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那么多人来贵州?

为什么来贵州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
绝对不是因为吃!不是因为吃!不是因为吃!
重要的事情要说三次
那不是因为吃?又是为什么呢?
当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小伙伴早上推开窗是这样↓
车里不开空调是这样↓
当他们把街头当沙滩↓
贵州的小伙伴却是这样的↓
今年贵阳夏季平均气温为22.2℃,为5年来最低!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0℃的日数仅19天。不仅平均气温低于近5年的平均值,连降水量也特别充沛。
当爽爽的贵阳晒爽爽时,六盘水人民笑了,看到六盘水人民晒温度,威宁人民又笑了…反正在贵州,没有最凉爽,只有更凉快。
仅仅是天气凉爽也还罢了,关键是空气、风景也来拉仇恨↓
什么双彩虹啦
蓝天白云绿水绕啦
仙境飘飘白雾缭绕啦
大瀑小瀑齐飞流啦……
虽然说,不是因为吃
但是吃也是避暑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恩...一定是这样的
没错,这是一个大冬天都还在吃凉食的地方
这是一个小吃里面带“冰、凉”字眼最多的地方
每到6、7、8月份
就是安顺美食制霸全贵州的时候
夏天千万别去安顺避暑
否则怕你冻得不想走
而且也常听老人们念叨:
贵阳的玩乐,安顺的吃喝
意思就是
贵阳人会玩,贵阳到处都是景点;
安顺人会吃,吃的向安顺看齐。
由此可见安顺人有多会吃!有多会做吃的!
小裹卷、红袖套烤肉、水果冰粉
冰浆、小锅凉粉、卤味
......
想想就口水淌
小裹卷
记得第一次吃小裹卷是在十年前,在黄果树玩的时候,偶然吃到。阔别十年,又一次品尝它的美味,依然没有改变。
在安顺凉粉街,有一家摆摊9年多的“五味”裹卷摊位。老板在案板上将卷皮摊开,在薄得几乎透明的方形果卷皮上,抹一层辣酱,再放上各种小菜,有嫩嫩的绿豆芽、脆脆的酸萝卜、鲜鲜的折耳根和海带丝……鲜脆爽口
辣酱可根据自己喜好来选择,有鸡辣椒、青辣椒、油豆豉、肉沫豆腐干和香菇肉沫五种味道。看着老板端上桌的裹卷,卷皮上微微透出的颜色,十分诱人。
小锅凉粉
安顺人对凉食的执着,连热气腾腾的砂锅都不放过,往里面煮的粉都还要用凉粉,实在洋气!
“小锅凉粉”是安顺一道别具风味的特色小吃,小号沙锅内放入凉粉(有些地方又称米豆腐、米凉粉)、豆腐皮、粉条、苕粉、洋芋(土豆)、芹菜、肉沫,加入高汤煮沸后食用。
外观上与贵阳的沙锅粉类似,只不过内容与味道相去甚远。
卤味
夏日炎炎不想多吃肉?在安顺整点卤味,绝对让你爽到怀疑人生!对于安顺人来说,卤味是不可或缺的特色小吃。卤凤爪、龙骨、鸡翅、猪皮、鸭舌、藕片、花生……不仅是一道下酒好菜,更是休闲小吃。
安顺的卤店遍布大街小巷,在街上走错路,都能与好吃的卤味相遇。当然,连安顺人最喜欢的粉也逃不过卤的命运。卤粉,味道吃起像卤苕粉,夏天吃的时候配上一杯冰镇玫瑰水,安逸~
超薄剪粉
过去,安顺东街小十字曾有家经营剪粉的店家,俘虏了成千上万路人,扯出安顺剪粉一派。多年之后拆掉重建,再不见那店家的踪影,每次经过都怅然若失。
