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是否有权收滞纳金

物业,相信住在城市小区的朋友们还是接触得比较多的,物业一般是一个小区的业务管理的一个机构,一般是物业公司的形式,而且,会需要和物业有一些经济上的往来,其中就涉及到一个滞纳金的问题,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物业是否有权收滞纳金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物业是否有权收滞纳金
物业公司没有权利收取滞纳金,但可以要求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违约金。滞纳金,指针对不按纳税期限缴纳税款或者不按还款期限归还贷款,按滞纳天数加收滞纳款项一定比例的金额,它是税务机关或者债权人对逾期当事人给予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滞纳金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和惩罚性的特点。所谓法定性,是指滞纳金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款项,个人和其他企业、团体都无权私自设立;强制性,是指滞纳金的征收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二、法律规定税收滞纳金是行政处罚吗
滞纳金不属于行政处罚的内容,滞纳金是执行罚的一种。执行罚是指行政机关对法定的义务人拒不履行其法定义务,通过罚款的手段促使其履行义务,执行罚的目的是迫使其履行法定的义务。
行政处罚和执行罚的最主要区别是,前者是对已发生的违法行为适用,而且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反复使用。后者是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处罚决定,为促使处罚人履行处罚内容而采用的,可以连续多次适用,直至义务人履行义务为止。
所谓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法规范的相对人给予法律制裁的行为,税务行政处罚权限是税收法律责任的延伸,如果对税务行政处罚权限不予规定,则不利于税务机关依法行政,容易造成乱管乱罚,责任不清,也不利于保证依法追究违法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涉及的由税务机关实施的行政处罚包括以下几种: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以及吊销税务行政许可证。但加收滞纳金,不属于行政处罚,而是执行罚。其区别在于:
(1)目的不同。行政处罚的目的在于对相对人违法行为的惩戒,使其不再重犯,而执行罚的目的在于促使不履行义务的相对人迅速履行义务。
(2)法律性质不同。引起执行罚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执行罚是防止违法行为发生的警戒措施。超过法定期限未纳税,滞纳一天须交付一天的滞纳金。一旦缴纳税款,滞纳金的累计就立即停止,以此来防止其不履行缴纳义务,而行政处罚以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前提,它使违法者承担的法律后果比执行罚范围更广、程度更严重。
(3)构成要件不同。行政处罚要求行为具有主观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不具有故意和过失的行为造成的行政违法,不被处罚或减轻处罚。而执行罚不要求主观上的过错,只要行为人在客观行为上没有依法履行义务,行政机关就可以实施执行罚,以提醒、促使相对人履行义务。
三、《税收征管法》相关
根据我国《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我国现行税收滞纳金不应是行政处罚,而是纳税人迟延履行纳税义务的损害赔偿,是对纳税人占用国家税款的一种补偿。第一,从税法法理来看,税收是一种公法上的金钱之债,纳税人作为债务人,如果迟延履行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即除缴纳税款外还要给予国家债权人相应的损失补偿,税收滞纳金就是补偿方式。因此,税收滞纳金不同于罚款,它是一种民事性责任,不具惩罚性。而罚款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是对纳税人行政违法行为的制裁,具有惩戒作用,与税收滞纳金的性质、作用根本不同。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物业是否有权收滞纳金有关内容,物业是没有权利进行滞纳金的收取的,如果大家在生活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去了解好相关的情况,不要轻易的相信物业的说辞,如果您还有其它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他们会为您提供更专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