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什么样的军队才是有战斗力的?答:在军事科技、武器装备、综合国力、军队素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采用纯队小编制高度模块化混编扁平化指挥的军队最强大花队是冷兵器时代早期步兵素质低下、步兵方阵纵深薄、步兵装备差的情况下的产物,是军队素质抵、武器装备差的表现。纯队是冷兵器时代战车淘汰、高素质职业化重步兵成为主流后步兵方阵正面拉宽、纵深加大的产物,是单兵素质高、武器装备好的表现。所以,单兵素质高的士兵用纯队,单兵素质低的士兵用花队。大编制是一名军官直接指挥数量较大的士兵成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小编制是一名军官指挥数量较少的士兵成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大编制军官和士兵配合欠佳,军官容易被斩首打击,军队士气相对低下,面对各种复杂战况也力不从心,对士兵素质要求更高;小编制正好相反。在单兵素质差不多的情况下,小编制明显优于大编制模块化和扁平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简单地说,指挥扁平化的标志就是由军团总司令部直接指挥每一个旅,旅部直接指挥每一个下属的连(古代的大队);而指挥立体化就是总司令部指挥师部,师部指挥旅部,旅部指挥团部,团部指挥营部,营部再指挥连……指挥效率某些更为低下。因此,在军事科技、武器装备、综合国力、军队素质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采用纯队小编制高度模块化混编扁平化指挥的军队最强大
而冷兵器时代的战术发展跟现代并无二致,都是武器(兵种)和战术相互促进。当一种实用的新武器被研发出来时,与之相应的兵种也出现了。兵种的革新冲击了旧有的战术体系,战术体系对于相应兵种的需求
也给武器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简单地说,战术体系就是把现有的武器装备组合起来,用最佳的战术给敌人带来最大的杀伤力。而军队编制的作用则是与己方现有军队素质、武器装备及后勤需求相结合,保证己方战术体系在应对各种复杂战况时都能发挥出尽可能大的战斗力……
一般来说,战术体系完善时,军队编制会从大编制向小编制发展,从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金字塔型指挥向合成旅营的扁平化发展,从各种武器都要单独编制各自组团组成步兵团骑兵团发展到步骑炮完美混编成合成旅、合成营……
但是,如果战术体系不完善或者正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那么为了保证己方战术体系武器的及时革新,军队编制仍会采用一般的大编制金字塔型指挥系统……举个例子,一战是西方热兵器时代合成化军队发展的一个高峰,轻步兵(步枪手)、重步兵(机枪兵)、炮兵(各种口径的车载火炮)混编成一支近乎完美的军队,编制也是小编制模块化编组……
一战后期空军、坦克投入战场,原有的堑壕战体系被打破,战术体系近乎破碎……于是,在一战后期到二战前夕的这段时间,欧洲各国都开始重新捡起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大编制,并且改进各种旧有武器(步枪、机枪、火炮),大量列装新式武器(轻重坦克、轰炸机、战斗机、航母)。直到二战,各种武器基本定型,军队编制也开始从大编制向小编制发展,一个新的战术体系出现并稳定下来,一直到武装直升机的出现……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我国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合成化西周从西羌学来冲击战车,中国的战车时代从此开始,军队合成化迫在眉睫战国时期,中国所有的诸侯国都开始扔掉战车狂爆重步兵,中国的单一兵种时代开始。战国晚期,弓弩、弩炮、投石器、梭镖等投射武器大规模使用,我国战术体系进入不稳定期。到秦代,由重步兵(长枪手、剑盾手)纯队方阵、轻步兵阵列(弓箭手、弩手、投枪手)、轻步兵散兵线(投石手、投枪手、弩手)、炮兵阵地(轻型自行弩炮)混成的多兵种协同作战的战术体系正式成型楚汉战争时期重骑兵普及,汉初超长枪方阵取代秦代长枪方阵,轻步兵和炮兵等投射力量进一步细化,机动突击兵种方面重骑兵完全取代轻骑兵,我国进入四兵种体系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弩炮疯狂重型化,投射力量开始独立建制;同时,重步兵和重骑兵两个近战兵种也开始混编建立步兵师。