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最大决心用最严措施促整改!佛山已办结27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交办案件

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广东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成立迎接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协调联络组,由市委书记鲁毅和市长朱伟亲任组长,下设综合协调组、资料文件组、交办案件落实组、宣传舆情组、后勤保障组、安保维稳组、专项督察对接组等7个专项工作组,及时汇报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迅速反应,不断创新机制推动“回头看”交办案件迅速办理。
截至6月23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交办佛山的案件中已办结27件。
一、高度重视,全面动员
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进驻广东以来,我市上下全面动员,市协调联络组和各区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将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主要领导亲自抓,细化分工,责任到人,集中力量“5+2”、“白加黑”24小时待命、随时快速应对中央督察组的工作要求。
6月5日,佛山召开迎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
6月8日之前,5个区32个镇街均召开了动员会,区、镇主要领导都对迎接督察工作进行了部署。
市协调联络组领导多次亲赴现场督导案件。
6月6日,朱伟市长带队现场调研乐从水厂现有取水口、顺控环投公司热电项目,了解全市生活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处置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
6月10日,朱伟市长召开广佛跨界河流深化整治工作会议,强调各区各部门对“回头看”存在问题要加大整改力度,加快完成任务,重点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敷衍整改”现场严肃问责。
6月14日,市委书记鲁毅带队到顺德容桂高黎砂石场开展交办案件督导工作。
6月17日上午,鲁毅书记带队对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三水区南山镇问题的立行立改情况进行现场督办。鲁毅书记要求,要高度重视督察组提出的问题,态度坚决、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开展全面排查,依法全面彻底坚决整改。
17日至18日,鲁毅书记接连带队至三水、南海、禅城开展督察巡查工作,对三水乐平镇汉岗涌污染问题、左田码头固废非法转移等问题进行重点督办。
6月18日,市长朱伟前往南海区和三水区,现场巡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重点问题整改情况,对大棉涌黑臭水体问题、维记奶牛养殖场整改问题等进行重点督办。
二、立行立改,确保办成铁案
截至6月20日,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佛山市的环境问题共15批130件(扣除重复案件37件后实为93件),案件数占全省5.6%,比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占比12.4%有所下降。其中重点案件13件,一般案件117件。按投诉类别统计,废气类投诉27件、废水类投诉12件、涉水气等多类污染投诉33件,占总投诉量近八成。
(一)深入分析,对症下药
对于交办环境问题,案件组深入分析,注重对类案源头性问题的解决,目前我市收到的案件有四个特点:
一是个别案件的重复投诉情况突出。如高明西江新城楼盘居民投诉高明区人民医院在妇幼保健院区新建医养结合大楼的问题目前共转办20件。二是针对片区性污染的投诉居多。尤其是针对顺德北滘镇、容桂,南海大沥、九江、里水、桂城部分镇街的投诉,反映的都是整个工业区的污染问题。如深业城小区、美的御海东郡小区、万科金域缇香、智博花园、国际公馆等小区投诉周边村级工业区污染和城区水体黑臭污染的问题。三是仍有部分为历史遗留污染问题。如智博花园投诉问题、禅城区佛塑鸿基工厂投诉问题、美的工业区投诉问题等。四是交通噪声污染逐渐增多。如禅城区中海凤凰熙岸业主投诉禅西大道交通噪声、市民投诉佛山一环东线南海桂城段高速公路噪音。
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因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空间冲突引发问题。如高明区人民医院规划在妇幼保健院区新建医养结合大楼,该大楼规划建有太平间,紧挨着周边的小区,引发了周边大量住户心理上的恐慌从而反复投诉。再如,工业区和商业住宅小区挨得很近,甚至混合居住,譬如禅城张槎的佛山鸿基工厂、杜邦鸿基薄膜工厂,由于规划变迁,如今形成了住宅包围工厂的局面,该类问题,即使企业整改达标,也很难让小区居民满意,只有通过企业搬迁才能彻底解决。
二是村级工业区污染造成的反复投诉问题。我市存在大量村级工业区,工业区内的一些无牌无证污染企业,查处后容易反弹,不断引发群众投诉。如南海颜边工业区、沙基围工业区、罗坑工业区、河西工业区、石仔岗工业区的污染问题。
(二)规范流程,有序办理
针对交办环境问题,案件组按照既定流程,按时接收、分办交办案件,并开展案件审核上报、数据统计分析、编写边督边改案例、组织一日一报等工作,并做好案件归档,一案一档,包括案件交办、现场核查、领导包案、审批监管、违法企业查处、相关责任人问责等资料,同时配合协调联络组安排案件现场督察事宜。截至6月20日,我市按照省案件组工作要求,上报案件1-6批共36件,其中办结22件,办结的案件中属实5件,部分属实16件,不属实1件。对于交办的重点案件,市协调联络组明确要求驻区的市委生态督察组全程跟进,各区上报给市案件组的重点案件办理情况需经过市委生态督察组审核通过。截至6月20日,全市已发出责令整改23宗,立案处罚26宗,查封扣押1宗,停业、关停、取缔、拆除企业25家,立案侦查1宗,刑事强制措施2人。
(三)边查边改,边督边改
我市对各类案件进行认真研判,科学分析,严格实施分类办理,下最大决心、用最严措施真抓实干促整改,铁心督查、铁腕处理、铁面问责。针对单个企业的非法排污案件,坚持零容忍、零弹性、零余地,调查属实后,依法严厉查处。针对村级工业区的投诉案件,加大排查、巡查力度,实施全面整治,无牌无证的一律清理。针对一时不能完全整改到位的,列出计划表,长短结合,全力推动问题解决,并及时向中央督察组报送阶段性的整改落实情况。查改过程杜绝“一刀切”,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的敷衍做法,依法处置化解,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整治前的砂石场
