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项目,增开支,360们和美国上市公司都令投资者担忧;愿景基金“洞察未来”,为何腾讯投资“失去梦想”;去年最火人工智能基金发行方再发ai基金新品。
美国国债收益率真是牵动人心啊,以美国市场为中枢,全球市场好像都围着转,只要干到3%的收益率就引起一阵市场波澜。其实,要是美国国债收益率真就踏踏实实停在3%以上了,市场可能倒还会更快找到平衡点也踏实下来,问题是现在国债收益率也在震荡,牵动股市波动,这也是今年市场的特质,不知道朋友们习惯没有。
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此前涨势稍缓的美元则似乎获得了重新向上的动力,美国市场美元指数etf:uup的走势也体现了这点。
与此同时,黄金价格跌到1300美元以下,也是今年的最低点啊
不过,目前来看,由于今年全球市场震荡很大,依然有很多投资者青睐传统上被认为“避险”的黄金,流动性更强的黄金etf更是继续受到追捧。在黄金走入跌势的4月,全球却共有31亿美元净流入黄金etf。
回到股市,这两天,a股的两起定增引发投资者议论,一个是科大讯飞36亿搞ai,另一个动静更大,在a股借壳上市没多久的三六零豪情定增108亿,尽管两家公司定增公告都附上了涉及的项目,但是,股民不爽啊,特别三六零,咋这么着急就开工“圈钱”呢。事实上,资本市场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就是募资渠道或者说平台,三六零借壳上市,省了ipo这步,可不得用定增发挥下募资作用吗。
其实企业发展需要资金,通过多种方式募资也正常,关键是你对这家公司募资投入的方向,以及这家公司道德操守的评价,即它真的会把钱用在它声称的项目上吗?这些项目又靠谱吗?这方面,投资者是可以用脚投票,觉得不靠谱就离场,觉得信任就择机杀入。美国其实也一样,现在的典型就是特斯拉,无论其发债还是增发,也是充满争议,当然一般不会有道德争议,而是这钱花了有作用吗的分歧。
事实上,伴随美国经济复苏,减税,美国公司现金流更好了,所以投资者又转入对美国上市公司的另一层担心,就是其资本开支的过快增加。今年一季度,标普500成分股公司花在诸如工厂、设备等资本开支上的投入高达1660亿美元,同比增加24%,是2011年以来最猛的。
从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到通用汽车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到埃克森美孚这样的油气巨头,资本开支都在增加。
逻辑上,资本开支的投入,如果判断和执行到位,当然有利于公司长期的收入和利润增长。但是短期内确实对公司股价可能产生压力,特别投资者也会对这些开支的有效性产生疑问,而历史数据来看,资本开支大的公司股价走势常常会阶段性的跑输大盘。比如美国股市上资本开支在今年一季度最大的20大公司,其年内股价加权平均涨幅0.5%,但是同期大盘基准涨幅是1.4%。当然,具体走势又是分化的,比如科技公司就更强,传统公司走势疲软:
比如亚马逊和通用汽车,年内股价走势差别可就大了。所以,对于上市公司加大资本开支的情况,建议大家:
判断公司诚信和能力,比如公司历史上这方面的开支是否到位,以及公司管理层此前的战略能力到底怎样。判断行业特征,比如科技行业依然处于成长期,所以其资本开支不但有可能获得成功,而且如果产生效果,也可能获得金融市场更高的溢价。结合宏观判断短期影响,比如今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加大资本开支的情况担忧在于现在的宏观环境:金融市场动荡,全球经济后续走势不见得真的多好,这个时候增加开支的效果自然令人怀疑。
在这方面,中国a股公司更大的争议在于,其名义上的各类项目的开支增加所需资金,常常以股市定增的方式实施,而美国公司,特别一些市值较大的公司,常常通过更多元的渠道筹措资金,比如广泛采用的公司债。所以,中国股民难免有种愤怒感,这到底是中国股市制度和文化的因素?还是中国其他融资渠道不畅的因素?这就是一个更大的主题了。
再看看腾讯,围绕腾讯是否有“梦想”的讨论已经淡去,但是腾讯股价还是在低位徘徊。在游戏业务环比下降的情况下,腾讯也确实需要向投资者传达一些信息,游戏之后,下一个方向是什么,下一个愿景是什么。或许,作为一家科技投资公司也不错,你从一个角度看这叫“没有梦想”,换个角度看这叫“中国软银”啊,而且从所投资公司的影响力和成熟度看,你软银那“愿景基金”比腾讯投资的公司也高科技不到哪里去嘛,咋软银就吹得跟洞察未来一般,腾讯就“没有梦想”了呢?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自从2013年以来,腾讯已经买入277只创业公司的股份,仅仅在2017年就投资了超过80只私有或者上市公司。
从地区来看,腾讯投资的公司67%在中国,美国占比也已经达到23%;从板块看也很多样,消费类居多,占比53%,新兴技术也有21%。而从实际投资金额看,腾讯在277轮投资中已经砸下450亿美元,高于软银、阿里、谷歌等一众公司。其实看起来,腾讯的未来还是很宽广的,所以,接下来或许腾讯需要更明晰的向大众表达自己的愿景,腾讯的下一步将在哪里。
下面看看新基信息,人工智能已经是现在很热门的投资主题了,去年的botz可谓风光无限。而今年,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题材,新的产品还在继续,global x便提交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主题的etf申请,名字很炫:global x future analytics tech etf,代码也很好:aiq,ai和iq都齐了。
策略上,这家公司将投资市值在5亿美元以上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公司,其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公司,直接提供相关的ai和数据分析服务;另一类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硬件设备公司,比如芯片厂商。
从其前十仓位来看,也体现了其策略,比如英伟达、高通、英特尔显然是硬件公司阵列,而百度、facebook、亚马逊等则更偏重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向用户提供服务。
实际上,去年大火的botz正是global x的产品啊,为啥这家公司要出一个看起来自己的“竞品”呢?我们看看botz前十仓位。
其实你可以看出些区别,botz本身还有自动化的主题,所以这只etf的主要成分股更有偏人工智能产业“上游”的感觉,而aiq的公司显然更接近消费者,更“下游”一些,global x显然也是想再接再厉,把etf界人工智能这个主题给卡住了。
之前介绍了一下中国中证的计算机指数,有些朋友可能也去中证官网看了下,觉得有意思啊,不看不知道,小瞧了中国指数投资的潜力啊,还让我以后多讲讲。好,以后我也时不时介绍些中国指数,特别有些特色的指数,但是其中很多指数确实还没有产品,这也是目前国内指数化投资其实最大的问题。
比如今天介绍这款指数,我们知道美国有汇率对冲的etf啊,可以对冲一些货币贬值的风险。其实,这方面,中国的指数编撰机构不是没想过,比如中证就有针对美元投资中国指数的汇率对冲指数。
其策略是什么呢?官方有说明,“中证汇率对冲指数模拟投资者以美元投资标的指数,并通过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一个月远期的多头合约对冲汇率风险的投资策略,其中远期合约每月底进行展期。”,也就是看多美元,这样当人民币贬值时,可以通过多头合约赚钱,对冲投资人民币计价的a股风险。
效果如何,我们知道最近美元升值,所以用美元投资a股是会有汇率损失的。
看看最近1个月走势,图中蓝线是沪深300指数,人民币计价的,而红线呢?是美国股市投资沪深300指数的etf:ashr,当然是美元计价,看到了双方的收益差额了吧?不过目前中证的这三只指数还没有产品,毕竟这组产品似乎更适合海外投资者,而伴随中国股市对外资本的不断开放,或许未来类似指数会有产品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