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地方校友会建设经验分享

作者:杭州浙大校友会名誉会长,杭州友笑网络 陈鸿
一、前言和背景
在浙江大学校友总会,特别是张美凤秘书长、吴晨、顾玉林、周坚等老师的感召下,在刘巍、方梓欣、郑家林、叶志前等大批校友的支持下,本文作者陈鸿从2007年底开始,组建创立“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以下简称“杭州浙大校友会”),从2008年到2013年担任会长6年。杭州浙大校友会发展到2014年,每年组织活动近1000场,每周联系几万校友,每年募集会费和赞助过300万,有4位专职员工,理事会中上市公司高管校友30多位。可称中国最好的地方校友会之一。从2007年开始,作者一直坚持在地方校友工作的一线,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校友会发展。
2016年9月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总会和白明副秘书长交流,和她深有共鸣。她提醒和邀请作者,写一篇《高校地方校友会建设指南》,本人思考良久,决定开始敲键。叫《指南》不敢的,就叫《经验分享》吧。
本文适用于校友总会、地方校友会的建设者,对于这些人,是干货;此外的人阅读无效。
二、地方校友会的特点和意义
1、 定义
高校地方校友会,是指某所高校的校友在某一地方(最多的是某一城市)自发建立的校友组织。
2、 特点
1) 地域相近,容易聚会,容易合作;
2) 资源丰富,有广度——校友分布于各行各业;有深度——校友有老中青各个年纪;资源丰富利于交叉合作。
3) 独立性:地方校友会是独立于校友总会的组织,这也是我国法律的规定,这种独立性使得地方校友会有自己的生命力,有独特的成长道路;
4) 地方特性:不同地方的校友会,会带上明显的地方特性,例如深圳的创业特色,北京的政治特色,成都的休闲特色。
3、 总会和地方校友会的关系
校友总会代表母校,它和地方校友会的关系非常奇妙:似断实连,似分实亲,很像成熟成家的孩子和故乡家庭的关系。
1) 从法律关系上,总会和地方校友会是各自独立的: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校友离开母校,在社会中独立发展的体现;相互独立的法律关系,也是对母校和总会的保护,因为一旦一个地方校友会出现困难和问题,不会牵涉到母校。
2) 总会代表母校,帮助、指导地方校友会:因此,重要的地方校友会的重大活动,会热情邀请总会参加,并以母校代表位尊;得到母校总会认可的地方校友会,才被校友认为是正宗的;
3) 地方校友会是总会的助手:在母校总会统一的发展规划下,各地校友会融合进来,成为母校总会的助手;
4) 地方校友会是总会发展的先锋:有各自地方特色、有热心有才的校友参与,经常地方校友会能开拓出发展的新模式、新方向、新成果,由此带动母校总会的进步;
5) 两者会有矛盾和冲突:地方校友会可能成为总会的“不听话的孩子”,总会可能成为地方校友校友会的“不进步的家长”。
4、 意义和未来
高校地方校友会蓬勃发展,会带来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1) 让同地域的校友连接起来,创建有信任、有活力、有效果的团体;
2) 让母校、总会在各个地方有了强大的助手,大幅扩大母校总会的能力;
3) 让各地方的校友能和母校连接,创建更多更大的合作机会;
4) 让母校有一条安全高效的对外开放的通道,影响、促进母校发展;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全中国地方校友会将遍地开花,争奇斗艳,对于推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国家和地域经济发展、公民文明进步做出独特的贡献。
08年新年音乐会杭州校友会成立大会三、地方校友会建设经验
1、 用创新的精神发展地方校友会
地方校友会,不同于企业、政府组织,也不同于校友总会,它将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在发展地方校友会时,突破一些旧有观念、开拓新的领域、新的方式,是非常必要的。
案例:本人在组建杭州浙大校友会的时候,校友总会没有给固定的要求,就是让我去看北京浙大校友会、上海浙大校友会、深圳浙大校友会的情况,去学习。我提出“以网站为平台、俱乐部为主角”、“以在职中青年校友为主体”的等的新观念,总会都认同支持。这样开放、包容、创新的态度,对于杭州浙大校友会的前期发展,很有帮助。
2、 总会的推动和支持十分重要
母校总会是常设的校友会建设机构,校友对母校有天然的归依感。所以,地方校友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是来自母校校友总会。现实也是,很多高校的地方校友会是在总会的安排、推动下建立的。
案例:我就是在总会张美凤秘书长的推动下,开始杭州浙大校友会的组建的。而且早期的队伍,也是总会找到,介绍给我的。
3、 找到并培养关键人物,组织有效团队
地方校友会建设的关键人物就是领导者会长、执行者秘书长,这两个人的物色寻找很关键。每个高校、每个地方校友会各不一样,这种寻找也很难有定律,更像艺术创作。
案例:2007年张美凤秘书长找到我,不知她当时怎么想的,以后要找她问问。我当时的情况是:刚刚从创业成功的企业——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团队退出,带着企业经营的成就和创业的伤痕,赋闲在家,漫无目的,无所事事。有时间有经济条件。在此同时,校友总会吴晨老师联系了当时很活跃的一些校友qq群,和群主和群内校友联系,推动他们组建正式的、得到母校认可的校友会。总会把我和这些qq群校友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校友会最早期的创立团队,省去了我大量的找人工作。其中的一个热心有能力的校友宋常畏就担任了首届的秘书长。
母校总会找地方校友会会长候选人,经常会找那些在社会中很有名望、在单位中的一把手校友,因为他们有名好找,担任会长也更能服众,这是他们的优势。但他们的劣势在于:做一把手太忙、特别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校友会;另外,“一把手校友”作会长,容易把地方校友会做成自己单位的辅助组织,这会影响校友会分声誉和发展。
我愿意推荐总会老师去找找那些“有实力非一把手”校友当会长。这种校友和一把手同样有组织经验、有实力,但因为非一把手,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在校友会上;因为社会声望不高,更有动力把校友会弄好提高声望。“有实力非一把手校友”的优势还有:更愿意配合、辅助,更愿意付出,更谦虚好合作。和“一把手”相比,他们的能力应该稍逊,但因为校友会不像企业、政府一样竞争压力大、运作难度高,所以稍逊的能力,也许正好合适校友会。合适的,是最好的。
案例:我本人在原创业公司恒生电子没有当过一把手,一直是董事副总裁;给杭州浙大校友会做出最出色贡献的两位校友也是案例:王海光——他是南都集团的二老板,上面有他的同学、实际控制人周庆治校友;吴晓农——他是浙大网新集团的副总裁和董事会秘书,上面的一把手是赵建校友。
(这一条是秘诀,学到手的校友会老师要谢谢我。呵呵!)
