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朋友私信问我,大概内容就是这样的。
二哥,我们是一家劳动力外包公司,一年劳动外包收入也有几百万,主要成本就是人工成本,人工的成本都是以工资表形式列支的。
由于人员流动性很大,而且基本都是提供劳动力的农民工,所以除了个别管理层,基本都没有购买社保。
也是由于流动大,人数众多,多的时候有几百人的工人量,部分人员活少的月收入也没达到3500,所以之前的会计没有把所有的人申报个人所得税。
我接手后觉得有问题,又感觉不明确,你觉得这样有什么税法风险吗?
说实话,关于社保的问题,她说的一切都是事实,大家身边可能也有很多人,特别是打临工的,基本没购买社保,这是现状。按照《劳动法》企业都应该给上社保,但是,这块成本很多企业也不愿意承担,甚至有些打工者自己本身也不愿扣这部分钱,拿到手的才是真的。所有这种现状就一直存在。
之所以存在劳务公司,其实很大一个原因也是一些公司把这部分风险进行一个转移「设置财务风险防火线」,比如很多辅助性的工作企业不愿意和公司正式员工一样付出那么多成本,那么就把这部分包给劳务公司,也规避了社保、个税以及成本发票的风险。
但是风险转移并不代表消失,风险只是转移到劳务公司而已。
1
营改增后,纯劳动力外包公司属于财税2016年36号文附注1里面的人力资源服务税目,一般纳税人按照6%缴纳增值税。
现实中,有很多企业有一些临时的、季节性的用工需求,但是呢,自己去找游击队、包工头来干的话,在发票的取得上往往出现问题,作为正规经营的企业,往往去寻找一些劳务公司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单位的清洁工让劳务派遣公司派人来做,比如一些临时的工程需要劳动力,找点劳务公司,派一些人过来干。等等
关于这个劳务外包,其实并没有单独的这个税目,因为从概念上看,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公司内的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其自行安排人员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职能工作内容。
所以,如何看一种劳务外包属于哪个税目应根据不同的外包业务的要求。具体如图:
其实按照什么税率来计税,主要还是看劳务提供方和接收方的业务实质,比如,你本身是建筑劳务公司,对方也是把部分的工程分给你做,你实质上就是建筑劳务;
如果你本身是一个机械公司,对方把某零件发给你让你加工,其实实质上就是修理修配劳务外包。
如果你本身是劳务公司,对方需要你派几个人去做比如搬运等一些劳力工作,那么你可以按照纯劳力提供按照6%计税。
2
不代扣个人所得税存在不能企业所得税扣除的风险。
国税发〔2005〕205号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以下简称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时,不论其是否属于本单位人员、支付的应税所得是否达到纳税标准,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应税所得个人(以下简称个人)的基本信息、支付所得项目和数额、扣缴税款数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
本办法所称扣缴义务人,是指向个人支付应税所得的单位和个人。
实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应税所得包括: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六)财产租赁所得;
(七)财产转让所得;
(八)偶然所得;
(九)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劳务公司做工资表列支成本,从实质上劳务人员的和公司构成雇佣关系,是企业的职工,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为本企业提供劳务行为不是增值税应税范围,不需要缴纳增值税,当然也不需要提供发票,你看你每个月拿工资,给单位开发票了吗?原理就是这里。
但是按规定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合理的工资薪酬可以据实扣除,所谓合理是指企业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薪酬委员会或相关管理机构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规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工资薪金。税务机关在对工资薪金进行合理性确认时,可按以下原则掌握:
(一)企业制订了较为规范的员工工资薪金制度;
(二)企业所制订的工资薪金制度符合行业及地区水平;
(三)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放的工资薪金是相对固定的,工资薪金的调整是有序进行的;
(四)企业对实际发放的工资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
(五)有关工资薪金的安排,不以减少或逃避税款为目的;
3
申报了个税,社保就暴露了?
二哥,我们如果按人数全部申报了个税,那不是社保就暴露了吗?现在不是说,地税看你个人有这么多人申报,社保又没都购买,就会查你社保了嘛。
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金税上线,个税申报明细化共享化后,很多信息其实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可以达到共享,特别是个别地方已经开展了委托地税开展社保征收的,信息更能共享。
但是这并不是你隐藏员工,不申报个税的理由,不申报个税肯定存在你列支的工资薪金不得企业所得税前列支的风险,这个金额不是小数,但是没有购买社保人员的工资并没有规定不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规定。
而且社保不属于税务局管理的范围。所以,孰轻孰重自己得掂量一下。
关于社保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很普通的现实问题,至于现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各地政策的松严都不一样,对于农民工这种特殊、流动性大的特殊群体,购买社保这个问题,确实应该有更多的政策出台。
深圳曼陀罗财税培训 szmandala
深圳国兴美广告 szg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