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处女,每年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少年英雄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又一个英雄出发时,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一)
柳传志老爷子可能没有想到,2018年的春天,对于柳氏家族而言,是一个多事之春。
2018年5月4日,香港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自6月4日开始,联想集团(0992.hk)将被从“恒生指数(hsi)”的50只成份股中剔除,转由石药集团取而代之。
这是联想集团第二次被移出恒生指数:联想于2000年首次加入恒生指数,但在2006年第一次因不达标退出恒生指数;2013年3月,联想又再次加入恒生指数,结果5年后的今天又被移除。
从联想集团2013年第二次入选成份股以来的股价走势来看,这5年期间,联想集团的股价虽然从7.71港币一度涨至2015年牛市末期的14.30港币(未复权),但之后股价一路下滑,最低跌到过3.53港币。这5年期间,联想的股价回调了50%,市值缩水了450亿港币,最新市值已不到500亿港币。
联想集团(0992.hk)2010年5月至今股价走势
为什么联想的股价会走成这样,不是寥寥数语能说得清楚。但是有几个关键节点可以供大家参考:
2011年底——联想pc出货量超越戴尔,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国内智能手机份额从2%上升至8.39%;11月,柳传志放心卸任董事长;
2012年——联想的pc出货量超越惠普成为全球第一大pc厂商;
2013年——机海战术推动联想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登顶,全年手机总出货量超过5000万台,“中(兴)华(为)酷(派)联(想)”格局奠定;
2014年——互联网渠道手机发力,荣耀和小米的全年出货达2000万和6112万台,包括联想在内的传统渠道模式遭受重大冲击;联想收购摩托罗拉,意图进入偏欧美、竞争不激烈的高端市场;
2015年中——联想同时出现了股价和业绩的顶峰,pc业务维持全球第一,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和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后,企业级业务和智能手机业务也都跃居全球第三。但联想的整合和研发能力一向被诟病,手机业务一团乱麻,摩托罗拉被证明蛇吞象;智能手机最后全年销量下滑13%(国内仅卖出1500万台),pc业务下滑11%,全年净亏1.28亿美元,股价大跌;
2016年——联想国内手机销量跌至300万台以下,pc、手机、数据中心等板块收入同步回落,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再次下跌4.2%至430亿美元,销售净利率跌至1.22%。
此时的市场,已经想明白联想的问题在于研发和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对新兴业务的判断和整合能力不足。但是这已经是深入联想集团骨髓的病根,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净利率单薄,各环节跑冒滴漏严重,一旦加大研发投入,亏损难以避免;另一方,早在90年代的柳倪之争,就给联想对技术研发的态度定了基调——重贸轻技,一旦调整则可能动摇公司的认知基石。
因此2015年一篇标题为《联想10年研发费不及华为一年》的新闻,当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争论,里面提到:
根据2006-2015财年财报显示,联想历年的研发支出中,仅2015财年的研发收入占比达到2.6%,其余年份均低于1.9%。过去10年,联想累计投入研发成本44.05亿美元,尚不及华为去年一年的研发支出。2014年,华为投入研发的费用高达66亿美元,联想10年的投入仅为华为一年的三分之二。
后面联想虽然加大了技术投入水平,但我们可以看到,联想2017年的研发费用依然仅为华为的10%,人才储备也不能说足以扭转局面(比如联想提到要在ai领域赌上性命,但是杨元庆曾提到ai人才储备仅有百人规模)。——在目前的行业格局下,想要弯道超车,谈何容易。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除了移除恒生指数成分股的风波以外,联想最近又惹上一件大事:在2016年3gpp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被人质疑“没有给中国移动、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的polar方案投赞成票,连华为的竞争方中兴都投了赞成票”,引起了广泛的争论。
