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说说这次旅行
大学暂居苏州4载,听过了无数遍的太湖美,但好像从未到过那里。
幼年时曾去过西山,吃过那里的醉虾,一直印象深刻。东山产琵琶杨梅,每年都会购买,但就是从未去过。
而位于那湖中的三山岛,则更是从未到达过。一直都听说这个隐藏在太湖中央的小岛美艳动人,正是诗人笔下“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最好的诠释地。
毕业一年,再回苏州,我终于到了这里。
行程安排:
d1:南京-苏州-三山岛
d2:三山岛-苏州
行程虽然不长,但是岛上的精华都被我们看遍,尤其是这个季节,正是可以吃大闸蟹的时候,太湖大闸蟹很是肥美呢。
关于交通
外部到达苏州主要分飞机、火车高铁、汽车三大块:
机场:
苏州和无锡公用苏南硕放机场,不过距离苏州还有点远,需要去苏州站乘坐机场大巴(约1小时)或者乘坐高铁到无锡东站。
除此之外,可以到上海的虹桥机场,再转乘高铁到达苏州。总的来说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
火车:
苏州有4个火车站,但是以苏州站和苏州北站为主,客流量和车次也比较多。
另外苏州下面的县级市也有设高铁站。苏州高铁班次很多,不过遇见像中秋国庆之类的小长假的话,还是需要提前购票的。
汽车:
苏州汽车站以汽车北站和汽车南站为主,主要以省内运输为主。
内部交通:
从苏州市区前往三山岛,需要先到达东山再换乘快艇,一般来说,建议自驾前往,从苏州火车站过去约1小时30分钟。公交也可以到东山,但是时间比较长。
三山岛快艇:
东山镇往返三山岛:东山镇长圻码头和沙滩山码头均可抵达三山岛,其中长圻码头有班船和快艇,沙滩山码头仅有快艇,来回价格40元。
东山长圻码头——三山岛先奇码头班船时刻表
■ 周一至周四:
长圻至三山岛(上岛):09:00、11:00、13:30、15:30、18:00
三山岛至长圻(出岛):08:30、10:30、13:00、14:30、17:00
■ 周五至周日及节假日:
长圻至三山岛(上岛):09:00、11:00、13:30、15:30、18:00
三山岛至长圻(出岛):08:30、10:30、13:00、14:30、17:00
【一些预览】
每年秋天,品蟹正当时。
精致的苏州人都会使用蟹八件,不过这真的是一件慢工出细活的过程。
不过我向来比较粗暴,直接动手就啃啦。
中秋节一定要吃鲜肉月饼和石榴哦。
苏州的鲜肉月饼真的味道超级棒,我这种不爱吃月饼的人都拜倒了。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月圆之夜,在太湖边赏月。
【第1天】
三山岛湿地公园
初见三山,在这阳光明媚的秋日。
三山岛在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西南太湖中。为一大二小的山岛,一为主岛三山,余名泽山、厥山。主峰海拔81.2米。相传因春秋末期有吴妃姊妹三人各居一峰而名。唐威通十三年(872年)建有三峰寺。明曹熙《三峰寺庄田记)云:“三峰古刹也,四面皆平湖,……是山屹乎其中,孤绝而巧,世人呼为小蓬莱,胜概甲吴中。”
这里的湖光山色确实漂亮。
我们来的这一日刚巧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岛上的游人很多,除了些许步行游览的人们,多半都是租了一辆双人脚踏车,边骑车边绕岛一周。
三山岛不大,步行绕岛一周也不过1个多小时。岛上还有电瓶车,非常方便。
首先到的是三山湿地。
这里的木栈道通往湿地深处,木栈道的两侧都是盛开着的荷花,荷叶郁郁葱葱。不过这个时节已是丹桂飘香的时候,满池荷花以瞧不见多少,莲蓬也很少可以看见了,倒是这一大片的绿啊,看着还是很让人舒服的。
湖中央的荷叶中倒是还有那么两三朵盛开着的荷花,一如夏日模样。
这大片的荷花,能找着三三两两的荷花。
红的粉的很是好看。
这大概是三山岛上,哦不,是全中国年纪最大的导游。
他是三山岛的原住民,从小出生在这,长在这,今年已经82岁了。但是这精神气甚至很多年轻人都不如,他对家乡无比热爱,连讲解的时候都是饱含深情的。
