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说的管理者的职能,主要是从三个角度出发,分别是管理者对企业、对组织和对员工的职能。
管理者对企业的职能
通常在企业中,管理者担负的责任要比普通员工更多。上期说到,管理者在企业中介于承上启下的角色,所以管理者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职能是,既要做一名聪明的谏官,又要懂得运用执行能力让自己和下属共同实现对企业的贡献。
管理者作为谏官,其实就是要适当的对上司的过失和错误判断作出反馈,使偏离的发展方向拨正,但又不能过分的展露自己。
这时就需要了解上司的个性及沟通特点,只有掌握领导的沟通倾向才有助于自己给出的建议被采纳。
其次就是要把握时机。好的想法及建议不一定要在工作时间里提出,任何时间地点,如在聚会场所、电梯里、用餐时都可以根据时机向上司进谏。
在前面两个要素的基础上,做聪明的谏官还要具备执着和耐心。上司的工作重心,不可能以某一个中层管理者的事情而转移。因此,不要因为一次“进谏”不成就因噎废食,这样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也不利于自身的进步。
除了对上的进谏,对下的执行能力也是管理者对于企业所要必备的职能。
那怎么才能提升执行力呢?
1.设立合理清晰的目标
所谓合理清晰的目标,是指不能远超出个人或团队能力;不能过于远大而无法衡量结果;执行周期不能过长等等之类的目标。如果任务的周期长,我们可以选择分解周期,为每一个节点设立目标。
比如,很多团队都有销售人员只有在月底冲业绩的现象。为了规避这种工作习惯所带来的风险,管理者会为每周也设立一个最低指标,以此来督促销售人员。
2.为行动设置动力和后果
个人的执行力还能靠个人意识去推动,但团队的执行力则需要靠奖惩制度来辅助。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和管理者同样的责任意识,所以执行结果是否具有吸引力,也是管理者需要花心思的地方。
就好比单纯的提成和奖金制度,就没有“业绩突破300万的员工奖励一次出国游”听上去来得刺激~
3.合理安排时间
效率不高,是提升执行力最大的障碍。管理者脑中要随时有个进度条,任务什么时间进行到什么阶段心理都得清楚。如果是涉及到自己的时间管理,就要细化到每日的工作安排。
比如上午头脑清醒的时候,适合处理一些战略性问题或需要细心的任务。那下午比较困乏的时候则可以处理一些人事上或得心应手的重复性工作等。
管理者对组织的职能
工作中,管理者不仅要与上司、下属打交道,也要与其他部门的管理者接触,通过他们的帮助才能完成一项工作。
就好像销售部需要财务部配合才能让资金到位,需要人力资源部的帮助才能招聘到合适的销售人员。所以管理者并不是光靠自己管理本部门就能成功,还需要盟友,而且越多越好。
与同事做盟友其实不难。只是在平时的工作中容易被忽视。具体来说要在日常工作中做到三点:第一,要换位思考,说想法、作评论之前要考虑别人的立场和感受;第二,要用举手之劳吸引盟友;第三,要把对同事的赞美散播出去。
换位思考指的是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想法和决策是否合理,而不是单靠虑本部门的利益得失。对组织来说,各部门守恒发展,才是健康的企业现状。所以懂得换位思考的管理者,才是真正为组织发展着想的管理者。
举手之劳也不难理解,在自己精力允许的前提下,为组织中的其他部门做些事,也是维护组织良好发展的最便利的方法,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互惠互利。
对于第三点我们来举个例子:当有同事得奖或者做了有远见的决策时,告诉你的下属、客户以及供应商。当赞美的对象间接听到你的赞美,他们自然愿意成为你的盟友。
管理者对员工的职能
管理者职能的最主要部分是对下属员工的管理。因而“管理者对员工的职能”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能。
那怎么样才能行使好对员工的职能呢?
从自身角度讲,管理者应该做一个leader,去领队。从团队角度讲,管理者应做好partner,带动和影响。
首先,要设定工作目标
这和“管理者的执行力”中的“设立合理清晰的目标”差不多,在设定工作目标之前,作为管理者既要弄清楚上司的想法,然后以此来把握做事的方向。设定工作目标之后,管理者一定要清楚地传达给下属,让下属完全理解工作目标。因此,前期准备、后期传达和设定目标一样重要,三者缺一不可。
制定发展计划
工作目标是一个个比较具体的工作环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相较于工作目标,发展计划属于比较抽象和长远的工作环节。管理者更重要的职能在于把眼光放在部门未来的发展上,不断理清明天、后天、下周、下月,甚至明年的发展计划。
然而,除了自己做好带队,管理者还应将自身的领导能力与团队的力量结合。也就是说,要具备优秀的员工管理能力。优秀的员工管理能力可以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要具备从承担自己到承担他人的转换能力,第二要有能力带动整个团队发展。
从承担自己到承担他人
“一个人的时候,要为自己负责;在带领团队的时候,就要为团队负责。”——杰克·韦尔奇
美国联邦快递有一个内部风险管理部门,专门为员工在工作中出现问题而设。
有一天风险管理部门的经理接到一个警察局的电话,他们接到住户报案说他的车子被一部联邦快递的运货车擦撞。经理查遍所有在那个时刻到达那幢办公楼的联邦快递车辆,也没查到是哪辆车。
后得知是手下的运务员因赶着送货所以没及时上报,事后运务员因上报延迟而且肇事后离开,被公司开除。
身为上司,经理对这个处理结果很不满意,他觉得自己作为风险管理经理,不仅要处理风险,更要为有风险的员工承担责任以及处理后果。于是,他向公司提交了一份申请报告,称运务员是主动报告的,而且没有证据说明他是故意隐瞒事故,所以应该复职。他没有立刻报告是事实,所以建议公司给予停职两周的处罚。
后来公司同意了经理的申请,运务员因此保住了自己的工作。
对员工来说,管理者应该是一个坚定、勇敢的承担者,这种承担不仅表现在自己遇到问题时敢于担当和迎难而上,更表现在当下属遇到问题和烦恼时,也能够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替他们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甚至是承担责任。
勇于承担的管理者会使下属心甘情愿地追随,并且能使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由此打造出一支真正人人高效的团队。
“三流中层,推脱责任;二流中层,承担自己;一流中层,承担团队”。
勇于承担起对一个团队的责任能够成就一个好的管理者。管理者要想做好从承担自己到承担他人的转变,必须要做到:平时严格要求下属、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和给员工改过自新的机会。
带动团队发展
简单地将一群人组合起来并不能叫做团队,也不可能形成团队的力量。因为团队就好像一个金字塔。金字塔的最底层是个人能力,中间层是人际关系,团队位于最顶层。
个人能力是团队工作的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团队发展的保证。管理者要意识到团队的力量源于个人力量的集合,因而做好团队成员关系的协调工作,确保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是管理者进行团队发展的重要内容。
管理者要适应角色的转变,从一对一的管理变成带动整个团队发展的管理,这样才能到达金字塔的顶端,成为最优秀的管理者。因此,我们接下来还要提升我们的团队建设的能力和员工关系管理等系列的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