剪粉,由好米浸水泡绵再加上少许熟饭后磨成浆,再上蒸笼炉火烹蒸而成。成型的剪粉一张一张圆溜溜地抠下了蒸笼的形状,揭下冷却后随手一卷裹,即成条状,规规整整码进白纱布衬底的篮子里,堆叠成山。
超薄剪粉是全手工制作,无任何添加剂,是安顺兴义一带特色的纯绿色小吃。
荞凉粉
安顺人爱管南街的一条小街叫做“凉粉街”,因为在这里能品尝到安顺出名的小吃——荞凉粉。
很早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是很高,一些农村人为了改善伙食,就用荞麦打去壳,把荞麦干磨成粉,与水混合加工就成了荞凉粉。
而今天的荞凉粉在选材上格外讲究,选用贵州高原特产甜荞和天然深井水加工而成,食用时可切成片,也可刮成条状。再配上老板家的调料,一碗香喷喷的凉粉就做成了。
油炸粑稀饭
油炸粑稀饭,是安顺市的一道名小吃。该小吃的做法是先将米面搅熟成糊状盛入碗中,再从滚油中将炸得黄脆的糯料豆沙粑捞起放进去,然后舀上一勺黔中特产“引子”,浇上一瓢滚油便可。
稀饭可谓一绝,与我们平时以糯米所煮完全不同,没有米粒,状如糨糊,却又只是略微粘稠。油而不腻,内酥外软,十分可口。
烤豆腐
烤豆腐不只是安顺街边常见小吃,也是贵州普遍的小吃。四四方方的白豆腐放在专门的炉盘上一烤,外皮就开始“膨胀”起来。
豆腐烤好后,老板用刀把豆腐划开,里面放上折耳根,辣椒水,吃一口,细腻香嫩的豆腐瞬间让你欲罢不能。
豆腐要趁热吃,咸辣爽滑、满口喷香。现经营豆腐果的摊子遍布安顺的大街小巷,随处都可尝到。
豆腐脑
“麻辣豆腐脑,麻辣豆腐皮~~”还没看到小贩就能就听到的叫卖声。熟悉的伙伴们都知道,这个就是豆腐脑的小摊了。
从装满豆腐的桶里盛出一勺热乎乎、白嫩嫩的豆腐放在塑料碗里,然后依次放上酱汁、折耳根、大头菜、酸萝卜、洒上葱花,最后放盐、辣椒。
对于喜辣的人来说,辣椒一定要多,花椒也一定不能少。麻辣的味道伴着豆腐脑的嫩滑,一勺接着一勺的送入嘴巴里。那个味道,是大部分安顺人童年里最香的回忆。
糯米糕
安顺糯米糕是顾府街最“抢手”的小吃之一,老板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儒林路同一位置摆了二十年。
老板凭着良心做生意,原料精选贵州本地糯米,一香二甜三粘,搭配白糖等简单调味,没有任何添加剂,每日现做现卖,供不应求!
甜糕
甜糕是用红糖制作的一道甜品。成品色泽鲜亮、孔细似针、闻之鲜香扑鼻、食之甜而不腻、糯而不粘。
其最大的特色是在制作过程中加入适量糯米酒发酵而成,营养价值丰富,尤其适合老年人、儿童食用。
红袖套烤肉
安顺人关于烤肉的记忆,或多或少都会有“红袖套”的身影,“红袖套”烤肉风靡安顺的时候,满街烤肉都带着红袖套。
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法分清哪家是真,哪家是假。到后来,模仿之风渐渐没落,“红袖套”的身影也逐渐消失。
“红袖套”除了有猪肉以外,还有牛肉和板筋,价格从2块钱一串涨到了5块钱一串。价格虽然有些高,但味道依旧是那个老安顺的烤肉味道。
再配上一杯夏日特饮,简直是美味至极。
冰浆
