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在中国出现时,其基本概念是电子贸易(electronic trade),简称et,亦称“无纸贸易”,它主要在一些大企业与其客户中运用。由于它简化了交易程序,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这种方式很快得到许多企业的效仿。
目前,人们使用的ec(electronic commerce)电子商务概念,是早期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e interchange,简称edi)在同一国际标准的基础上用于因特网的结果,它简化了电子商务程序,降低了成本耗费,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基本程式。ec也是利用internet进行的商务交易方式。
由于各企业制订的交易程序不一致,交易过程实际上复杂而困难,加之商务活动的安全性,可靠性,顺畅性都比较差,这就提出了电子商务的统一标准体系问题。后来,按照标准格式进行数据传输达成协议,成为电子数据交换协议。
目前对于电子商务的描述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可以用狭义的电子商务和广义的电子商务来总结归纳。
狭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指各种具有商务活动能力的实体(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个人消费者)利用internet提供的通信手段而进行的网上的商业交易活动,即在网上实施信息的查询、询价谈判、价格磋商,电子合同的订立、电子支付与认证等一系列的活动,而且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电子工具,是无纸化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