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VS移动,0元力压0.01元中标的政务云,其究竟是什么产品?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在百家首发
前天,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政务云项目公布了采购成交结果,中国电信以0元的价格力压移动0.01元中标,立即又引起了热议。
这让我们联想起近期在国内多次出现的以近0元中标的政务云项目,如3月份腾讯以1分钱的报价中标厦门市的政务网(项目本身的投资预算近500万元)。当然,这也不是中国电信第一次以0元低价中标的政务云了,今年3月份中国电信就以0元的价格中标过上海市的政务云(原投资预算1200万元);6月初,中国电信又以1分钱中标海南省的政府政务云。这让很多厂商看似亏本却又趋之如鹜以极大热情投入的政务云究竟是什么产品呢?
政务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实现网络、存储、计算等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为政府行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服务等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提供系统的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比如在每个城市中老百姓可拨打的12345热线、政府相关部门的门户网站、政府人员的内部办公系统等等,都是基于政务云的应用服务,如下图示例政府云的体系架构。
云计算包含了硬件和软件系统,因而政务云可充分利用云计算的虚拟化、并行服务和弹性计算等优势,为政府行业提供高效可靠的信息化服务,提高政府行业的工作效能、降低运维成本。
跟其他的项目产品一样,政务云包含硬件(服务器)和软件(支撑系统和应用软件),因而承建厂商需要投入很多人力和资金,那为什么这么多厂商以0报价来投标呢。这就要分析下产业链的主要构成了。
提供政务云产品的厂商主要包括如下三个阵营:
(1)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移动、联通,其中电信因专线和idc建设早而占有较大的优势。
(2)电信设备商:如华为、浪潮等公司,基于软件研发的实力,积极拓展政务云市场。
(3)云计算厂商:bat(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蓝汛等,而互联网公司如阿里云等后来居上,基于软件的优势在很多方面赶超了传统的云计算厂商。
第一阵营最大优势是能提供所有云服务的基础:idc(大数据中心)机房、专线网络;第二大阵营的优势是软硬件支撑,如提供交换机、路由器等通信设备;第三大阵营的优势是提供软件和应用解决方案(如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cdn等等)。从如上的三大阵营可以看出,政务云市场的竞争不可谓不残酷,每个阵营内部的同行之间还有激烈的竞争,第二阵营里的华为公司以前在国内外的电信项目应标中,经常0报价著称。三大阵营之间除了竞争外更多的是合作关系,如电信设备商(乙方)向电信运营商(甲方)销售电信设备和软件服务、云计算厂商和电信运营商基于各自的优势进行项目合作。从各自的优势也不难看出:三大电信运营商扮演了最重要、也是最不可替代的角色(网络服务)。综上分析,0报价你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0报价真的会让厂商亏本吗?其实这跟当年华为、中兴为了争夺项目而经常0报价一个道理。首先,电信设备市场往往是先入为主,一期的项目谁中标,则其在后续的扩容、服务支撑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通过0报价来争夺市场是一种策略。其次,虽然在市场一期项目中,需要自己投入软件、硬件、人力成本等资源,但一般随送的一年免费支撑服务到期后,其后面的支撑服务是收费的;同时后续的项目扩容、新功能开发上线等,在采购流程中经常可以定向选择一期中标的供应商,直接进行价格谈判。再次,政务云项目投资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其中小规模(几十万或数百万)预算的项目一般都是部分云服务,其后续扩容(功能新增、容量扩大等)的空间会很大;最后,政务云项目一般是以市为单位,随着国内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其市场可为巨大,前期积累的项目建设经验或应用经验,对后续新项目的投标很有帮助。
0报价是一种策略,当年中兴、华为通过这一竞争策略,占领了国内外的众多电信市场。政务云这块新兴的巨大市场,未来的竞争还会很激烈,国内的电信运营商、云服务提供商、基础设备商应该强强联合,一起支撑国内政府行业的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