联想在5月11日的官方回应中提到:
在3gpp举办的有关5g标准的表决会议上,联想针对5g标准的polar方案投票(该方案由中国移动、华为等中国企业主导),包括联想旗下的摩托罗拉移动,所投的都是赞成票。
但腾讯《一线》称,联想确实曾投了polar的反对票,该反对票是在2016年10月葡萄牙里斯本的会中投出。
知乎目前排名第一的答案,作者couchetard更详细的分析了这两次投票的信息(其中联想投反对票的那次是86b会议、投赞成票的是87次会议),得出的结论是:
联想在86b会议上反对数据信道短码用polar,未遂。在87会议上良心发现/迫于压力,转而支持短码用polar。结果大家知道,polar没有干过ldpc,丢掉了数据信道短码,只拿到控制信道编码。在87次会议上,联想的表现没有问题。
作者提示,联想不具决定性的那次反对票依然有争议空间
为什么会有这次长码编码方案里联想的反对票,钛媒体的一篇稿件里提到:
如果是完全高通方案,moto的技术优势可能得以发挥,是完全从商业的角度来考虑的。
——“商业角度”,这是完全符合贸工技思路出身的联想的思考角度的。
从联想中出走的大佬中,最有名气的是孙宏斌。
孙宏斌1989年加入联想,当时创立6年的联想进入瓶颈期,柳传志选中了25岁的孙宏斌,任命他为企业部经理,专门负责汉卡和微机产品的全国分销业,因此孙宏斌一度被视为联想的接班人。年轻的孙宏斌带动联想的业务突飞猛进,但因为种种原因受了牢狱之灾,直到2003年10月才被海淀区人民法院改判无罪。
出狱后的孙宏斌与柳传志达成和解,联想不仅借给他50万元在天津开办顺驰,还成为了他第一个开发项目的合作伙伴。2003年,孙宏斌创办融创中国,主打高端住宅,并于2010年在香港上市。2017年,融创合同销售额3620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四。
而融创的股价,在2017年更是上涨401%,成为港股的一匹黑马,总市值目前有1500亿港币,已是联想集团的3倍有余。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是联想集团著名的广告词。如今,港股最重要的恒生指数成份股中将会没有联想;而融创中国则已入选恒生中国25指数,纳入恒指成分股可能性加大。不知道各方人士看到此景,都有何感想。
——成王败寇,这是把握机遇者登上宝座、固守自封者坠落神坛的天人道,而联想的案例对滴滴这家巨头而言,同样适用。
(二)
柳传志老爷子曾经给联想立下一个规矩: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职。
因此老爷子的女儿——柳青,在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读大二时,暑期竟然还是去康柏公司实的习。在大学毕业后,柳青赴哈佛大学留学,两年后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并顺利入职大名鼎鼎的高盛投行部,派到香港入职。而后,她转岗至直接投资部,10年后的2012年,34岁的柳青晋升为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这是一个还算合理的晋升速度,高盛每年晋升数百名md,有30%的人晋升时低于35岁。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北京上地的一家小餐馆里,高盛直接投资部的柳青代表公司第三次与滴滴创始人程维会谈入股事宜。谈得并不顺利,柳青因此说了一句玩笑话:“不让我投,我就给你打工吧!”让她意外的是,对这句玩笑话程维接招了,并开始和她认真讨论此事。
2014年7月,柳青正式加盟滴滴,出任首席运营官(coo)一职,负责公司专车新业务、品牌公关、商务合作等工作。自此,滴滴走上了快车道,2014年12月,7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淡马锡、国际投资集团dst和腾讯;2015年2月14日,滴滴宣布与快的战略合并;2015年7月,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笔非上市公司融资——20亿美元;这之后,已经进入正常运转轨道的滴滴,开始接受战略投资。——这背后,都有已任滴滴ceo的柳青的运作和身影。
滴滴这家企业,从柳青入职以后,一方面走上了融资和扩张的快车道;但是另一方面,也染上了浓厚的资本色彩。
资本是逐利的,这是一句中性语句,不带有任何褒贬色彩。
所以滴滴当年和敢和快的做每天亿元级别的补贴战争,实质上是利用资本优势,顺利挤死其他的潜在竞争者;然后反过来在有垄断嫌疑的背景下,滴滴快的进行合并,资本也在其中保驾护航。