冰浆创始人俞开林曾是水泥厂的一名工人,后因工厂效益不好下岗。迫于生计,他开始卖冰棍,每天到二十里以外的地方买回冰棍,在贵州的大山里穿梭叫卖。后经朋友介绍,他得知有一种碎冰机,可以用来做冷饮。于是,有了今天人们喜爱的“冰浆”。
安顺的冰浆里几乎都会放上糯米,吃起来软糯有嚼劲,清爽度10086+,0甜腻,不管什么水果都百搭。在冰浆表面撒上芝麻、葵花仁、碎花生、果脯,用勺子将冰浆搅拌后送入嘴里,简直不要太美味。
水果冰粉
水果冰粉是安顺夏天街头盛行的美味小吃,清凉的冰粉加上各式各样的水果,口感丰富,晶莹剔透,冰冰凉凉。
吃起来爽滑无比,妙不可言。无论是在逛街之余,还是闲暇之时,来上一碗冰凉的水果冰粉,都是在夏日对自己最大的犒劳。
玫瑰冰粉
玫瑰冰粉是消夏解暑的夏日特饮之一。把红糖放入打来的井水中,熬制成玫瑰糖水,再加入糖渍玫瑰和鲜薄荷叶汁。
这种冰粉吃起来清凉滑爽、甘甜可口,唇齿之间留着沁人心脾的玫瑰香味,恰似中式的玫瑰果冻布丁,透着一股天然的清凉。
碗耳糕
碗耳糕又名“娃儿糕”,贵州安顺地区传统特色糕点。形状像一个小茶碗,因用“碗耳糖”制作,小孩特别爱食而得名。
碗耳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安顺的传统著名风味小吃。颜色呈金黄,有弹性、香、甜、略带甜酒的发酵味,非常可口。
甜酒粑
甜酒粑分为糯米粉甜酒粑和糍粑甜酒粑,二者口感不一,各具特色。
甜酒粑是一道汉族小吃。将白糯米粉加温水和匀揉透,面团分别搓成圆柱形,再揪成一小团面剂,用手心搓圆、投入开水锅中。煮至七八成熟时加入甜酒酿、蜂蜜、白糖至熟起锅,连汤舀入小碗内即成。
油炸鸡蛋糕
我对鸡蛋糕的印象,还停留在童年时期,特别喜欢鸡蛋糕脆脆的口感。
安顺的鸡蛋糕和记忆中的有些不一样,以大米、黄豆磨浆为皮,肉馅为芯炸制而成,形似蛋糕,外脆内软。是当地最为常见的早餐品种之一。
两个鸡蛋糕配上一碗豆浆,是很多人最佳的早餐搭配。当地人习惯将鸡蛋糕放入碗中压碎,加入特制的辣椒酱、凉拌折耳根,然后配上一杯新鲜豆浆食用,味道酥脆可口。
夺夺粉小火锅
夺夺粉是安顺最具特色的代表小吃,它是一种类似又不同于火锅的小吃。顾客先挑好锅底和配菜,店家把锅底端上桌,就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实惠又丰盛。
这些小菜中,最传统的就是切成方块的凉粉。据介绍,安话“夺”字就是“叉”的意思,“夺夺粉”有两层含义,一是谐音叉叉“夺”凉粉沾汤吃,二是好友亲朋围桌“争夺”小锅内的美食。
现在,安顺夺夺粉分为两派吃法,干净的店面,每人加一个小型炉灶直接下锅煮料;另外一派则是按照火锅的原貌,众人围坐吃一锅。
酸汤砂锅粉
来到贵州,必然想到酸。安顺最为常见的就是红酸汤,红酸汤是以西红柿为原料做成的,红酸汤是酸汤砂锅粉的专利。
安顺最为出名的砂锅酸汤粉,要数“朱家酸汤砂锅粉”,用安顺特有的的厚剪粉加上自己熬制的红酸汤,佐以其他配料煮制而成。与砂锅粉绝配的就是红椒辣椒蘸水,将粉放入蘸水中滚一圈,滋溜一口,酸酸辣辣的味道让人停不下来。
总之就是要爽人一脸血的节奏,
再加上遍布全贵州的大小美食,
难怪外省小伙伴们宁愿挤死也要来爽一回!
爽!爽!爽!
小v作为贵州人可以自豪的说一句
胖!完全是贵州美食的错!
和我们贵州的胖几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