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阅读本系列文章,如果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或收藏哟!
一、个人所得税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注意】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特殊主体(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
【例题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取得所得的下列外籍个人中,属于居民纳税人的是( )。
a、m国甲,在华工作6个月
b、n国乙,2017年1月10日入境,2017年10月10日离境
c、x国丙,2016年10月1日入境,2017年12月31日离境,期间临时离境28天
d、y国丁,2016年3月1日入境,2017年3月1日离境,期间临时离境100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x国丙在2017年度属于居民纳税人。
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
1.个人所得税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任职受雇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
(3)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承包)
(4)劳务报酬所得;(个人从事非雇佣的各种劳务)
(5)稿酬所得;(个人出版图书,或者文章)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专利或者著作权)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拥有股票债券而取得的收益)
(8)财产租赁所得;(租房,租车)
(9)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票、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
(10)偶然所得;(个人得奖、中奖、中彩)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个人所得税税率
①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
②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以及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③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其实际税率为14%。
④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即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在2万~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⑤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四、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注意1】个人缴纳的“三险一金”可以在计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前扣除。(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五险一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公积金
【注意2】加计扣除: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和在外国工作的中国人,费用扣除总额为4800元。
计算公式
【例题2】某企业员工10月份的工资所得为30000元。则该员工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为:
第一种方法是按照速算扣除数简易计算法计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0000-3500)×25%-1005=5620(元)
第二种方法是按照超额累进税率定义分解计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500×3%+3000×10%+4500×20%+17500×25%=5620(元)
速算扣除数的由来: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扣减税法允许扣除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
【例题3】某个体工商户2017年收入300 000元,发生的费用及损失为180 000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300 000-180 000)×35%-14 750=27 250(元)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除必要的费用,是指按月减除3500元
计算公式
【例题4】2016年2月1日,王某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招待所,承包期为3年。2017年招待所实现承包经营利润250 000元(未扣除承包人工资报酬),按照合同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承包经营利润中上缴承包费50 000元。2017年应纳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250 000-50 000-3 500×12)×35%-14 750=40 550元
4.劳务报酬所得
1)计税方法
按次计征
【注意】同一事项连续取得收入的,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2)适用20%的比例税率
计算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②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③每次收入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题5】某人年内共取得5次劳务报酬,分别为3000元;10000元;22000元;30000元;100000元要求计算各次应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答案解析』
第一次:3000
应纳税额 =(3000-800)×20%=440元
第二次:10000>4000,费用扣除20%,应纳税所得额=10000×(1-20%)=8000
应纳税额 =10000*(1-20%)×20%=1600元
第三次:22000>4000,费用扣除20%,应纳税所得额= 22000×(1-20%)=17600
应纳税额 = 22000×(1-20%)×20%=3520元
第四次:30000>4000,费用扣除20%,应纳税所得额= 30000×(1-20%)=24000>20000
应纳税额 = 20000×20%+(24000-20000)×30%=5200元
或应纳税额 = 30000×(1-20%)×30%-2000=5200元
第五次:100000>4000,费用扣除20%,应纳税所得额= 100000×(1-20%)=80000>50000
应纳税额 = 20000×20%+30000×30%+30000×40%=25000元
或应纳税额 =100000×(1-20%)×40%-7000=25000元
5.稿酬所得——同劳务报酬所得
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关于次的规定:
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费用扣除额为800元,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元)×20%×(1-30%)
(2)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费用扣除额为20%,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例题6】作家李某一篇小说在一家日报上连载两个月,第一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2000元;第二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5000元。该作家两个月所获稿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元
『正确答案』
个人的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应合并其连载的所得为一次,稿酬按20%的税率征收,并按规定对应纳税额减征30%。
该作家两个月所获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000×(1-20%)×20%×(1-30%)=784(元)
【例题7】某作家2017年1月份出版一本书,取得稿酬6000元。该书2月至4月被某报连载,2月份取得稿费1000元,3月份取得稿费1000元,4月份取得稿费1000元。因该书畅销,5月份出版社增加印数,又取得追加稿酬2000元。请计算该作家稿酬所得的应纳税额。
『正确答案』
1月份出版获得收入与增加印数追加稿酬合并作为一次;在报纸上连载3个月获得收入合并为一次。
出版和增加印数稿酬应纳税额=(6000+2000)×(1-20%)×14%=6400×14%=896(元)
报纸上连载稿酬应纳税额=[(1000+1000+1000)-800] ×14%=2200×14%=308(元)
作家稿酬所得的应纳税额=896+308=1204元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1)计税方法
按次计征
(2)税率
适用20%的比例税率
(3)计税依据(费用扣除)
同劳务报酬所得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②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7.财产转让所得
计算公式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
【例题8】周某以150万元的价格出售普通住宅一套,该住宅系3年前以40万元的价格购买,交易过程中支付相关税费等共计10万元(发票为证),则周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万元
周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50-40-10)×20%=20万元
8、财产租赁所得(拓展知识)
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1)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 ×20%
(2)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准予扣除项目-修缮费用(800元为限)] ×(1-20%)×20%
【注意】个人出租住房取得的所得减按1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例题9】我国居民张某将租入的一幢住房转租,原租入租金每月2000元(能提供合法支付凭证),转租收取租金每月4500元(不含增值税),出租住房每月实际缴纳增值税以外的税费125元(有完税凭据),则其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为:(4500-125-2000-800)×10%=1575×10%=157.5(元)
9.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以每次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无任何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
【例题10】李某购买福利彩票支出500元,取得中奖收入15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15000×20%=3000(元)
10.捐赠扣除
对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公益事业和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应纳税所得额的30%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例题11】2017年10月,李某出版小说一本取得稿酬90 000元,从中拿出25 000元通过国家机关捐赠给受灾地区。李某10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答案解析』
应纳税所得额=90 000×(1-20%)=72 000元
捐赠可扣除金额=72 000×30%=21 600元
应纳税额=(72 000-21 600)×20%×(1-30%)=7 056元
个税总结
五、下列项目免征个人所得税
(1)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
(2)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3)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4)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5)保险赔款
(6)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7)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8)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9)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10)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所得。
六、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1.自行申报
自行申报是由纳税人自行在税法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取得的应税所得项目和数额,如实填写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据此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方法。
下列人员为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义务人:
(1)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
(2)从中国境内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3)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
(4)取得应纳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2.代扣代缴
按税法规定负有扣缴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在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时,从所得中扣除应纳税额并缴入国库,同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3.纳税期
一般情况:取得应纳税所得的次月15日内
年所得额在12万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4.处罚措施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的税款,其应纳税款仍然由“纳税人”缴纳,“扣缴义务人”应承担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至3倍的罚款
【例题12·计算题】李明2017年1月取得如下收入:
(1)一次性稿费收入5000元;
(2)一次性讲学收入500元;
(3)一次性翻译资料收入3000元;
(4)到期国债利息收入886元;
(5)收取上半年住房租金12000元,支付房屋修缮费6000元。
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要求计算李明2017年1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答案解析』
(1)稿费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20%)×20%×(1-30%)=560(元)。
(2)一次性讲学收入500元,属劳务所得。按照税法规定,每次收入额减除费用800元,500-800=-300(元),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3)翻译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3000-800)×20%=440(元)
(4)国债利息收入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