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仅仅成立3个月便融资1亿,大佬们都开始看好办公室零售生意了!

今年上半年什么最火? “新零售”概念最火,无人便利店、迷你ktv、自助橙汁机、智能快递柜等一些列无人自助设备密集涌现,且备受资本青睐。
以“果小美” 为例,这家办公室自助零售企业最近宣布,公司已完成超过1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蓝驰创投和idg资本领投,峰瑞资本跟投。
这是该家公司一个月内获得的第二笔融资,7月底,idg资本等已经投资了果小美3000万人民币。可怕的是, 这家公司成立还不足三个月,累计融资金额已超1亿人民币 。
有媒体统计,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无人自助领域已有几十个项目获得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8亿人民币。
所以, 别再惦记“共享”了,现在是“无人”的时代。
果小美的小而美生意经
工商资料显示,“果小美”全称“成都果小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今年6月23日注册,注册资本129万人民币。
其创始人是原阿里聚划算总经理阎利珉(花名“慧空”)。资料显示,果小美的其他核心成员也多来自阿里巴巴、支付宝,包括阿里金融创始团队的王毕才,以及聚划算生活团和特色中国的运营负责人任明阳。
这帮有着丰富运营经验的互联网“老兵”带领果小美迅速发展,运营两个多月,已入驻数百个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中国电信、分众传媒、微盟等。
具体来看这种办公室自助便利店的操作流程,货架上商品均贴有二维码,顾客只需拿出手机扫码即可完成支付。然后公司后台可以通过大数据来了解销售情况,分析网点人群的消费习惯,并通过自有物流及时调整商品和补货。
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无人便利店的微缩版,把便利店货架搬到了办公室,用户省去了去超市、便利店排队和收银的时间, 职场懒人的福音 。
阎利珉认为,当下办公室人群对早晚餐、零食、茶点的需求日渐旺盛,这也是消费升级最务实、最贴近消费者的场景之一,所以果小美将无人便利货架搬进了办公室。
有业内人士透露,果小美此次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是无人便利货架这个细分行业里面目前金额最大的一笔。公司方面表示,此次a轮融资后,果小美还将继续深耕成都市场,逐步开拓全国市场,进入到杭州、北京、重庆等一二线城市,并开始布局线上卖场。
打响办公室零售争夺战
瞄准办公室便利风口的,果小美不是第一个。小编不完全统计,目前这一领域的玩家还包括:领蛙、猩便利、便利客、哈米、闲呀、便利吧、咪咕猎手、果酷、全天、小e微店、每日优鲜、零食e家等。模式雷同,且无一不受到资本的“宠爱”。
9月4日,猩便利宣布完成超1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阵容包括光速中国创业投资基金、美团点评创始人张涛、王兴等;8月底,领蛙宣布获得长岭资本数千万a轮融资,这是这家杭州初创公司今年拿到的第二笔钱;7月底,闲呀对外刚刚宣布已经完成数百万人民币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早驰资本;2016年月和20172月,小e微店获得了轮共计1.4亿元融资;月,每日优鲜完成共计4.3亿元的b轮系列融资,月完成c轮亿美元融资......
显然无人自助领域已经是资本竞逐的风口,但值得注意的是,无人便利货架虽然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但这种模式有个特点,就是高度依赖人性。很难保证每一位顾客都能诚信付款,与人性对抗是无人便利货架盈利路上要面对的最大难题。
用点心吧创始人易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公司从去年12月至今年5月,超30%的货架因货损超10%而不得不撤柜,仅有14个货架货损比率控制在了5%以内,甚至有一家客户单次货损达到了50%。
不少业内人士对此模式的未来也持观望态度。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江澜在今年6月初曾撰文分析称,零食自助便利货架门槛不够高、难防守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虽然快消是个大市场, 无人便利柜这个新的形式仍然有机会,但目前市场上的创业者们都还在起步阶段,需要探索正确的切入方式。
不管怎么说,无人便利货架是对传统零售的一种颠覆和创新,也是生活方式的一种变革,目前这一领域的市场还未真正打开,有媒体统计,全国已有的无人便利货架站点数量还未到万级,创业者们仍有抢占市场的空间。 或许用不了多久,像这种无人便利货架就成为每家公司的标配了。
免责声明:
1、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三声道及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和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2、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