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家曹旺德为什么经常对市场做出奇葩的判断

还记得前不久,曹大叔耸人听闻的言论,中国税负太高,不适合做实业,
或许大叔说的是大实话,但是,哪里税负不高呢,于是,大叔去了美国,结果呢,换来的是被起诉被罚款。
不久前, 大叔又放出“大实话”
“及早卖掉手里的房子,以后租不出去也卖不出去”
这话咋一听,好像还真有点道理
现在国家对地产的调控层出不穷
而且个地方政府坚持“房子是拿来住的”这一准则
导致,各大省会城市房价回落,并有部分一线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现在说,房子卖不出去,虽然有马后炮之嫌
但是,也算有理有据
但是细细想来,卖不出去也就罢了,为啥租都租不出去。
难道未来大叔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么悲观吗
那先看看大叔的经历
现在国家对地产的调控层出不穷
而且个地方政府坚持“房子是拿来住的”这一准则
导致,各大省会城市房价回落,并有部分一线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现在说,房子卖不出去,虽然有马后炮之嫌
但是,也算有理有据
但是细细想来,卖不出去也就罢了,为啥租都租不出去。
难道未来大叔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么悲观吗
那先看看大叔的经历
曹德旺9岁才开始读书,14岁被迫辍学回家放牛。16岁时开始跟父亲学习经商,冒险帮父亲倒卖烟丝,后来改做水果生意。
跟同龄人相比,曹德旺见证了家族的大起大落,受尽冷眼,也吃尽了苦头。他在意,但他并不自卑,他深信自己的肩膀有着他们难以企及的坚强。
22岁时,通过借了几百块外债,曹德旺才娶上老婆。后来,为还债和改变现状,他卖掉了老婆的嫁妆,借了点钱,做起了往江西倒卖白木耳的生意。
由于利润可观,曹德旺胃口变大,于是押上了所有本钱。不料货物被扣,又变得一无所有。
那之后,家里已经吃不上饭,债主还三天两头来讨债,他只好把老婆孩子送到岳母家,自己去水库给人拉板车。上千斤的货物,他一个人要拉到十多公里外,一天两个来回。
后来,他又转为专门帮人修板车。那段时间,“28天没刷牙没洗澡没理发没饭吃,黑得木炭一样,身上散发异味,压根不像一个人”。那画面,小编简直不敢想。
营长看曹德旺实在可怜,就把工地留下来的大米、红薯全部送给了他,他拿去卖了一千多块钱。此外,还给他开了被收缴白木耳的证明,让他拿回了一千多块钱。
到了1972年,他帮村民推销树苗,包揽了全村的生意,3年时间攒下了5万元,成为当时的万元大户。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开始转变。
1976年,曹德旺到福清县高山镇异型玻璃厂当采购员。那是一个盖在牛棚里的小厂,从创办就一直亏损。曹德旺却断定这个玻璃厂肯定能赚钱。
1983年,他承包了高山玻璃厂。接手第一年,玻璃厂首次开始赚钱,净利润有20多万。
1984年,曹德旺无意中发现,小轿车玻璃的造价不到200元,销售价格却高达几千块,简直就是个暴利产业。而高价是因为国内市场被日本欧美企业垄断。
于是,曹德旺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进军汽车玻璃市场!
1986年,40岁的曹德旺开始满世界找生产技术和设备,准备汽车玻璃生产工作。几近波折,终于带回了国内首套先进的汽车玻璃生产机器。
1986年8月,高山玻璃厂开始正式生产“中国制造”的汽车用玻璃,成本不到200元,售价高达2000元。次年就赚了500多万元。
1993年福耀集团成立
1987年,曹德旺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车用玻璃。新公司不断引进新的设备和技术,生产成本也从不到200元降至50元,利润更加丰厚。
1993年,福耀主攻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占据了国内40%的市场。同年,福耀玻璃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汽车玻璃生产厂家。曹德旺成了中国的“玻璃大王”。
2001年至2005年,曹德旺带领福耀团队艰苦奋战,历时数年,相继打赢了加拿大、美国两个反倾销案,震惊世界。
现在的福耀玻璃占据70%的国内市场份额,成为国内汽车玻璃企业龙头老大。生意还铺开到美、德、俄等国,是宾利、奔驰等各大豪车的全球配套供应商,作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厂商而存在。
2009年5月,有“企业界奥斯卡”之称的国际“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被中国商人曹德旺收入囊中。曹也是该奖自1986年设立以来首位华人获得者。
曹德旺荣膺“安永全球企业家2009大奖”除了是“玻璃大王”,曹德旺还是中国真正的首善,亚洲十大慈善家之首。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曹德旺的善行也越来越瞩目,据胡润慈善榜统计,至今为止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80亿元。
大叔的经历可以说是一部屌丝逆袭的励志史诗
从小吃尽苦头,长大终于成就一番事业
那么这样通过做实业做起来的企业家,大多比较务实,并且相对节俭
如果从这一点出发,就不难想象,大叔为什么经常说一些比较悲观的大实话
像大叔这种做实业起家的大企业家,往往会有一种不安全感,生怕市场不景气,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别说大叔这种实业家,就是马爸爸也说过,阿里发展的越大,越觉得如履针毡这样的话。
那么大叔就会对未来预期的比较悲观,从而激发自己对未来的应对能力
中国税负高,那么我就试试国外怎么样
就算失败,也是一种尝试
从采访当中我们也了解到,大叔的房子很多
“我们家里买了几套房子,趁早做计划,他不愿意卖,编码,编1-7号,也要写明地址,以后早上5-6点在1号住,7-8点到在2号住,9-10点在3号住,以后房子卖也卖不掉,租也租不出去,还要交管理费,只能这样平衡自己。
而且估计都是超大的别墅
以大叔的个性,多少有些担心这些房子未来的保值能力
现在这种市场环境
让大叔开始怀疑自己的房子是否太多
对于大叔买的别墅,确实存在即难卖,又难租的情况
但是,我们这些屌丝,手里的房子可不是超级大豪斯
而是普通公寓
普通公寓的需求和超级大别墅,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市场
一个城市能住别墅的很可能不足千分之一
如果是在一线大城市,甚至这个比例都难以满足
所以,大叔的房子确实留在手里是累赘
但是,我们屌丝的房子呢,卖不掉,还租不掉吗,
所以
大叔,您下次,再发言以前,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屌丝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