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博商业研究院|2017年度购物中心关注文创品牌榜TOP50

汉博商业旗下智库汉博商业研究院联合赢商网大数据中心,日前权威发布2017年度购物中心关注文创品牌榜top50。研究显示,国内品牌占比上升至76%,本土女装进一步爆发品牌势能,而过半品牌集中在设计师品牌、品牌集合店。更多详情,请见如下榜单:
2017年度文创品牌榜top50
数据采集时间: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
年度购物中心关注文创品牌top50中,书店、文创产品均上榜10家,关注度最高;跨界复合店紧随其后,上榜8家,一定程度上说明业态复合、功能多元、体验丰富成文创发展新潮流;艺术场馆、diy手工坊均上榜6家;画室、工艺品、联合办公/创客空间上榜5家及以下。
新兴品牌上榜38家,其中,跨界复合店、文创产品、diy手工坊为创新主力。(新兴品牌界定:近三年进驻中国内地购物中心的品牌)
文创品牌榜top50特性与文创品牌招商趋势
据赢商大数据中心监测,2015-2017年全国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文创业态平均占比由0.5%上升至1.5%。(统计标准:商业面积5万㎡及以上的购物中心文创品牌数量平均占比,下同)
“润物细无声”的文创更具包容性,也更符合都市白领、中产阶级对体验的深层次需求,成为商场提升“软实力”的新动能。
“造血功能”增强,带来更多盈利预期
纵向上,深入挖掘自身特色,聚焦细分客群,开发更多新副牌;
横向上,集合书店、咖啡、展览、服饰零售、音乐、家居、影院、旅馆等多种模式于一身,具备社交化、分散盈利点等跨界经营特征,带来更多盈利预期,典型品牌如【言几又】、【树德生活馆】、【be+design hub】等。
ip赋能,资本助力,服务和产品“双轮驱动”,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一是ip衍生更迅速,典型品牌如【rock bear超级萌工厂】,以哆啦a梦为主题,快闪店、专营店“双箭齐发”,在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快速打响知名度;
二是社会资本的大规模涌入,助力品牌快速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典型品牌如【全爱工匠】、【十八字金】等,均获得融资;
三是产品和服务并驾齐驱,满足深层次消费体验,典型品牌如【pop mart泡泡玛特】、【美深绘馆】等。
新零售、大数据、“黑科技”从概念到落地,多样化应用激活“文创经济”
无人书店、“影院书店”、裸眼全息体验、智能店员机器人……文创在“新零售”时代的创新实践颠覆了大众的既定认知,典型品牌如【les airs】、【开心麻花剧场院线】、【橙嘉书屋】、【mc全息影剧院】等。
智能化体系建设逐渐成为品牌创新、拓展、运营的必备工具,短期来看投入成本增加,但从长远来看,不仅降低运营风险,同时为未来快速发展和扩张奠定基础,典型品牌如【西西弗书店】、【新华一城书集】等。
商业运营商自创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典型品牌如龙湖自创品牌【一展空间】,一体化集成办公、零售、餐饮、娱乐、休闲、体验、展示、社交等综合服务功能,短短1个月迅速在北京、上海、成都落地。
赢商大数据中心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业业态与文化创意元素跨界混搭,预计2018年全国一二线城市购物中心文创业态平均占比将上升至2.2%。未来,提高文创比重有望成为购物中心抢先建立品牌、占领消费者心智、构建“情感化”运营的“通行打法”。
01 书店
积极拥抱“新零售”,带来更多赢利预期
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实体书店零售额达344.2亿元,同比增长2.33%,走出负增长态势,共享书店、快闪书店、无人书店、“影院书店”、“银行书店”、智能书柜、自助购书机、智能店员机器人等相继涌现。
top50中,书店上榜10家,新兴、成熟品牌各占5家;相较于传统书店,“新型书店”通过产品结构、服务功能、技术应用、场景营造等方面的优化提升,成为体验式经济“洗牌”后实体店发展的新模板。
■ 线下细分市场多品牌经营,带来更多赢利预期
