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下半年是税务稽查工作的黄金期,有的企业在下半年可能会收到稽查发来的自查通知书。目前北京登记企业户数(包括个体工商户)约为172万户,这么多的企业,稽查局挨个查企业,筛选出有疑问企业,没有几把斧子,还真得累死!
一般来说,有经验的税务工作人员看一眼你的报表,基本就能判断出你可能会漏缴什么税。真所谓做者无意,看者有心!
01
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期末原值减少,纳税行为何在?
如果企业“固定资产”期末原值减少,说明该企业当期很有可能发生了“固定资产”处置,无论是“利得”还是“损失”,一旦有发生资产处置,就需要缴纳资产处置的流转税。
如处置2009年度以前取得的固定资产,纳税人应按简易办法(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纳税,如要开具专业发票,则需放弃2%税率,选择3%税率缴纳增值税。
如处置2009年度以后取得的固定资产,由于纳税人已抵扣进行,因此应按增值税一般税率缴纳增值税,并可开具增值税发票。
因此,企业固定资产原值减少,是不是有对应的纳税行为发生,税务部门从报表一看便知。
02
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期末余额很大,纳税行为何在?
企业如果“预收账款”余额长期很大,说明企业货款或服务费已收,货物有可能已经发送或劳务已经提供;也有可能是因为企业收到提供建筑服务或租赁服务的预收款等现象,但没有开具对应业务的发票或确认对应业务的纳税收入,可能会涉及增值税及所得税。
因此,企业“预收账款”余额长期很大,所对应的税收是否都已经缴纳,税务部门从报表一看便知。
03
资产负债表“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增加,纳税行为何在?
企业如果“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增加了,说明企业有可能追加了投资,实收资本的增加很有可能应补缴印花税。根据规定,“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大于原已贴花资金的,就增加的部分应补贴印花。
因此,“实收资本”期末余额的增加,是否有对应的纳税行为发生,税务部门从报表一看便知。
04
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长期很大,纳税行为何在?
该科目为税务局重点监视科目,对于很多中小企业而言,“货币资金”期末余额长期很大,很有可能是因为“白条抵库”、“收到货款挂往来未确认收入”等现象,这样一来,很有可能说明企业有推迟纳税的嫌疑。
因此,企业货币资金余额的变动,也是税务部门重点关注的纳税稽查点之一。
05
资产负债表“在建工程”余额长期存在,纳税行为何在?
企业“在建工程”余额长期存在,很有可能企业所建工程早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已经完工使用,而没有结转为固定资产,如:推迟房屋、建筑物的在建工程的结转,推迟结转很有可能是为了推迟缴纳“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的嫌疑。
因此,企业在建工程是否都按时结转,税务部门从报表一看便知。
06
资产负债表“盈余公积”期末余额减少,纳税行为何在?
企业“盈余公积”期末余额减少,很有可能是因为企业用盈余公积转增了资本,如果企业发生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实际上是该公司将盈余公积金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应由公司代扣代缴个人股东所增加部分的个人所得税。
因此,企业“盈余公积”的减少,是否有对应纳税行为的发生,税务部门从报表一看便知。
07
资产负债表“其他应收款”余额非常大,纳税行为何在?
企业“其他应收款”余额非常大,很有可能是因为企业股东个人借款长期未归还,也有可能是因为关联企业间的借款,也有可能是企业高管借支绩效等现象。企业如果是因为这些原因,那么说明企业很有可能推迟或漏缴了个人所得税或增值税。
因此,企业“其他应收款”余额非常大,是否有漏缴税款的行业,税务部门从报表一看便知。
08
利润表“其他业务收入”当期有发生额,纳税行为何在?
企业“其他业务收入”当期一旦有发生额,很显然就应该会有:
1、发生“废旧物资出售收入”,是否有货物销售增值税?
2、发生“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是否有动产或不动产租赁增值税?
……
因此,企业有其他业务收入,是否有对应的税收缴纳,税务部门从报表一看便知。
09
利润表“营业外收入”当期有发生额,纳税行为何在?
企业“营业外收入”当期一旦有发生额,很显然就应该会有:
1、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是否有旧货销售增值税?
2、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是否有销售增值税?
因此,企业有营业外收入,是否有对应的税收缴纳行为,税务部门从报表一看便知。
10
利润表“营业外支出”当期有发生额,纳税行为何在?
通过以上科目核算内容我们清楚,企业“营业外支出”当期一旦有发生额,很显然就应该会有:
1、发生“非正常损失”,是否有进项税额转出?
2、发生“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是否有旧货销售增值税?
3、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是否有销售增值税?
因此,企业有营业外支出,是否有对应的税收缴纳行为,税务部门从报表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