喝完或是将浮油捞去,鸡肉去皮后食用,或是改用以汤取代部分的麻油鸡来供应等方式,不但可以摄取到足够量的蛋白质,也可以明显地减少脂肪的摄取。
◆改变烹调方式
食物只要挑温性、营养的食物,并且用水煮、蒸、卤、炖、汆烫的方式制作,烹调出来的菜肴就会比用油炸、油煎的热量低很多,当然就能减少多余油脂的摄取量。
◆食物均衡吃,蔬菜绝对不能少
在坐月子期间,麻油鸡、炖鱼、炖肉等高蛋白质的食物是主角,但也不能忽略纤维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其他营养素的摄取。建议每天的主食可以吃全谷类4~6碗、低脂牛奶2~3杯、鱼肉豆蛋类食物一天约4~5份、青菜至少一天3份,并可以尽量多吃、水则约一天3份。
◆三餐定时定量
为了减少脂肪的摄取量,妈妈应该恢复三餐定时定量的饮食方式,以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饮食偏差。尤其要注意的是,晚上绝对不能吃宵夜,因为人的身体在夜晚处于休息状态,新陈代谢率低,如果超过晚上八点再吃东西,就很容易囤积脂肪,并且形成酸性体质,不但易发胖,也影响健康。
◆多喝水
不管目的是恢复体力还是恢复身材,这个时候,新妈妈都应该多喝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减少多余脂肪,还能润肠排毒。
相信做到以上几点,宝妈们一定恢复棒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