位列榜单top1的【西西弗书店】旗下有park书店、矢量咖啡、“不二生活”创意空间、“七十二阅听课”儿童阅读体验空间、《唏嘘》杂志、推石文化6个子品牌;位列榜单top2的【言几又】旗下有言几又、言几又·今日阅读、言几又·言宝乐园、言几又·见、言几又·言社5大子品牌。
■ 拼颜值,重内涵,多元融合打造文化消费新引擎
“竹林般”的书架鳞次栉比,“梯田状”的阶梯错落有致……2017年落户成都的【钟书阁】,浓浓的巴蜀风情让书店变成了“网红店”。
■ 与更多的“非书空间”结合,打造“新空间”
在进驻商场的同时,2017年5月,【言几又】与台资富邦华一银行合作,在上海外滩打造了“书房银行”;橙天嘉禾在影院内推出【橙嘉书屋】这一品牌,“把影院开成书店”,实现了影院与书店结合的改造与试探。
■ 网点布局不断优化,服务链进一步丰富,科技支撑程度不断提高
【新华一城书集】整合天猫、亚马逊、微信书店三大业务平台,通过会员管理系统,为门店营销活动提供系统和数据支持;【西西弗书店】建立了19个专业系统模型,对单店的每本书进行追踪和摆放,并记录销售形态,形成持续稳定的书流,完成了近30个城市、110多个实体店的商业落点,保持长期活跃的读者粘度。
注:本榜单中带*年份为品牌进入中国内地时间,带有“new”表示品牌为近三年进驻中国内地购物中心的新兴品牌(下同)
品牌独特亮点
【言几又】2017年全国门店累计举办文化活动2000余场,参与人次破百万;理发店、照相馆、插花工作室、木作手艺体验、进口超市、健身房等业态与书店的融合,赋予了品牌更多的文化属性;2018年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西安等城市拓展。
会员和粉丝年龄大多在18-45岁,最核心用户群则集中在28-35岁。为了打造线上线下闭合生态系统,特别设立物流中心,面积达3000㎡,为全国门店提供货品配送服务;同时,不仅搭建线上商城,还借助大数据分析描绘粉丝画像、受众主体与消费需求。
从最初的“书店+咖啡+文创产品”1.0模式,到包括设计产品、文化沙龙、主题餐厅等功能的2.0模式,不断升级“生活方式体验”;未来,言几又还将启动3.0模式,增加文创街区、设计师工作空间、文创项目孵化、阅读主题酒店等,实现“文化综合体”的自我定位与要求。
图片来源 / 言几又
【侘集·本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四川建筑图书总店所属,首家门店落户成都大悦城并于2017年10月开业;国内为数不多的建筑和设计领域专门书店,体现出新消费的一大特性就是分众市场机会,即围绕某类特定人群做品牌。
书店由日本知名设计师青山周平设计:独栋玻璃建筑, 将“建筑”与“书”联系起来,以高低错落的书之塔来展现鳞次栉比的城市楼群,以书塔之间的空间组合形成街道或者广场,让阅读、穿行、休憩等各种活动在书店内自由发生。
店内规划有 “艺术咖啡、生活研究所、城市艺术图书、儿童设计教育”四大主题空间,文创产品占比超30%;一楼为文创区域,提供手工diy服务。二楼设置少儿建筑设计思维培训班,针对3-6岁儿童教授建筑知识等。
图片来源 / 侘集·本屋
【新华一城书集】新华集团针对大型购物中心、百货商场推出的全新品牌,定位800-1000㎡的主力店,图书种类两万余种,数量五万余册;囊括图书销售、亲子阅读、咖啡休闲、文创产品等,为读者打造更时尚年轻的文化体验平台;针对区域内外籍人士和白领集聚的客流特点,外文书占比约10%。
作为传统零售巨头,新华书店近年来的“新零售”探索亦“可圈可点”。2017年6月,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在旗下的200多家新华书店推出自助售书服务,引进一批智能机器人;
2017年7月,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将旗下的新华书店进行了升级改造,推出共享书店。顾客只需在app上缴纳99元押金,就可以把书借回家阅读。如果读者喜欢某本书,还可以“借转购”。通过降低顾客成本,提高阅读频率,使图书资源被充分利用。
四川新华文轩推出了“文轩云图智能书店”,可为顾客提供借书、荐书、查书、还书、图书信息发布等服务。
图片来源 / 新华一城书集
【半山书局】2017年创立,“国内迄今为止最高、离天空最近”的书店。最突出的设计是三十六间“格子”,每一间独立的“格子”书房,宽3米,高2.2米,纵横跨度达两层楼,以此隐喻“站在半山之上,俯瞰人生百态”。
