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中层管理者,需具备这些基本条件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中层管理者,需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标配的中层管理者必须具备正三观。
有时候我们会固执己见,想当然去认为,然后很多时候下属是并不买账的。所以,实事求是,当然我们做的一切并不是非要让下属买账,而是要达到公司和员工平衡的效果(在这里正直、忠诚尤为重要!)实事求是,就是体现正直的精神,面对问题应该直面应对而不回避,又要有是非观念。这里是非观念就是常说的三观要正!何为三观,就是常说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世界观: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由于人的高度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价值观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包括从人生的基本价值取向到个人对具体事物的态度。人生观被认为是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根本观点。一个人的世界观是否正确,将直接影响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一个人的格局,价值观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取向;人生观决定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特别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世界,人们的价值取向纷杂,尤其三观很重要!试想一下,您是老板,希望选择什么样的员工;您是一个创业者,希望有什么样的合伙人;您是部门主管,希望有什么样的下属;在生活中,您希望拥有什么样的朋友和什么样的家人在一起。我想大家都心中都有一杆称,都希望对方是一个正三观的人!何为正?就是经得起时、空检验的事理就为正。因为中层管理者所处的地位是承上启下,联左扶右的定位,所以正尤为重要。如何实现公司和员工平衡的效果,在这里体现出忠诚的内涵。作为一名企业组织成员,先决条件是忠诚于自己职业,如同士兵忠诚于军人这份职业一样,他不是为谁在战,而是为捍卫军人这份职业而战而尽职尽责。何为忠诚?它是一种道德品格,那是做人处事的原则。当在您的岗位上以正直、忠诚的态度待人处事的时候,因为尽忠您的职业操守,就能够做到公司和员工平衡的效果。但是恰恰相反,正直、忠诚,在当今社会属于稀缺资源,物以稀为贵!贵者,有价值!价值决定价格,所以您也就值钱啦!更何况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以及基层管理者最大区别扮演的角色不同,不仅要平衡上下关系还要平衡左右关系,对管理者的领导力的能力要求更高,而推动领导力实现的非强制权力量——主要是靠人格魅力来推动工作进行。而管理者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个人的价值观上。因此,您要用正的三观,来观察,来衡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想当然的!这样才能避免谁轻谁重,规避了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解决了问题而又经不起时间检验。
2、明白你自己的角色:承上启下
作为中层,你必须名明自己是谁?否则很容易出问题,由于角色不清,导致管理角色错乱,迷惑他人。作为企业的中层,在企业中承担着承上启下作用。一方面自觉自愿接受上级工作计划和指令,一方面率先垂范努力完成工作,从而起着顶梁柱的作用!所以,作为中层,要明白自己的管理角色,你不仅仅是管理下属。比如:对公司,你要交代业绩,上报相关情况,对下属,你要为他们争取该有的利益,达到能力收获。这里,首先管理具备的内涵既要管人、又要管事,人事结合。其次,承上启下,上下联动的枢纽。既要把公司意志领会吃透贯穿落实,上报结果,汇报问题并提出可选择的解决方案;又要为了达成结果,分化步骤,落实节点和人对接,实现高效、低耗和安全。在这里需要处理好两个节点。一、当对公司的意志不理解的时候,一定要弄明白,才能领会实质,这样才能贯穿在行动中来;弄不明白的时候,一定把它看做是真实有效的指令,照单全收按照要求先做,先落实。否则,就是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因为结果可想而知!二、禁忌成为代言人。员工的诉求很重要,首先在中层这个层面要合理疏导;其次要整理归纳上报、汇报,要成为公司和员工的平衡点而不是任何一方代言人。这样才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层干部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每一个中层干部就像排球场的二传手一样,要十分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您就是队里的核心,您就要100%贯彻教练的战术意图,最终实现集体目标。您心中装着集体的目标,真正进入竞技状态,场上跑动积极,用“大脑”传球,讲究和同伴相互配合,才能赢得整个球队的胜利。中层干部就像战场上的指挥员,要多喊“跟我上”,少喊“给我上”。
3、建立团队信任的基石。
一个团队,首先得大家相互信任,开始大家都是为了工作而聚集,而如何建立相互信任就得靠管理者去协调了,先有信任,才会凝聚力。建立信任包含你和公司上层建立信任,你和你的下属建立信任。在这里,首先要相信您的上司,这样才会建立起互信。事实上他用您本来就是相信您才会使用您,所以您一定要相信您的上司。这样也才能建立起互信。其次一定要相信您的下属,只有您信任他,才能让他出彩自己也才有机会出彩,反过来他才能信任您。展示中层信任自己团队的最佳方法就是要求获得下属的意见和想法,告诉他们你重视他们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关点,与此同时要诚实的反馈自己的意见。作为一个成功领导者,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能够通过给予建设性的批评来激励你的团队。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否则就成为死循环。
4、管理好自己也要管理好团队
管理者参与管理,一方面要管理好自己,行为示范;另一方面要管理好团队,实现政令畅通,目标达成。这些也就是管理的表象,但企业管理的实质是要有效益。作为中层管理者因为角色的重要性,直接影响企业的走向和效益,所以中层管理者要具备效益的理念和思维,这样才能够检讨自己,提升自己,也才能把自己放到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地位来思考问题,历练自己。唯有如此才能和企业真正走到一起,获得职场的成功。
(本期企业管理内容由多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的程革伟老师总结撰写!后续将不定期为大家提供企业管理方面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留言,发表您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