2015年情人节,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联合发布合并声明。两天后,愤怒的易到,就向商务部和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举报涉嫌垄断。
不过柳青澄清到:“我们做的是出行行业,包括去哪儿、神州租车、携程都属于出行领域,所以我们不涉及垄断”。而快的资深副总裁陶然甚至在微博上调侃:“一家同业公司竟然连司机账户流水和营业额都傻傻搞不清,不知道是故作无知还是用心险恶。滴滴、快的只是为乘客提供了免费电招服务,乘客和司机结算的流水,是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的收入,和快的滴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还有律师为此辩护:“滴滴和快的是典型的创新型商业模式,他们除了改造传统的出租车经营行业,破除出租车公司垄断经营造成的服务品质低下,以及出租车服务区域的信息不对称,解决打车难,还带动了移动支付的普及,是业态创新而不是垄断”,“是否涉及垄断的关键点在于快的与滴滴的营业额是否达到反垄断调查门槛”。
——时至今日,某个媒体拿到的资料显示:
滴滴出行2017年gmv(交易总额)达到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今年3月初,滴滴预计2018年其主营业务将实现盈利,净利润有希望接近10亿美元,公司整体“微赚钱”。滴滴方面对上述数据未予置评。
新闻还提到:“滴滴还对司机抽取了比之前更高的平台费,达到20%。”
所以无论从哪个口径上来看,之前反驳滴滴垄断不成立的许多理由,包括20亿元营业额(2018年的预计净利润都有10亿美元),向司机抽取提成,都在逐步失效。而且判断垄断最重要的指标:“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最近大家纷纷抗议滴滴平台一家独大、侵害权益的大背景下,看起来也有了一点成真的苗头。
让滴滴的形象彻底坍塌的,就是上面截图中涉及的,美团打车的搅局。
2018年3月21日零时,美团打车正式在上海上线。美团方面称,在上海上线不到20个小时,美团打车日订单量即突破10万单,上线第三天,单日完成订单量突破30万单。美团点评ceo王兴一时意气风发,在某论坛上宣布透美团打车在上海的市场份额已达到三分之一。
很有意思的是,之前靠补贴烧钱起家的滴滴,却有点委屈的指责美团打车补贴畸高危害行业:“我们欢迎竞争,但希望新的选手能给行业带来生机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而不是短暂的狂欢后遗留大量问题,对行业造成根本的破坏。”
不过美团的高管在朋友圈反击:“滴滴的孙枢同学不要对自己在上海无照经营避而不谈”,并配上一张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网站的上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企业名录,名录显示滴滴未入选。
也就是说,在2017年6月,网约车新政后,滴滴并未获得上海市交通委员会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这一年的时间,滴滴属于“无照的非法经营”。如果在上海发生了类似于“空姐遇害案”这样的案件,滴滴作为当时的无证经营方,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希望有法律的朋友帮我解释一下。
不过,最让笔者觉得不舒服的,当属于:“当大家认为你垄断或者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大喊自己只占出行行业2%的市场份额,而且收入很少,弱小无辜;但需要融资的时候,大喊我们对于行业的话语权极高,司机的提成比例具备上浮空间;当新竞争者进入的时候,却大喊你们根本占不了我多少市场,我的份额绝对优势(垄断)。”
这应该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极致了吧?
——就像最开头提到的那个勇者变恶龙的故事,滴滴也从勇者变成了恶龙,借行业寡头之势,行制度套利之实,善恶变迁,人道轮回。
(三)
大家都知道最近的“空姐夜乘滴滴顺风车被害”的案件,看到她父亲在镜头前红肿的眼睛、刻意压低的声音,我也是一个女儿的父亲,感同身受,也是激发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力。
5月5日晚11时许,21岁的山东女孩李某珠走出郑州沃金大酒店后,她再也没能回到这里。令人扼腕的是,她深夜搭乘滴滴顺风车去火车站,是为了赶次日凌晨回济南老家的火车,参加一位亲戚的婚礼。她的遇害,让悲痛欲绝的父母失去了唯一的“掌上明珠”。“(司机)是个变态,说我长得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