还有一条找关键人物的方法是:在互联网上找!我的第一个秘书长团队就是吴晨在qq群中找到的。后来对杭州浙大校友会有关键贡献的秘书长——刘建斌,也是我在浙大校友网上发现的。
4、 使用互联网系统工具
不仅找人要用互联网,做校友会最强有力的工具就是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没有“之一”!
2007年我开始筹建杭州浙大校友会时,就明确用互联网作为校友会建设的主要工具。用心开发运营1年下来,效果明显,在2010年我的技术队伍为浙大校友总会建设了“浙江大学校友网”,用以支持全球浙大校友组织的发展。
采用怎样的互联网工具?怎样运营好互联网上的校友会?互联网+校友会今后怎样发展?这些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课题,会在另外深入探讨阐述。
5、 开展丰富的活动
“活动,是校友会的灵魂!”这是张美凤校长助理的名言。校友会可以开展各种各样丰富精彩的活动。
案例:杭州浙大校友会现在每年大约能举办1000场活动,涵盖校友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校友网支持每个校友自己发起互动,系统和管理员对互动进行合适的审核,保证不和国家法律法规冲突。鼓励校友发起和自己的工作、生活、兴趣爱好相关的活动,让校友会、校友活动能给校友切实的帮助。
6、 开放无限的组织架构
校友组织是是ngo,没有直接的名和利。怎样吸引、激励校友热心参与,长期发展,是一个问题。让校友会具备开放的、无限制的组织架构,让校友在组织中很容易得到合适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具体就是:开发尽量多的头衔,赋给合适的校友,并鼓励他们把头衔印在名片上;开放校友子社群的建立,让管理员能够给合适的校友设立专门的校友子群,让校友自己运营自己的校友群,让更多的校友有“我的空间我做主”的感觉。
案例:杭州浙大校友会提出“俱乐部为主角”的理念,俱乐部就是校友会的子群。杭州浙大校友会最多时有80个子群,每个子群有自己的管理员,有自己的使命和目标。在校友会中,校友可以有“结社的自由”。
7、 建立制度,遵守制度
制度,对于校友会,不像对于政府机构、企业那么重要。但也需要制度,需要适用于校友会的制度。制度的适用性、简洁性,特别重要,一个不适用,复杂不能被理解和执行的制度,比没有制度更差。要做到遵守制度,还需要组织、流程的保证。
案例:杭州浙大校友会有的制度包括:《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章程》,《组织条例》,《校友互助公约》,《校友信息管理条例》,《财务管理条例》,《印章管理条例》,《校友会专职人员薪酬激励制度》等等。除了民政机关要求的《章程》,其他的制度条例都要求简洁,不超过两页纸。
8、 互相学习、互相激励
打通信息,开放信息,让各个地方校友会互相学习,很有意义。一个地方校友会的好活动,很快在其他校友会中出现,大家你追我赶,高速发展。
案例:浙大全国各个地方校友会分成北部、东部、南部、西部多个片区,每个片区的每年召开一个年会,在片区年会上,相近的地方校友会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另外一个学习的方式是通过互联网,在互联网上很轻松就了解到其他校友会的情况,很快就可以参考学习。
9、 在感恩模式中运营校友会
模式创新,是一个很吸引人的话题。企业是在契约模式中运行,政府是在官僚模式中运行,而校友会应该在“感恩模式”中运行。感恩模式的特点是:付出不求回报,报恩不需通告。当感恩成为校友会中的主流气氛,一个蓬勃发展的校友会就可以期待了。
案例:请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校友会运营的感恩模式》。
四、相关文件参考
1、 《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章程》
2、 《组织条例》
3、 《校友互助公约》
4、 《校友信息管理条例》
5、 《财务管理条例》
6、 《印章管理条例》
7、 《校友会专职人员薪酬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