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卖金融垃圾的传奇

咱们国家有个特色,叫开会拿人。
历史上此类掌故那是多了去了,这不,在今年4月北京金融街甲15号会议室里,就又来了一出。
被拿者赖小民,中国华融董事长,坊间评论此人“胆子大得惊人”、“好大喜功”、“金融专业水平有限”。
金融大业,国之利器,且容成精?
赖大胆成精的故事,要从09年说起。
那年,处置完工行6800亿不良资产的华融正处于迷茫期,大胆来到华融后,对员工说,听我的,搞创新,金融魔法耍起来。
此后,华融这个不良资产处置巨头高举创新大旗,步子迈得太大,蛋扯了不说,还差点把自己搞成了不良资产。
赖小民家里的三吨现金,压垮了自己,也把中国华融(02799)的股价压成了一条优美的跳水线。
赖大胆落马的背后,是近年来中国信贷规模的急剧膨胀,2017年底m2余额已达167.68万亿元,金融创新也创出了各种幺蛾子。
17年11月一行三会发布资管新规,收紧信贷,整顿各种金融乱象,促进资管行业的正本清源,去杠杆、脱虚向实。
良药苦口,刮骨疗毒,也引雷无数:
信用债违约频发,股东被动式减持,p2p毁人不倦,股市断崖下跌。
银行信托自然受到巨大影响,成了接盘侠,不良资产迅速增加,相应地催生了不良资产管理业务的巨大需求。
而我国的资产管理公司(amc)业务需要持牌经营,过去都是信达、华融、东方资管和长城资管四大amc吃独食,近年来才逐渐放开。
这时,一家油服公司吉艾科技(300309)挺身而出,甘做接盘侠,还接得风生水起。
1
出来混,迟早要还。
2015年,并购重组风盛行,依靠加杠杆和外延式发展,创业板走出了一波酣畅淋漓的行情,十倍股俯拾皆是。
潮水退去,才知谁在裸泳,如今,这些依靠并购重组壮大的企业,上演了一场场捉妖记。
吉艾本也是并购重组好手,并于2016年转型开展amc业务,与其他企业被证伪不同,吉艾不仅业绩越来越好,股价也始终坚挺如一。
但吉艾的amc业务却由于整个amc行业的会计核算方式不明确,不能清晰明了地反映业绩,而饱受诟病。
想要享受盛誉的光环,就要承受被围剿的诘难。
在被众多理性投资者质疑过后,吉艾还在那里矗立着,是时候看下他的干货了。
吉艾2006年成立, 初期主营石油测井服务,于2012年上市,趁着国际油价复苏,通过并购重组拓展钻井、工程技术等油服业务。
2015年,吉艾悍然杀入石油炼化领域,在塔吉克斯坦投产建设年产量 120 万吨的炼化项目。
这些项目最后都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2015年后,由于opec增产,国际油价做了个双顶后,持续走低,石油行业景气度骤降,整个油服行业一片凄凉。
相关行业个股惨不忍睹,名字披星戴帽,股价纷纷陨落。
吉艾油服业务虽然辣眼睛,却由于炼油业务的美好预期和amc业务的开展,倒是演的风景这边独好。
股价也受到了投资者追捧。
和原有业务八竿子打不着的amc业务莆一成立,吉艾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营收和净利迅速增长,大有做amc行业标杆的态势。
话说这碗饭以前一直是国资在吃,你吉艾一民企去掺合后居然还像模像样。
到底是吉艾天赋异禀,还是国家队让利于民?
这碗饭到底好不好吃,请看我们继续分析。
2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历了1988年、1993年两次恶性通货膨胀,当时也有砖家表示,高通胀不是问题,风险可控。
时任大国总理怒不可遏,高通胀让我寝食难安,发展大局严重受阻,金融行业全面整顿势在必行。
所幸,总理的决心得以坚决贯彻,中国得以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虽片叶不沾身,但大水漫灌的烂摊子毕竟留下来了,国企的高负债也要银行来背锅。
背上沉重负担的银行,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还谈什么发展?
