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烧瓦罐”面临失传 年轻人嫌弃挣钱少 宁可出去打工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孙吉镇高村位于黄河岸边,当地还保留着传统的手工艺作坊“烧瓦罐”。潘自忠就是这项手工艺的传承人,今年刚五十岁的潘师傅告诉笔者,他们家的作坊是他从父亲手里接过来的,他已经从事这门手艺三十多年了。 姚小勇 摄
“现在孩子们嫌烧瓦罐又脏又累又苦,挣钱还少,宁可到外面去打工,都不愿再学习这门手艺。”潘师傅说话中透着忧虑,也透着对自己干了三十多年的烧瓦罐的不舍。
由于高村地处黄河岸边,特殊的地质土层中含有黏土适合做陶器。
改革开放初期,全村有40多户做陶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从事“烧瓦罐”的年轻人几乎为零,只有几户中老年人还放不下“烧瓦罐”这门手艺。
几间窑洞就是潘自忠制作瓦罐等器皿的“工作室”,整个制作没有图纸,没有模具,已经从事三十多年“烧瓦罐”的潘自忠心中有数。
制作瓦罐很有讲究,首先是晒土、和泥、把硬、纯泥、制条,再根据需要制作的器皿上雷子。
手工制作基本成型。
烧制的成品主要成为农民生活用具。
每年烧制十窑成品,每窑可出三四百件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