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干货:当KPI行之无效时,如何驱动一个团队有效协同工作?

在这个崇尚创新的时代,以平等、开放、自我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正在取代以控制、监督、考核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以kpi为基础的绩效管理模式,也日渐暴露出与企业绩效改革这一初衷巨大的变异: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员工行动与企业愿景相去甚远,用kpi管理绩效时,往往最终会发现容易偏离建立目标的初衷……
索尼前常务董事天外伺郎提出过“绩效主义毁了索尼”的观点,他力述kpi是如何一点点毁掉索尼的:
“它让研发人员为了完成任务而工作,丧失了内在的创新热情;那些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优化工序都被轻视;为了完成业绩考核,几乎所有人都只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
kpi行之无效时,如何驱动一个团队有效协同工作?试试okr吧!
什么是okr?
okr的全称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 所谓okr,o= objective 可以理解为企业目标,kr=key results 可以理解为关键结果。结合在一起就是“为确保达成企业目标的关键结果分解与实施”。我们称之为目标管理体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okr,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okr执行表
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出,okr是由4-5个目标构成的,每个目标又包含3-4个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一般情况下,o(目标)由项目经理来负责,kr由相关的责任人来负责。这样能保证全员能最大限度地聚焦在目标上,而非完成任务上。
okr是怎么来的?
1. 起源
1954年,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明确的提出了目标管理法(mbo),这应该是最早的源头了。德鲁克认为:
所有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如果无总目标及与总目标相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员工的生产和管理活动,那么企业越大,人员越多,发生内耗和浪费的可能性越大。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 德鲁克
2. 实践
1976年左右,英特尔正在做从存储器到处理器的战略转型,当时还是coo的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第一个实践了okr,还确定了okr的两个核心原则:
在精不在多。因为它就是用来明确并聚焦工作重心的;
全体公开、透明。这样所有人能更一致的对齐整体目标,减少内耗。
同样在70年代,甲骨文(oracle)的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在oracle也推行了类似的mokrs(mission,objectives,and key results)。
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甲骨文oracle
3. 兴起
1999年,有“风投之王”之称的约翰 · 杜尔(之前在intel工作过)把整个okr带给了刚刚投资的、成立还不到一年的谷歌google。实践了几个季度,okr就在google生根开花了,并一直用到今天。后来除了自己用,google还会对它投资的企业,专门的培训和实施okr。
谷歌okr工作法
4. 盛行
随着linkedin、twitter、sears、zynga、facebook等公司相继开始使用okr,o它在硅谷变的盛行起来。现在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okr了。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倾向于使用okr?我们先来对比一下kpi和okr:
kpi 与 okr 异同对比
通过两者的对比我们能够看到,okr 主要强调的是对于项目的推进,而 kpi 主要强调的是对人事的高效组织,前者要求的是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一个有野心的项目,而后者则强调的是如何保质保量的完成预定目标。okr相对于kpi而言,不是一个考核工具,而是一个更具有指导性的工具。
okr该如何实施?
1. 设定目标(从战略开始确定年度目标、季度目标)
目标务必是具体的、可衡量的,例如不能说笼统地说“我想让用户量增长”,而是要提出诸如“让用户量增长30%”之类的具体目标。
目标必须达成共识,目标必须是在管理者与员工直接充分沟通后的共识。没有达成共识的目标不能算作目标,目标的设定以达成共识为终点。
实施的关键流程:从上至下,目标的设立顺序应该是公司到部门到组到个人。个人自己想做什么,和管理者想他做什么一般来说是不会完全相同的。那他可以通过先查阅上层的目标,在自己想做的事情范围内找到能对公司目标有利的部分,将他拿出来和自己的管理者进行讨论,做权衡取舍。某种情况下,很有可能这个自己想做的东西,会变成公司今后改变的发展方向。
okr实施流程
2. 明确每个目标的krs(从季度目标到“关键结果”的分解)
所谓的kr就是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做什么? kr是必须具备以下特点的行动:
必须是能直接实现目标的
必须具有进取心、敢创新的可以不是常规的
必须是以产出或者结果为基础的、可衡量的,设定评分标准
不能太多,一般每个目标的kr不超过4个
必须有时间节点
3. 推进执行(从关键结果到“行动计划”)
当有了关键结果后,就要围绕这个具体的目标来分解任务了。所以,每项关键结果就会派生出一系列的任务,交给不同的同事负责。关键结果负责人就成了名符其实的项目经理,来组织协调大家。
因此,关键结果的项目经理应当是团队非常重要的成员,他们能够调度和影响企业资源,如果他还不具备这个能力,就把这个权力给他。至少,项目经理和企业决策者之间应当保持绝对通畅的沟通。
4. 定期回顾。
每个季度做回顾。到了季度末,员工需要给自己的krs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打分——这个打分过程只需花费几分钟时间,分数的范围在0到1分之间,而最理想的得分是在0.6到0.7之间。如果达到1分,说明目标定得太低;如果低于0.4分,则说明可能存在问题。
总结
关于kpi和okr的取舍,我们打一个比方:kpi 只能让驴使劲走,而 okr 用于保证驴头朝正确的方向。有些驴拼命想往前走,不希望落后于别人,这时候 okr 用于帮助驴少走弯路。有些驴本来就不想走,这时候就需要 kpi 充当鞭子了。一家公司能不能用 okr,首先要看有没有正确的驴。
融资时,你应该和投资人怎么说?
成功的企业都有这7种dna,你的企业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