为让银行轻装上阵,华融、信达、东方、长城四大amc于1999年应运而生,专门解决四大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主要包括房产、厂房、设备、股权等。
此后,四大amc成了四大行的专业接盘侠,为银行业的稳中向好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股份行、地方行、农信社等多种商业银行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
放贷虽说是笔好买卖,但由于风控弱,商业银行高盈利背后蕴含着高风险,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迅速增加。
新的时代,新的不良资产,其来源以民企居多,整体呈现零散化和碎片化的特征。
仅依靠四大amc处理,不论从效率还是成本上都不是划算的买卖。
在背锅侠供给不足的背景下,尤其以地方行为代表的需求力量大增,地方amc成了香饽饽,支持地方amc的政策不断。
2012年后,财政部联合银监会发布《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允许各省成立一家amc,支持地方amc的发展。
2016年10月,银监会又向各省政府下发《关于适当调整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有关政策的函》,允许各省增设一家amc,且允许以对外转让的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同时,2016年的新办法将批量转让组包门槛由10户降为3户,地方amc迎来了发展壮大的良机,截止2017年底,银监会已批复地方amc58家。
民营amc和未持牌的amc也迎来了春天。
吉艾抓住机遇,于2016年11月成立新疆吉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始运营amc业务。
随着银行债转股的推行,amc行业形成4+2+n+银行系的格局。
要论amc这门生意的本质,无非是在经济下行期发“灾难财”。
具体包括:银行不良资产率和不良资产余额持续上升,市场债违约常态化,刚性兑付被打破。
光今年上半年,市场上就出现27只违约债券,涉及金额266.27亿元,p2p也需要四大amc救火。
截至2018年6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已达到1.96万亿,不良率达到1.86%,创9年来新高,资产质量压力大增。
不良资产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据wind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不良资产规模已达到2.95万亿,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58万亿。
近年来,降杠杆成为金融业防风险攻坚战主基调,资管新规实施也会刺破金融资产的泡沫,对整个不良资产行业都是重大利好。
在不良资产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四大amc却有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12.5%的红线,2017年部分地方amc也出台了此项规定。
虽然控制了风险,但也锁死了发展空间,蛋糕再大,也是能看不能吃。
而民营amc却不受此项规定限制,蓝海初现,百舸争流,可以说,民营amc的兴起既是国家引导,也是大势所趋。
3
时也,运也,命也。
这句话是对吉艾转型amc的最好诠释,当他勇拓amc时,其自身业务却早已陷入困境。
2012年上市后,顺应市场大势,吉艾积极并购重组,意图通过外延式发展做大做强。
虽然没有玩跨界,但由于行业不景气,所有项目一地鸡毛,毕竟不是谁都是三星,能玩反周期的。
由于体量小,如此折腾,把自己玩坏了,业绩辣眼睛。
巨资收购的安埔胜利,业绩远不及预期也就罢了,在对收购项目计提商誉减值后,2016年的业绩也是亏出了新高度。
所幸,安埔胜利原大股东是仁义之士,在2017年6月,又以8亿的价格回购,才没烂在手里,还拿到了宝贵现金流。
吉艾转型amc虽然大获成功,但透过后视镜看历史,仍会对吉艾屡战屡败后,还敢于孤注一掷跨界感到震惊。
隔行如隔山,转型之路多坎坷。
amc业务不是卖早茶油条,远非门外汉所能驾驭,引入外才是必然。
在引入强力团队的同时,原管理层的话语权也在下降,吉艾已进入职业经理人时代。
虽然amc行业形成了4+2+n+银行系的格局,但amc本质上是垄断行业,民营amc发展时间短,各方面仍处于逆势。
四大amc虽已转型金控平台,但背靠财政部,行业龙头地位仍然稳固,资金上有银行千亿级别的授信,项目也可以挑到眼花。
四大amc多年来不仅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更是为行业培养了大批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人才。
相关服务机构和供应商也是靠着四大amc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地方amc虽然实力较弱,只限于本地开展业务,但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地方的照顾下,也是如鱼得水。
政策的松绑,引来各路资金竞相追逐,民营amc数量多,但无牌照,只能承接二级市场的业务。