由一个步骑混编的步兵师、一个炮兵旅、一个轻步兵旅、勤务兵、工程兵、辎重兵混编成的大兵团作战序列成为主流隋代,重步兵、轻步兵、重骑兵、轻骑兵、炮兵、工程兵、勤务兵、辎重兵开始混编都一个万人余的师级作战单位里到唐代,我国冷兵器时代军队合成化发展到巅峰,这里先卖个关子,待会再说所以,为什么说冷兵器时代唐朝军队天下无敌呢?大唐军队武器装备精良无人能及,军队素质全球最高,国力强盛国家有钱……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唐军把以上各种各样的优势结合起来,结合现有战斗力探索出一套高度合成化的军队编制,这也是本帖主题——大唐军队吊炸天的合成化
西周是我国战车时代的开始周国与在西羌的作战中学来冲击战车,并逐渐掌握了战车冲击的战术,探索出符合周朝国情的军队编制,奠定的华夏军队几千年什五制的基础……
1伍队5人,一乘就是两个重装伍队,三个轻装伍队,再加一个勤务伍队(包括工匠、马夫,并兼任炊事)
5个乘为一队2个队为一官5个官位一率2个率为一师一个师约有3000人,100~200辆战车兵种划分相对单一,主要是冲击战车加伴随的隶属步兵
春秋晚期,魏舒方阵成型,战车沦为鸡肋;鲁哀公组建长枪方阵后,以魏舒方阵为代表的花队又被纯队淘汰。春秋晚期到战国早期这段时间是我国的重步兵时代,长枪短矛剑盾叱咤南北激荡风云,希腊式重装重步兵横队对垒血肉横飞……随着重步兵时代战争烈度的加大,指挥系统逐步扁平化
重步兵时代的军队编制时建立在战车时代的废墟上如图所示在重步兵时代,中国军队的基础编制是5人一伍,5伍一两共25人,4两一卒共100人成为一个百人队一个卒就是一个百人队,设高级军官管理五个百人队组成一个旅,共500人五个旅组成一个师,共2500人不设旅部,设师部并配属直通中央的师级参谋部五个师组成一个军团,共12500人,配属工程兵和辎重兵另外说一下,中国古代对后勤和谋略极为重视战国时期,一个两就由两个勤务伍队和三个战斗伍队组成也就是说,勤务兵直接配属到两级的基层
此外,每个军团都配属独立建制的工程兵和辎重兵工程兵的任务包括设浮桥、修栈道、安装攻城器械、测绘、打井、布车阵、设拒马绊马索、挖陷阱辎重兵的任务包括运输炮兵武器、攻城器械、粮草、衣被、帐篷等此外,中国古代规定,任何一个士兵无论什么兵种,都必须携带单兵帐篷、个人衣物、急救药品、军用压缩干粮等另外说下,在中国古代,勤务兵、工程兵、辎重兵都是没人权的马鹿,不算进战斗序列
到孙武的时候,指挥进一步扁平化
如图所示,军队的基础编制是百人队和以前的百人队不一样,这次加强了百人队的指挥机构每个百人队由100名士兵和8名军官组成这8名军官包括1名百夫长,3名队列维持官,1名持铃号手,1名后勤补给官兼文书,1名旗手,1名军徽手理论上说,战国时期的军队素质已经能与同时期希腊相媲美十个百人队+1名千夫长+1名参谋+2名鼓手+1名旗手共1085人组成一个千人队十个千人队+正副将+参谋长+其他幕府人员共约11200人组成一个军团。孙武军改一大亮点就是这些编制反映了孙武对于后勤和指挥谋略方面的重视。早期后勤补给官一编制只有在千人队级别以上军队才配属,孙武将其下调到百人队级别就拥有,早期参谋只有在军师一级别军队才配属,孙武也将其下调到千人队级别就配属。大大增加了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
那么春秋战国的巅峰是谁当然是秦军
秦军是我国步兵时代军队合成化的巅峰在兵马俑的秦军队列中,我们可以看到重步兵(长枪手、剑盾手)、轻步兵(弓箭手、弩手、投枪手、投石手)、炮兵(轻型自行弩炮)、轻骑兵(弓骑兵、弩骑兵)
一个整编野战军包括花装旅、纯装旅、战车大队、投射大队、机动大队、骑兵大队花装旅8纵队=40百人队=80屯队=400仕队=800伍队=4000重步兵(剑盾)纯装旅包括重步兵纯队(长枪)和弩兵纯队重步兵纯队1067人,弩兵纯队401人战车大队=4战车组=8战车行=64战车=194名战车兵投射大队=重步兵40人+弩兵292人机动大队=264名短矛重步兵+32轻骑兵+18门弩炮骑兵大队=9骑兵列=27骑兵组=108名轻骑兵一个整编野战军辖:突击兵种4000名剑盾重步兵,类似不死军1371名短矛重步兵,已经相当于希腊重步兵卷镰战车64辆,194名战车兵游击兵种693名弩兵140名轻骑兵投射兵种18门车载弩炮,炮兵当在800~900人突击兵种约占70%,是部队的主力游击兵种占比略高于投射兵种,应该是第二重要的兵种投射兵种仅为18门弩炮,存在感略低秦军横向对比处于准一流梯队,十字对比相对低位和解放军差不多