书店拥有近10万册书籍,可同时容纳1000人阅读。有别于传统书局厚重的色彩基调,设计用一种“酷”的心态,满足90后人群对阅读空间的期待。通过法国红砖、水磨石、铁艺、钢条、黑色玻璃等材质本身的纹理和质感,打造符合当代青年审美需求的空间。
图片来源 / 半山书局
02 跨界复合店
“人无界、货无疆、场无边”,
竞争边界日趋模糊
于90、00后而言,他们期望的是在购物、吃饭的同时,能够享受多元化体验。作为大消费时代的“新物种”, 跨界复合店通过不同业态叠加实现“1+1>3”,迎合新生代消费诉求,打破传统零售过于单一的“老毛病”。
top50中,跨界复合店上榜8家,均为新兴品牌。上榜品牌通过“复合业态+多元品类+文化赋能+主题场景”的高级形式,做“门当户对”的混搭,满足目标群体的体验需求。
■ 多业态混合经营
【树德生活馆】把家居、文创、出行箱包、木工、书店、花艺、咖啡、电影院、胶囊旅馆等进行融合,打造 “中国原创设计”全产业链。
■ 注重品类、功能的完整性和互动性
位列榜单top3的【les airs】目前产品库共有20000个品类,并根据不同门店进行品类组合。
■ 与艺术、音乐结合,以文化赋能
【modernsky lab艺术中心】打破音乐现场以音乐为主的运营模式,增加独立设计师产品展、艺术展、沙龙、科技论坛等更多文化元素;【u+学院】与话剧社、戏剧社、ofo等进行合作,打造创新式交互空间。
■ 无缝融合的不同场景,打造“沉浸式体验”
长期位列文创榜单前10的【line friends cafe & store】基于同一主题、定位进行设计,环境、灯光、情景小品等视觉元素起烘托环境、催化体验、强化主题的作用,不同场景无缝融合。
品牌独特亮点
【les airs】2016年首店在上海大悦城开业,230㎡的门店坪效约为1500元/㎡/月;2017年相继在上海、南京的一线购物中心异军突起,人气和销售持续火爆,并让众多购物中心纷纷伸出橄榄枝,有的购物中心甚至提出上千平方米免租金几年的优厚待遇;2018主要在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济南、重庆等城市拓展约20-30家店。
龙湖上海虹桥天街店占地面积达1235㎡,是品牌目前面积最大、业态组合最齐全的门店,融合了生活零售、西式简餐、咖啡饮品、花艺。
les airs生活零售分为出行、文具、益智、生活家居四大基本品类。目前产品库共有20000个品类,但每家门店平均陈列800-1000个品类,每2-3周替换掉10%-20%的产品,不断快速迭代,带给消费者新鲜感。
店铺安装有红外线探测仪,每个商品触摸率、停留时间、询问率、成交率等,都会在当天营业结束后就对商品进行动态调整,并把各个商品的表现发送给供应商,供应商可以在第一时间对产品进行优化,这是国内绝大部分品牌无法做到的。
未来,les airs还会将服务延展到文化方面,不仅会引入进口书籍,还将回收旧书籍供他人借阅。同时,构建新型移动微商城,将现有线下消费引流到线上。
图片来源 / les airs
【u+学院】2017年,龙湖商业针对项目核心客群需求所打造的、具有鲜明主题的全国首个知识共享体验式品牌,位于龙湖重庆u城天街b馆4楼,面积超2500㎡;大咖公开课、明星见面会、毕业作品展、城市级电竞赛事、毕业生双选会、高新科技发布会等,都可以在这个共享空间得以实现。
多元融合,打造创新式交互空间:挑高11米,拥有nba四面斗型led大屏,自带灯光音响; 合作伙伴包括重庆市戏剧家协会、新浪重庆、支付宝、口碑、众行、德科人力资源、喜马拉雅重庆站、ofo、原色话剧社、苍耳图书、青汇体育等,服务周边14所高校、近20万大学生。
图片来源 / u+学院
【树德生活馆】中国首家24小时创意生活用品复合体验店,蜕变于中国top10文具品牌“树德文具”, 2015年起从文具转向设计用品之路,2018年将在北上广深、成都、杭州等城市拓展200多家门店。
广州24小时复合店门店面积为1100㎡,客单价100-200元,开店首日营业额达6万;将原创和环保作为产品开发的第一要义,从五行智慧“金、木、水、火、土”汲取灵感,产品包含文创用品、生活家居、智能家电、出行箱包、身体护理5个类别。
2017年12月在佛山岭南天地落下一子,门店根据岭南文化和佛山独特性进行创作,以更深刻的底蕴诠释“好好生活”理念。
图片来源 / 树德生活馆
【be+design hub】“咖啡+文创+生活杂货”的跨界集合店,一层为coffee+dining,二层为design store。
在一二层的楼梯区域,逐步由一家咖啡简餐过渡到艺术产品领域空间;二层主要是艺术品、设计师家居零售;在楼梯口的左侧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