虽无各种限制,但能否发展壮大,仍要凭本事吃饭。
吉艾的amc之路能如此顺畅,在于其独具慧眼、垂拱而治,充分放权引进姚庆团队操盘amc业务。
姚庆,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不良资产行业顶尖专家,曾参与相关领域的地方立法、央行调研、部委教材编写等。
参与过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建设,任职过上海班步、上海克瑞德等企业,先后管理资产规模超450亿元。
团队核心成员从业年限也均在10年以上,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资源丰富,有经验,战斗力强的队伍。
4
资金人才一相逢,便胜却同行无数。
amc行业具有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双重属性,这是由行业特性决定的。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有两点:评估能力和处置能力。
评估就是对不良资产的估值、定价,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提供公允、标准的不良资产评估服务的机构。
主要是不良资产的评估具有时效性、动态性,不仅要参考标的资产的行业和经济周期,还要综合考虑其他非标准的因素。
目前吉艾的amc业务中,抵押物以商业和住宅房地产为主,所以主要考虑抵押资产的市场行情和资产状况。
包括是否被法院查封,是否有工程款拖欠,完工时间等等,而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买到手的资产是惊喜还是惊吓。
因此,只有通过长期经验积累和大量数据支撑才能搭建完善、精准的不良资产评估体系,而这就要体现出人才两个字的含金量了。
目前团队成员有120余人,累计经手过2万份不良资产尽调报告,评估过的不良资产价值近万亿。
盘活困境企业近百家,累计管理过的资产规模超1500亿,评估效率和精准度行业首屈一指。
在占有人才优势的先手下,吉艾找到了能让团队战斗力最大化的方式,那就是开分公司。
吉艾以51%控股的方式,与当地的自然人和法人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共同开展不良资产业务。
目前,民营的amc不持牌,银行先把不良资产甩给地方amc,地方amc再批量打包转让,因此不借助当地势力,外来户哪里来的自信能拿单。
而在资产的评估环节,谁能比当地势力清楚,在后续的处置和清收过程中,还要与银行、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各方打交道。
而这些环节是否顺畅都会影响业务的进度,直接与成本与效益挂钩。
因此,吉艾出钱,出力,出技术,合作伙伴负责拿单、协调各方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各尽其力,共同富裕。
此外,四大amc和部分地方amc受限于资本充足率要求扩张乏力,而在政策松绑的背景下,民营amc行业正在上演一场“跑得快”的跑步圈地运动。
开分公司,无疑是最快的扩张方式。
截止2018年6月,吉艾已先后在上海、浙江、江苏、重庆等10多个省市设立了分公司。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吉艾开展业务的注册资金才10个亿,而amc是资金密集型行业,拿包要钱,协调关系要钱,扩张业务规模更要钱。
细胳膊细腿的吉艾,想要以小博大,唯有加杠杆。
他采用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拿包,再用前期项目回款支付余款,提高资金周转率。
另外,吉艾还深谙“抱大腿”之道,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设立专项并购基金来实现与大腿们的利益捆绑。
合作对象,无论是鲁信资本还是五牛基金都是行业大咖,也可以看出amc行业真的是钱途无量。
君临从吉艾设立的基金中截取了一部分,可以看到他已与长城资管和东方资管深入合作。
这不仅标志着实力获得大咖认可,更是意味着更多的合作机会。
两大国有amc,指缝里漏点渣渣,都够吃饱了。
5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我国目前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业务分为:收购处置、收购重组类;债转股类;受托代理类等,其中以收购处置、重组类为主。
吉艾amc团队的优秀不仅体现在评估上,在不良资产收购上也眼光独到。
在前期,拿包较多,2017年下半年,已经很少出手。
随着各路资本进入,不良资产包的市场已逐渐过热,2017年二季度,资产包的价格平均达48.31%,5、6折是普遍情况,而在以前只要3、4折。
由于不良资产包里很多是有地产抵押的,房价的上涨让接鼓传花的游戏蔓延到了不良资产包上。
目前资产包的处置周期为18-36个月,据普华永道分析,5折价格购入的资产包,如果要获得15%的收益率,需要回收的资产价格的70-80%左右。
这哪里是不良,这只能说是正常价格给你一个优惠价,炒作起来的资产包,终将因漫长的回收期和资金成本而回归理性。
处置是实现不良资产的变现、回款,取得收益,时间就是金钱,处置能力决定了回款速度和收益率。
目前行业内90%的处置方法是诉讼,包括起诉、执行、抵押物拍卖等,但整个流程环节众多,耗时耗力,处置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