他现在一天也还是会带好几个团,爬山比年轻人腿脚还利落。
和我们同行的人中,还有两位美女,左边的这位是来自俄罗斯的美女,右边的这一位则是来自乌克兰的。两个人的身型都非常好,站在那里就非常养眼,拍起照来更是好看。
湖中睡莲,夏日里,天气炎热的时候,木栈道边会升腾出一些水汽,这样看来倒还是有些烟雾飘满的感觉。
水中飘着浮莲,这里白天开花,在晚上花朵又会闭合。
泛舟湖上,微风轻浮,这种生活还真的是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虽然这是在太湖上,但是在湿地圈起来的湖中,游船也变得舒服起来。
4人一艘船,在湖中的时候倒是不用脚踩了,就任船只随意漂浮就好。
沿着湖边走,另一边是茶社,喝的都是清茶,很消暑气。
9月下旬的天气里,阳光晒在身上也不会觉得特别热,反倒是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湖边的福禄寿桥,据说走过这座桥,能活99,但凡来这里的人们都喜欢在上面走一走。
这座木质桥梁,隐在这树下,树荫斑驳下,分外的迷人。
这个绿葫芦是装饰品,买来可以放家里、放车上。
岛上的老人很多都会推着自行车出来售卖,价格都不高,品质倒是不错,如果有需要倒是可以购买一些带回家。
行山
三山岛得名主要就来源于岛上的三座山——北山、行山、小姑山。而三山岛的主要风景都在行山上,所以三山十景就需要爬山才能看见了。
不过这里的山都不算高,山峰最高也不过是八十多米,所以爬山一点也不累。
山上风景绝佳,登高还可以看见远处的太湖。常年久居城市,坐在电脑前,偶尔去爬一爬山,还是很舒服的。
太湖蓬莱,这是一处仙岛,很有魅力。
这里在当地人的称呼里,被称为“嬢嬢庙”。就跟闽南地区信奉妈祖一样,这里自然也有自己信奉的神明。
当地人还是有习惯每日过来跪拜烧香。
历史上三山岛内平均每0.18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寺庙,原有寺、庙、庵十座。这些寺、庙、庵有些已废,但仍有残存景物。
这主要得胜于南朝时代,那时候全国笃信佛教,所以全国范围内大肆新建。
顺着山上的指路牌便是,山上的风景很多,还包括一线天等。
一线天当真只容得下一个人通过,而且如果太胖还有可能被卡住呢。
上山的道路上,因为山不高,所以台阶也没有几个,走起来也不会觉得累。
大家聊聊天,很快也就走到了第一个景点处。
两个美女不管往哪一坐都是一幅靓丽的风景画。
山上的每一处风景都有一段故事,三山岛虽无高峻巍峨之态,却有层峦叠嶂之姿。逶迤铺展,舒起缓伏,山水契默和谐,情致衍逸。
一线直上山顶,所以人称“一线天”。紧拉避上的安全环俯视鸟瞰,直下谷底,甚为壮观。
说实话,这个石壁上的铁环真的挺好用的,相比铁链来说,这个又可以得力,这样陡峭的山壁上,一只手就可以借力攀登上去。
攀上了一线天,首先看见的就是这尊佛像。
大肚子弥勒佛,肚子和手处可以说是已经被摸的光滑锃亮。看来是上来的人都想要来沾一沾这里的福气。
登高则可望远,在三山岛上也没有太多的高楼,所以一眼望去,太湖尽收眼底。
透过树的缝隙首先看见的是大片的湿地,在往外延伸,才真正是太湖。辽阔又清澈。
山上种植了很多的曼珠沙华,红艳艳的非常漂亮。
在曼珠沙华之前,看见了一株大大的蜘蛛网,上面还爬着一只大蜘蛛,平日里我是比较害怕这种东西的,但是真正拍起照来,倒还是挺好看的。
三个外国友人的合影。
他们都是无锡江南大学的学生,都能听懂中文,也会说一些。
“四世同堂”石。此石是汇聚了距今四亿年前泥盆记的石英砂岩、二亿年前的石灰岩、八千万年前的火山熔岩和四万年前的方解石而熔在一起,形成了珍贵的地质标本。
山中有亭,清晨当地的老人都喜欢在登山,然后在这里坐着看看风景聊聊天。
板壁峰为一巨大的石灰岩石峰,岩石陡峭,形如板壁,其上纹理纵横,青苔斑驳,位落山坳,宛如水中盆景,长约20米,高约10余米,厚1-2米。
石削陡立,被誉为我省石景之最,如一座天然的水石盆景,真谓鬼斧神工。
经这里开始下山,很快就从另一处下山口走了出来。
这一处就有人家居住。
三山岛自古便有人居住,原住民800多人,如今剩余岛上的约有200多人,多以中老年人为主。
岛上的环境很好,很是清新。生活也较为便捷,还远离城市,住起来也比较舒适。
目前这些住宅多改造成了民宿,平日里自己住,有客人的时候也可以接待客人。
