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环梁节点有单梁、双梁和单双梁混合节点三种类型。这种节点的抗剪牛腿比普通圈梁高且长,牛腿在梁的纵向钢筋下,抗剪能力强。混凝土浇筑后,在接合区会形成刚度较大的刚性混凝土圈梁,从而形成刚性接合区,梁端弯矩和剪力通过该接合区承受和传递。节点刚度大,承载力高,但施工麻烦。
监控自平衡测桩过程,并做好详细记录。对于实测桩的加载,一般采用慢速养护加载法,即分步加载法。一般每1h增加一次负荷;对于荷载分级:可按预估极限荷载的1/10 ~ 1/5进行加载,
阶段可按2倍分级荷载加载;桩顶沉降观测:每次施加荷载后保持1小时,分别在5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60分钟测量桩顶沉降,然后每15分钟测量一次。当读数时间累计为1h时,如果最后15分钟的桩顶沉降增量与前一阶段的桩顶沉降相比没有明显收敛,则应延长荷载维持时间,直到最后15分钟的沉降增量小于相邻的15分钟;对于装载的终止条件:当下列条件之一出现时,可以终止装载:在试验荷载过程中,已达到预定荷载值或桩身已损坏。在一定荷载水平下,桩的沉降是前一荷载水平下的5倍。在一定荷载水平下,桩的沉降是前一水平荷载下的两倍,24h后仍未达到相对稳定。累计上拔量超过20 ~ 40 mm(工程试桩取小值,设计试桩取大值)。
向上位移和向下位移的总量超过负载箱活塞的有效行程;卸载观察:每级卸载值为每级加载值的两倍,每级卸载后每15分钟测量一次残余沉降值。读两遍后,每30分钟再测一次,
级负荷即可卸载。卸载至零后,应每隔3 ~ 4h测量桩顶残余沉降并重新读数。检测后被检测基桩的处理对于检测桩,检测后无需处理;对于工程桩,在完成自平衡试验后,应通过预埋管对荷载箱进行加压和灌浆。基桩静载试验采用声测管自平衡法。目前
还没有发布正式的技术规范,只有一些地方标准和规定:比如江苏省发布的一个地方标准:《桩基承载力自平衡试验技术规范》(db32/t291-1999)和交通部发布的一个行业技术标准:《基桩静载试验:声测管。用声测管自平衡法测试桩基静载时,关键问题是平衡点的选择。自平衡荷载箱是否会出现在桩自反力的平衡点非常重要,也关系到基桩检测的成败。如果出现不平衡状态,向下荷载或向上荷载会过早达到极限,不利于基桩检测的完成,甚至造成检测的失败。因此,控制自平衡负载箱的制造要求和安装位置的质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此外,自平衡测试过程的控制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声测管混凝土结构是在声测管中填充混凝土并结合两种不同性能的材料形成的复合结构,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塑性好、抗疲劳和抗冲击等优点。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本文主要论述了声测管混凝土柱的浇筑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声测管混凝土结构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地铁车站工程、大跨度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近年来,由声测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的框架-筒体结构体系已在多层和高层住宅中采用,经济效益显著。声测管混凝土结构可分为矩形声测管混凝土结构、圆形声测管混凝土结构和多边形声测管混凝土结构,其中矩形声测管混凝土结构和圆形声测管混凝土结构应用广泛。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大,中国的加工制造业近年来也发展迅速,对重型和超重型设备的需求逐年增加,相应的超大型设备加工机械应运而生。为了满足超大型设备布局和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发展的需要,工业厂房不断向大跨度、大柱距、大吨位起重机发展。声测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主体结构,是一种轴心受压和小偏心受压构件的组合结构,在大型工业厂房的设计和应用中显示出其突出的优势。
声测管混凝土在轴向压力作用下产生纵向压缩应变,会引起声测管及其核心混凝土的周向变形;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声测管内芯混凝土的向外膨胀变形大于声测管,使得声测管夹住混凝土,阻碍芯混凝土的扩径。由此产生了声测管与核心混凝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夹持力。这样,声测管和核心混凝土处于三维受力状态,从而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环接头主要有四种类型:钢筋肋板接头、钢筋环承重销接头、钢筋环穿孔钢板接头和钢筋环腹接头。钢筋环缝适用于小直径声测管混凝土柱,施工方便。但钢材用量大,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筋环焊接麻烦,导致应用中适应性和灵活性差。
宽梁节点形式是由吴家坪教授和钟山童教授提出的。该接头梁的纵向钢筋穿过声测管,在接头处连接,不截断。其传力路径清晰,结构方便,可解决弯曲问题。但接头需要钢板较多,加工复杂,对焊接质量要求较高。刚性环梁节点有单梁、双梁和单双梁混合节点三种类型。这种节点的抗剪牛腿比普通圈梁高且长,牛腿在梁的纵向钢筋下,抗剪能力强。混凝土浇筑后,在接合区会形成刚度较大的刚性混凝土圈梁,从而形成刚性接合区,梁端弯矩和剪力通过该接合区承受和传递。节点刚度大,承载力高,但施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