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柳青回望2017年:在为用户创造价值中不断前行

从人们熟悉的打车软件,到如今涵盖多项业务,并成功利用科技改变了国人出行方式的科技公司,滴滴近年来的发展确实引人注目。
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用“包容”“创新”等关键词总结了过去的一年,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奥秘:滴滴的成功,离不开它不断创造的价值,滴滴的成长之路,也是一条创新之路,改变之路。
滴滴更在意的是做没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起初,滴滴只有出租车产品和一个刚刚开始做的专车产品,但随着不断扩充产品线,推陈出新,目前滴滴已经涵盖了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豪华车等多项任务。在共享出行火热的2015与2016年,滴滴并没有只聚焦于快车和专车,而是将重点放在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上。以顺风车为例,顺风车最开始出现时,大家觉得市场大概就在5万单到10万单的水平,但今天滴滴差不多有200多万单。
产品线的扩充也拉动了服务质量的提升,滴滴的评分系统让整个出行行业的服务都得到了提升,提供了乘客更加满意的产品。
有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更重要
“创业者要以颠覆的姿态站出来”这一观点已经过时,在中国,市场环境尤其复杂,周围都是巨头林立,所以如果你不是一个出来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人,过不了几年也会消失的。还是要有能力、有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能提供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在其中找到定位的方案。
一直以来,滴滴一直和政府密切合作,并用自己的核心力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普惠出行,基于强大的出行数据,推导出了路口的全量交通数据,建立了智慧交通系统,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目前,智慧交通体系已逐步在济南、武汉、成都、深圳、苏州、贵阳等国内20多个城市建设,通过智慧交通,滴滴正在重新构建出行方式。通过人工智能,滴滴有了预判功能,系统预判使得系统可以通过15分钟进行预判,每一个地方大概出来多少人,准确率现在是85%-90%,还会不断提升,越来越准确。车辆的合理调配不仅会节约司机时间成本、油的成本,也会节约更多的路面资源,减少拥堵。
作为国内甚至世界出行行业的领军企业,滴滴关注与在意的,一直都是不断创造新的出行方式,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只有永远围绕着为用户创造价值,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企业的发展才会有更加持续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