这是一座姐妹桥,长得一模一样。
她们倆站在桥的两边,还真的是符合了这座桥的名字呢。
花海
岛上有一大片花海,这种花被我们称作为格桑花。
格桑花,其实是一类花的统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某一种。
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长期以来一直寄托着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夕阳下,这一朵朵的,很是漂亮。
花朵的颜色很多,粉的红的白的,每一朵在风中摇摆,在阳光下生长。
美花配美女。
这里的花海也确实是适合拍人像的场地。
看看这花丛中的身影,就知道大家对美好的事物和人有多么的喜爱了。
乘竹筏去太湖上追逐日落了。
船型其中,听说这里的湿地上目前还有一个人在挑战多少天的荒岛求生。这是一个挑战意志力的活动,也确实很是艰苦。岛上人们送上去的食物他是不吃的,据说已经坚持了几十天,人已经瘦到百斤左右了。
登上码头之后,我们便在这里,静待日落。
看着太阳一点点的变黄、变橙,一点点的向西方坠落。
这美好的一天又即将结束。
咸鸭蛋黄般的太阳染红了半边天,湖面上倒映出这橙黄色,无比炫目。
男生们一溜排的坐下,拍一张背影的剪影,在夕阳里。
这种场景仿佛是回到了学生时代,青春灵动。
伸出手,窝一窝这通红的太阳。
观赏完了日落,又去到下一个地方。因为正好是阴历的八月半,所以早早的就可以在天上看见一轮明月。
我们看着这天慢慢的暗下去,也看着这月亮慢慢的亮起来,圆圆的月亮挂在半空中,只恨自己的焦段不够长,尽力也只能拍成这样。
天半黑的时候最好看。
透蓝的场景里,一轮明月照耀这大地。这中秋团圆的日子,多少人都从远处归家。这是第二个我不在家的中秋,而这两次都是在苏州。
天色渐暗,这一日也终是要过去了。
再看一眼这明月,这样的中秋团圆夜,我们明年再相会。
【第二天】
清俭堂
清俭堂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就在小岛的核心部位——桥头。
清俭堂现有房屋54间,虽然十分破败且无人居住,但是身处其中,仍能感受到当时人丁兴旺、人声鼎沸的繁华景象。
清晨的阳光分外柔和,虽然这里的爬墙虎已经枯败,但是在阳光下,很有斑驳的美感。
这样子的小弄堂,路两旁都是斑驳的墙体,走入其中就是一股浓浓的年代感。
这里是清代的建筑,但是因为当年的徽商比较多,所以这里的建筑里也带了一点徽派的痕迹,最明显的就是这个马头墙。
我向来是喜欢徽派建筑的,觉得这很有一种中国古建筑的典雅美。
这所宅子虽然有些败落了,也没有经过好好的修缮,但是却也向我们还原了从前的模样。这里曾经也是一户大户人家呢。
目前岛上这样的宅子还有几座,不过大多情况差不多。
【关于美食】
中秋时分,苏州太湖正是吃大闸蟹的好时机。
除此之外,来了太湖怎么能不品尝一下当地的湖鲜呢。太湖湖鲜以三白为主,太湖银鱼、白鱼和白虾。
在苏州4年,这3白我倒是吃过很多次,不过到了这太湖仙岛上,更是不能错过了。
我们的几餐都是在三山岛大酒店享用的。
晚餐可以少量的饮酒,这里喝的酒是当地自己酿的枣子酒。枣子是当地产的,从树上摘下就可以直接酿制了,可以说是非常新鲜了。
这个酒的色泽很好看,真的是带一点枣红色,入口带一点辣,回味却很甘甜。
这种大虾都是湖里现打捞起来的,非常新鲜,虾的个头每一只都超大,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虾肉很紧实,虾皇也很好了,黄多又硬,吃起来超级满足。
这里有专门配酱料,不过我更喜欢蘸醋的滋味,一大盘虾不一会就被我们消灭了。
在湖边就该吃鱼虾,这也是所谓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吧。
鱼头是红烧的,浓油赤酱的,看着就很有食欲。
太湖白鱼,这非常出名,清蒸出来,肉质细嫩又很鲜美,真是让人垂延欲滴。
苏州的名菜,响油鳝糊。
黄鳝烧好了之后,用滚烫的热油从上至下浇下来,烫的滋啦滋啦的直冒泡。这道菜有点偏甜,但是我却是非常喜欢的。
苏式红烧肉,甜口的。
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