汉承秦制,但汉军的战术体系和秦军根本不是一个位面的汉军相对于秦军的飞跃性进步主要体现在:1、铁甲的列装。秦军披甲率100%,但盔甲却是半身皮甲。汉军披甲率已经达到秦军水准,但是人人都能装备铁甲——任何一个士兵不分兵种都有背心形制的胸背玄甲,重步兵和重骑兵已经列装四分之三扎甲还配头盔,投射兵种(轻步兵、炮兵)、游击兵种也有半身铁甲护身……2、在秦兵马俑里,扛线的步兵方阵仍然由披半身铁甲持3.8米长枪的重步兵组成,重步兵预备队则披半身皮甲执剑盾使梭镖,轻步兵全部配刀剑用于近战……而在汉兵马俑里,剑盾被单一的长枪方阵纯队取代,轻步兵比例也大大减少3、炮兵沿袭战国时期科技树进一步发展,各种型号的弩炮混编成一支多用途的炮兵部队——汉代弩炮按拉力分有六石、十石、二十石、四十石……一般来说,十石及以下的弩炮为自行,十石以上的弩炮为车载……4、汉代,独立建制的重骑兵完全取代轻骑兵而这巨大飞跃的背后的深层原因,就是楚汉战争时期重骑兵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恰恰是楚汉战争,随着重骑兵的普及,高度合成化的军队在重骑兵的铁蹄前都是不堪一击。之前的合成化编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武器系统了
于是,循环又开始了……西周时期原始的大编制在西汉被重新使用
如图所示,西汉时期一个整编军团的基础编制是战国时期沿袭下来的百人队5人为一伍,2伍为一什共10人,5什为一大队共50人,两个大队组成一个百人队加上一个百人队级指挥机构,这就是汉代的基本作战单位两个百人队组成一个曲队,共200人两个曲队组成一个部,共400人四个部组成一个校,配属勤务兵,共2000人一个主战军团由两个校组成,共4000人一个主战军团加一个人数差不多的辅助军团(辅助军团包括勤务兵、辎重兵、工程兵),就是一个完整的野战军春秋战国时期的勤务兵仅负责炊事,而汉代的勤务兵已经包揽了炊事、战地急救、军营医疗、营地卫生、个人衣物驮运等任务,大大提高了战斗部队的战斗力同样,汉代的辎重兵也开始包揽炮兵武器弹药运输(车载弩炮零件、自行弩炮整件牵引、各型箭矢和弹丸)、军马牵引(包括战马、驮马、挽马)、士兵运载(汉代一辆军用马车载三人)、伤员驮运等任务西汉军队编制的亮点就在于在采用单一重步兵长枪方阵纯队大编制的同时保留春秋战国时期的基础编制,使得部队在复杂战况下仍能发挥长枪方阵的正面冲击力,发挥出最大的杀伤效能……说到这里再提一下汉军vs罗马军团的朝代斗兽如果是小规模冲突,罗马军团胜算大;如果是大兵团作战,汉军胜算大;如果是全面战争,双方同归于尽……
然后就是有趣的汉末魏晋时期了
很多人知道曹阿瞒是军事家,却不知道人家的成就曹操一生最伟大的成就不是虎豹骑,不是统一中国北方,不是屯田,不是匡扶汉室,而是他创建的阿彻琼斯军事体系什么是阿彻琼斯军事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强行忽略步骑炮差别,用突击(肉搏)、投射、阵列、散兵线这四个简单粗暴的标准把整个战术体系打乱重组,把里面的各兵种划分为四大兵种:阵列突击兵种、阵列投射兵种、散兵线突击兵种、散兵线投射兵种曹操则直接把阵列突击兵种(重步兵)和散兵线突击兵种(重骑兵)混编成步兵师,把阵列投射兵种(轻步兵)、散兵线投射兵种(炮兵)和游击兵种(轻骑兵和一部分散兵线轻步兵)独立建制成辅助师当然,和历代一样,每一个师都有独立建制的工程兵、勤务兵、辎重兵部队具体如下图很多人以为虎豹骑是纯骑兵,其实人家主力恰好是重步兵
如图所示4个步兵什队+1个骑兵什队组成一个步兵卒队而4个步兵卒队+屯部以及直属机动大队总共骑兵70人组成一个步兵屯队4个步兵屯队+曲部军官8人+参谋警卫直属机动骑兵总共348人组成一个步兵曲4个步兵曲+校尉部及其直属骑兵总共824人组成一个校尉部这是步兵师的编制,不过万余人里面骑兵超过6000
重步兵和重骑兵比例约为3:2
另外补充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部分军队的配置还是在曹阿瞒虎豹骑的基础上裁骑兵加剑盾,没有人会把步骑比例如此丧病的部队作为军队主力,因为这样意味着破产
如果说魏晋南北朝还是机械化步兵师,那隋朝就是机械化步兵、陆航、防空、远程合成师了
如图所示基础编制仍然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