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朱倩:
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发布关于征求《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称“意见稿”),公办学校教职工承担午餐午休管理按150元/天计算;学生午餐费用原则上由家长负担,低保家庭学生的午餐费用由政府以每人每餐1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允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举办非营利性校外午托机构。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18年4月29日,面向社会各界征求对于学生午餐午休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意见稿明确了以学校为主,为学生提供健康、营养的午餐和经济、安全的午休服务,切实减轻家庭的负担。并在三年时间内,基本实现全市全部有需求的学生在校内午餐午休的目标。
具体任务分解如下:2018年,全市65%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为全部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2019年,80%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为全部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2020年,全市95%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为全部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
学校午餐午休管理人员,1-4年级按照学校班级数的1:1.5、5-9年级按照学校班级数的1:1.1配备。公办学校午餐午休管理工作由学校教职员工承担的,按每人每天150元的标准在经费上予以保障,由同级教育、财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单列核增拨付;通过向社会购买服务进行管理的,参照上述标准由财政保障购买服务的相关经费。
民办学校提供学生午餐午休服务的,其中享受义务教育学位补贴部分的学生由财政参照公办学校标准给予午餐午休管理经费保障,其他民办学校学生的午餐午休管理可由各区根据实际自行探索给予适当补贴。
意见稿中也提出了校内午餐及午休具体的实施方式。
1、校内供餐还是校外配餐?
以校内午餐午休为主、校外午餐午休为辅。目前校内食堂不能满足学生就餐需求的学校,根据学校场地情况进行食堂改扩建,将学生食堂扩容到能够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服务的规模。暂时不能实现学校自行供餐的学校可由学生监护人依据自愿原则委托学校采取由配餐企业集中配餐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午餐。
对于新建学校,要求必须配备午餐午休设施,充分保障学生在校内午餐午休。
2、为何公办学校教职工承担午餐午休管理按150元/天计算?
考虑到目前学校教师工作基本已经满负荷,如果学生午餐午休管理由学校教师承担,在不增加教师的情况下,午餐午休管理实际上是加班工作,因此可以按法定加班工资计算标准计算确定午餐午休管理人员报酬。
目前深圳市普通中小学教师月工资水平约为1万元,参照此标准,则每小时工资约为56.8元。午餐午休管理时间约为两小时,且为正常工作之外的加班时间,需按工资的1.5倍计算,以此计算,每天每名午餐午休管理人员劳务报酬约为170元。因午餐午休管理人员工资有高有低,为便于预算编制和统一标准,建议按150元标准发放。
3、在校午餐午休怎么收费?
学生午餐价格根据健康、营养和经济的原则,由学校、学生监护人代表和供餐方协商确定。学生午餐费用原则上由家长负担,低保家庭学生的午餐费用由政府以每人每餐1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4、怎么保障食品安全?
市场监管、消防、卫生、食药、教育等部门制定校外午托机构管理指引,监督校外午托机构建立完善学生接送制度、点名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洁制度、午休制度、家长沟通交流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消防、食药等部门按规定对校外午托机构进行监管,加强对校外午托机构的监督抽查,依法查处校外午托机构的消防、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民政部门依法查处违反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法规规定的机构。
城管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社区巡查,及时查处无证校外午托机构。鼓励家长和学生对涉及校外午托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和举报。
为了破解校外午托机构“认证难”的问题,这次深圳还计划改革校外午托管理体制。其中,研究以商事登记的方式设立校外午托机构,从事营利性的校外午托经营活动。允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举办非营利性校外午托机构。鼓励街道、社区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区的活动场地,为中小学生提供午托服务。已经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校外午托机构,可以选择继续按照民办非企业方式开展业务,也可以选择注销民办非企业,到市场监管部门登记为商事主体。
5、校内是否可以午休?多途径改善学生校内午休条件
非寄宿制学校学生校内午休以在教室内午休为主。鼓励教室配备空调和使用可调节、可折叠的具有午休功能的课桌椅。推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多功能室、体育馆等场所在午休时间向学生开放,根据条件配备午休相关设施,改善学生午休条件。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和征求家长意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午休时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安排多种午休方式。实施分年级午休管理机制,条件优越场所优先提供给低年级学生,特别优先保障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午休条件,确保小一学生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同时探索学生参与午餐午休自我管理,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探索将午餐午休管理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协作能力。积极探索各年级学生参与午餐午休各个环节力所能及的管理活动,推动五至九年级学生以值日生形式参与午餐的配送、分配和餐后的清洁整理等服务管理以及午休秩序维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