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品品类的不断细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对品牌的专业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对于企业来讲,一定要学会根据竞争需要转变过去用一个品牌统领所有产品做法,从消费者认知的角度弄清每一个品牌的容量,界定好每一个品牌品类边界。
所以,多品牌并行可能是很多企业在做大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必须从战略上理清品牌结构,设计好自己的品牌模式。
通常来讲,企业常用的品牌结构模式有这样三种。
一种是单一品牌模式,就是企业所有的产品共用一个品牌,然后通过品类名称或者是产品概念进行区分不同的产品,它要求企业不同产品所属的品类要存有关联或共属一个大类,如食品就是一个大类,饮品也是一个大类,不宜跨度太大。
这种品牌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节约品牌传播的资源,实现品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不同的产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带动。但是也容易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康师傅、统一、美的、海尔都是这种品牌模式结构,王老吉也在走这种路子,但是因为王老吉承载的品牌太多,反而使其在凉茶品类上的专业性受到影响或者是因为其在凉茶品类上的专业度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企业品类产品的接受程度。
第二种是多品牌模式。就是用毫不相干的几个品牌来做不同品类或相同品类的产品,比如益海嘉里就是一个用不同品牌经营同一品类产品的典型例子,在食用油领域它的品牌有金龙鱼、胡姬花、元宝、口福、香满园等等,每一个品牌对应一个更细分的品类和价位定位。比如胡姬花就是花生油,金龙鱼就是调和油,口福和元宝呢就是大众的色拉油。
这种品牌模式的好处是相互之间不干扰,各品牌能够独立品类,也能单独定位,即使某一品牌市场出现了问题也不会累及企业的其它产品,而且多品牌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这类品牌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每一个品牌都得单独培养,成本比较高,对企业资源能力要求比较高。
第三种品牌模式是复合型的品牌模式,它包括背书品牌模式和分品牌的模式。典型代表就是宝洁公司,一方面它用企业品牌宝洁为其它品牌做强力背书,另一方面它也采用分品牌策略,用不同品牌来去占领不同的细分品类,有的用企业品牌背书有的则干脆不用,比如护舒宝、飘柔、海飞丝这些品类化的品牌用的都是企业品牌背书,而高端的沙宣则没有使用企业品牌背书。
另外还有蒙牛乳业,也已经从刚开始的单一品牌模式,到后来随着产品的增多和品类的拓展走向背书品牌模式发展,进而随着特仑苏、新养道、真果粒等品牌的推出,企业开始了分品牌运作的结构模式。
从品牌模式架构上来讲,我们认为效率最高是品牌背书模式——既可以实现品牌借势又能扩大品牌的容量。但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对品牌结构模式认知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那些试图用一个品牌去承载不同品类的多个产品的做法,是非常不专业和缺乏战略远见的。
具体到某一个企业当中,采用哪种品牌结构模式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关键是适合企业的战略需要,具体考量要素包括企业的品类结构、资源能力、目标顾客、价值定位等,还要结合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
注: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