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尹路仓)马龙县把产业扶贫作为“拔穷根”的关键,以“温氏股份”企业为龙头,在全县30个扶贫养殖小区带动全县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建成后将带动3000余户户均年增收1300余元。
该县2017年2月引进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马龙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体化生猪养殖企业,按照“扶贫资金变资产、贫困人口变股民、扶贫产业能发展、贫困人口得实惠”的思路,在10个乡(镇、街道)培育和发展标准化、规模化温氏扶贫养殖小区30个,实现辖区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通过温氏扶贫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最终实现“能脱贫、能发展、能致富”的目标。推进中,养殖小区建设遵循“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公开公平、自愿参与”的原则,结合各乡(镇、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布状况、养殖资源承载条件,新型经营主体的参与意愿、接受能力和带动水平,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养殖能人+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委托职业经理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每个温氏养殖扶贫小区一次性养殖规模不低于1500头。
该县以马龙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为平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无资金、无思路、无技术、增收难的实际,充分发挥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先进、市场稳定的优势,通过合作社等载体,把分散的资金和贫困户聚集起来,聚力抱团发展产业,在降低资金风险的同时,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按照温氏扶贫生猪养殖小区的养殖模式,每个小区仅需要2个劳动力就可以完成1500头至2000头生猪养殖,贫困群众在注入资金量化股权后不需要直接从事生猪养殖,可以发展其他种养殖业或外出务工,让贫困户实现经济双向收入,达到稳定增收、稳步脱贫。
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技术、缺资金等一系列问题,县财政投入专项产业扶持资金1489万元,对纳入温氏扶贫养殖小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每户1万元给予扶持。由温氏畜牧公司负责统一提供猪苗、饲料、药物统防保健品,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底价回收出栏肥猪。县人民政府投入的扶持资金形成实物资产折算的股本,以优先股的形式按比例量化给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投入的资金折算的股本均参与分红,分红期限原则上为3年,每年按照温氏扶贫养殖小区业主与合作社签订的养殖合作协议计算提取盈余进行分配。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促进建档立卡贫困户积极参与,最终实现产业扶贫精准对接全覆盖,形成“企业加合作社带农户联贫困户”抱团发展格局。
版权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曲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