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收分为国税和地税两部分,地税是各地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国税则是国家预算的主要来源。随着中国国力的增长,近年中国国税收入已达10万亿元以上,这么庞大的资金都用到了哪里?
也许你不信,国税的大头最终又花到了中国各省市身上,其次才是中央本级支出和国防支出。以2016年为例,当年国税收入共计11.06万亿元,地方财政转移支出达5.94万亿,占比为53.7%;中央本级支出2.74万亿,占比为24.7%;国防支出9544亿元,占比为8.6%;其它还有教育、医疗等支出,当年国家财政赤字为1.4万亿元。可见,国税数额虽巨,但最终大部分又返回地方了!
中国各省市每年获得多少国家财政补贴呢?
一、四川省所获国家财政补贴位居榜首
四川是中国西部第一人口大省,又是多民族杂居地区,贫困人口多,分布广,而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人均gdp仅为3.26万元,所以享受了最多的国家关怀,2016年共计获得3984亿元国家财政补贴,人均补贴4822元。
二、河南省所获国家财政补贴位居第二
河南省是中国第三人口大省,也是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城镇化水平只有45%,人均gdp4.2万元,2016年共获得3672亿元国家财政补贴,人均补贴3852元。
三、西藏人均财政补贴最高
2016年西藏获得国家财政补贴1392亿元,总额虽然并不高,但西藏只有317万人,人均补贴高达4.39万元。
四、国家补贴最少的省市为上海、天津、北京
这三座直辖市经济发达,地税收入较高,每年有大笔的财政盈余,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对外部提供经济扶持。
五、国家财政补贴的目的是平衡地区不平衡
从表中可以看出,国家财政补贴的发放并非无原则无目的,经济比较落后、贫困人口较多、基础设施较差的省份往往补贴的多一些,经济相对较发达的省市补贴的少一些,这体现了先富带动后富、共同富裕的原则,基本实现了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