6月18日,砂石场已整改完毕
2018年6月6日,收到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第1批36号案件映顺德区高黎村美的御海东郡小区附近的高黎砂厂开工时噪声扰民,产生扬尘很大且洗砂工艺污染河道的问题,佛山市顺德区立即组织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处理,经查实,案件中所反映的高黎砂厂实为两家:佛山市顺德区港河建材有限公司和由梁润玲经营的堆放场,两砂石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无证擅自堆放砂石并进行经营;二是夜间作业及扬尘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三是清洗散砂工艺排放的废水污染河水。6月11日,顺德区环保部门针对两砂石场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处理。
6月14日,市委书记鲁毅带队到高黎砂石场开展督察巡查工作,并强调全市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来,举一反三,坚决依法整改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案件。6月15日,当地环保部门已清理两砂石场堆放的河砂,并拆除了梁润玲砂场的输送带,港河建材有限公司的其余生产设备将在6月18日前完成拆除任务。同时,容桂街道将组织美的御海东郡业委会、物管单位召开协调会,公布案件的工作进度及有关时间表,接受群众监督。
(四)信息公开,接受监督
我市按要求做好交办案件的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每天通过媒体、网站向社会公布案件办理情况。截至今日,在我局网站“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专栏共公开11宗交办案件的办理情况,同时,通过微信、报纸等媒介大力宣传案件办理行动和执法行动,鼓励社会监督举报环境违法行为,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治污、严惩重罚的氛围。
(五)领导包案,重点跟进
凡是被列为重点案件的,由各区领导包案并重点跟进,市领导、市直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都要实时开展现场跟进,市生态督察组现场下沉小组要负责持续跟进。
三、创新机制,高效办理
(一)扁平化协调联络机制推动信息快速传达
“回头看”工作动员会召开后,我市迅速建立了“回头看”微信工作群,成员包括市协调联络组所有人员,市、区、镇分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赵海副市长坐镇指挥,及时在微信群内部署工作,督查督办,交办事项负责人第一时间汇报事项办理情况。通过微信群建立起扁平化、顺畅、快捷、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快速解决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事项。
(二)一案三查铲除污染滋生源头
一案三查机制旨在把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与扫黑除恶、惩治基层腐败结合,市案件组接到交办案件后第一时间进行排查分析研判,对于可能涉及一案三查的案件线索交办至各区,各区成立由纪委监委部门、公安部门、环保部门组成的专案组,一查企业的行为是否有违反有关的环保法规,二查企业主、场所的业主、从业人员等相关人员,有没有刑事犯罪行为,三查公职人员有没有不作为、失职渎职,甚至为环境污染充当“保护伞”等问题,坚决铲除环境违法犯罪滋生的温床,维护全市环境领域安全。截至今日,市案件组共梳理出8个一案三查线索督办各区跟进。
(三)执法联动严打环境犯罪行为
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之前,我市已制定联动执法方案,并提前部署该专项行动。
5月24日,佛山市、区、镇公安、环保部门出动近160人,对三水区乐平镇原新力加纸品公司厂房内的6家涉嫌环境犯罪的无证企业实施了精准打击,现场共带走74人协助调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开展以来,市区环保部门联合公安部门,破获多起环境违法犯罪案件。
6月7日,佛山市、区、镇公安、环保部门出动近20人,对通过前期排查锁定的可能涉嫌环境犯罪的佛山市南海区沥北良北着色五金加工厂开展现场执法,采样显示该厂生产废水预排口排放废水中镍浓度超标78.2倍,公安部门依法刑拘2人。
6月12日上午,南海区环保部门联合公安部门,对里水镇逢涌村夏西工业区一表面处理厂进行突击检查,现场带走企业负责人、厂长、废水操作工人及其他员工共9人进行调查。
执法联动机制集各部门之力量,包括政法委、环保局、公检法、法制局、纪委监察委等,合力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强调对环境犯罪活动的打击,要求公安部门不断调整充实环境犯罪侦查力量,重点在于建立纪检监察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无缝对接、高效运转的长效工作机制。根据方案,环保部门负责现场调查取证和环保技术鉴定、评估等,公安部门负责依法保障环保部门顺利开展执法活动,针对法定的阻碍行政执法情形予以制止、排除,检察机关应当依法支持环保部门对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查处,对重大疑难复杂有影响的案件,可提前介入进行监督指导,对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案件,应根据环保部门通知参与现场执法,指导证据的收集工作,提起公益诉讼,纪检监察机关应及时受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办理环境违法犯罪案件中发现并移送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法违纪线索,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充当环境违法犯罪“保护伞”和涉黑涉恶“保护伞”的违法违纪线索,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不贷。联动执法机制的建立有效保障了中央督察交办案件的迅速高效办理。
来源:综合佛山环保微信、佛山日报
编辑:雷彬
看完顺手也给小编点点赞呗!
领导说了,您点一个
,小编奖金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