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市智能张拉压浆现货

河南许昌市智能张拉压浆现货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张拉或压浆不到位,容易导致各种病害的出现,结合工程实际,对预应力智能张拉和压浆技术与传统技术进行对比分析,zmysghl
预应力智能张拉和压浆可以对t梁两端张拉应力值进行实时,能有效地进行管理,节约成本,值得学习和借鉴。
@ 河南许昌市智能张拉压浆现货
结合工程实例主要阐述智能张拉系统在某项目30m箱梁中的应用,智能张拉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张拉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了预应力施工质量,在技术和经济方面都值得推广。在龄期相同、混凝土强度相近、外界温度大致相同的条件下,
人工张拉的箱梁跨中起拱度小、张拉伸长量偏差大,而智能张拉的起拱度及伸长量接近设计值。
将预应力张拉力精度、同步精度、伸长量测量准确度三个指标在智能张拉和传统张拉方式之间进行了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统的张拉方式不能满足现行规范对预应力工程的要求,智能张拉方式能够满足规范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分析当前国内公路桥梁预应力张拉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一种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及其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便捷,可靠性高,能有效解决目前张拉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对提高施工效率和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施工采用智能张拉能够解决传统张拉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规范施工、节约投资,正在工程中大力推广。
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对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作了阐述,并对智能张拉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智能张拉新工艺,保证了预应力张拉质量,确保了桥梁结构安全。
与传统的张拉压浆相比较,论述了桥梁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系统的优缺点,智能张拉压浆系统可以成功解决预应力张拉压浆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保证了张拉、压浆质量。
叙述了智能张拉压浆系统与传统的预应力张拉和压浆的特点以及智能张拉和压浆的工艺与传统的对比,并同时阐述了智能张拉和压浆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人工张拉、压浆技术越来越显示其局限性,智能张拉、压浆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已成为桥梁预应力施工发展的一种趋势。
结合京新高速公路预应力预制箱梁施工的实践,介绍了智能张拉、压浆施工技术的主要原理、工艺流程及主要操作要点,为智能张拉、压浆施工技术在公路预应力施工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实践经验。
智能张拉千斤顶参数
公称张拉力        270~6000kn
张拉行程          ≤200mm
行程允许偏差     ±2mm
智能张拉参数
最高控制压力:60mpa   油泵流量:2.5l/min     测量精度:0.1%
智能张拉系统:适用温度-20-50℃ , 电压:380v  
测力系统精度0.25%fs  ,位移测量精度0.05%
双顶对拉不平衡5kn
液压系统:油泵功率 4kw  , 压力范围:0-60mpa , 电压:380v
张拉千斤顶系统:工作范围:27t-600t,张拉行程:200mm,行程偏差:±2mm
无线通讯:蓝牙传输距离800m   , 发射功率:0.8w
智能压浆参数
型号:zyj-500l
1、高速搅拌部分
  电机5.5kw          搅拌转速:1060r/min  尺寸:800x500mm(直径x高度)
 每次搅拌量 200-500kg    计量精度:1kg左右
2、低速搅拌部分
  电机:2.2kw         搅拌转速:60v/min
3、自动上料系统
  电机2台:1.5kw      螺旋状上料,输送长度2.3-2.5m
4、电控系统
     全自动电脑计量控制系统 。拖行速度:≤20km/h
5、行走系统
   尺寸:2.6*1.9*2.4m    
   重量:1013kg(不带压浆泵的台车重量)
智能压浆台车的用途和特点:
本压浆台车集自动称重、自动上料、自动清洗、打印单据、高速搅拌、低速搅拌、自动压浆、泵送浆液为一体,专用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水泥灰浆的搅拌和压入。可用于各个公路桥梁、铁路桥梁的施工现场,本设备具有结构合理,移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本压浆台车为移动式设计,主要有自动上料系统、自动称重系统、高速搅拌系统、低速搅拌系统、变频压浆系统、自动清洗系统、单据打印系统、电脑控制系统以及整车拖动系统构成。该设备能够搅拌250公斤压浆液,并且配备低速搅拌储料桶可存储400公斤压浆液体,保证孔道压浆的连续供给。
针对传统预应力张拉设备导致施工效率低下、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全自动智能张拉系统,并基于桥梁施工新规范及施工工艺要求,研究53 mpa超高压系统的实现方案,进而设计全自动智能张拉系统的液压系统,其可实现施加张拉力的载和缓慢卸荷,且张拉力控制精度能够达到1%以内,完全满足张拉施工要求。
智能张拉技术已在全国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普遍使用,很好地解决了预应力张拉过程中的操作随意性问题,但也存在智能张拉设备故障和性能劣化以及由于同步控制计算模型缺陷导致的难以真正同步张拉等张拉质量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