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任正非集资2.1万元创立华为,历经三十年艰苦奋斗,使得华为从一个没有技术、没有产品、没有背景,当二道贩子的小公司发展成为如今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的领导者和世界500强,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一个优秀企业家都具有一些独特的精神品格。那么,华为的创始人、总裁任正非也不例外。我通过长期的研究和近距离观察,发现任正非的身上具有专注、自省、简单朴实、自律、艰苦奋斗、坚韧、淡泊名利、危机意识、终身学习的九大精神品格。我在最近出版的《任正非和华为:非常人非常道》一书中对任正非的这些独特的品格进行了全面解读。
一、专注
华为是一个用理想牵引发展的伟大公司,任正非是一个坚守理想的企业家,创办华为30年来,他不忘初心,甘于寂寞,始终坚持只做一件事——专注ict领域。
在华为的成长过程中,正逢中国房地产爆发,很多做实业的企业家都去做房地产生意,赚得盆满钵满,一夜暴富。面对巨大的诱惑,但任正非从没有动摇过,不说没做房地产,就连股票也没炒过,仍然不忘初心,坚守“上甘岭”,坚守实业,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任正非认为,在大的机会面前,要有大的战略耐性。“要耐得住寂寞的,板凳不仅仅要坐十年冷,有些人,一生寂寞。”
1992年正是深圳股市疯涨的时候,汹涌的人流带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涌入深圳交易所,通宵彻夜地排长龙买股票,而深圳最早的证交所就设在华为办公楼的一楼,华为员工每天目睹这楼下发生的种种财富神化和骚动,但都没有一个人受到影响和诱惑,所有人都在楼上埋头工作,对窗外的事充耳不闻,别人都把钱拿来炒股,而任正非却把钱投入研发,当时有人想不明白,说任正非是“任大傻”。这种风暴中的宁静,这种对自有核心技术研发的痴迷的追求,让拜访华为的客户由衷地发出感慨:华为不成功是不可能的。
任正非回忆说:“那时,我们公司楼下的交易所里,买股票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包围着。我们楼上则平静得像水一样,都在专心致志干活。我们就是专注做一件事情,攻击‘城墙口’。”这种专注与坚守已经成为华为人的一种执念。
很多企业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但任正非却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华为的成功可用一个“傻”字来概括。
“傻”:30年坚持只做一件事——坚守实业,专注ict领域;华为从1997年起,开始向ibm学习ipd集成开发管理体系,华为向西方公司支付了十几亿美元的学费;别的企业都把钱用来搞房地产、搞资本运作,而华为不为所动,坚持不上市,坚持将每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累计投入三千多亿元搞研发。
如果华为没有技术创新与管理体系的‘傻投入’,就不会有华为的今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回顾华为30年发展历程,任正非的确有点傻:他就像一个阿甘,带领一群傻傻的人埋头苦干、傻傻地坚守、傻傻地投入、傻傻地付出,最后傻出世界第一!
由此可见,任正非的“傻”是一种超越一般“聪明”的有智慧的“傻”,是一份难得的坚守、执着和付出。由此可见,任正非不是“真傻”,而是一种战略眼光,是基于客户价值的最高生存智慧。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今天,各行各业都在寻觅“一举成名天下知”的突破式创新,却忽略了如果没有矢志不渝的坚持,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华为能够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得益于任正非30年如一日,守望自己的理想,始终坚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真心诚意为客户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二、简单朴实
大道至简是管理哲学,是管理的激高境界。面对繁杂的内部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外部形势,企业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如果能够清醒地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来把握其本质,采取简单有效的手段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并营造使管理简单化的机制,那么,这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二法门。
任正非在企业管理中追求大道至简。任正非最讨厌说什么主义。从实用角度,务实精神是深入到华为每一个毛孔的精神特征,当然,这个特质毋庸置疑地来自于任正非三十年来持之以恒的塑造。但从理想主义的角度,任正非身边的高管们普遍觉得老板很多时候的想法过于天真和理想化。
任总经常在内部发表讲话,他的讲话虽说言语平淡,但从不讲废话、空话和大话,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大道至简。我们可以从中一窥任正非的管理思想和华为不断超越自我的内动力。
任正非坚定不移在华为强力推行持续变革,全面学习西方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打通端到端的流程,经过28年的努力,终于让华为的内部管理流程化,简单化,华为为此交了几十亿元的学费。
任正非推行管理变革的目的就是“要多产粮食,以及增加土地肥力,不能对这两个目的直接和间接做出贡献的流程制度都要逐步简单化”。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一定要分层分级授权,使管理标准化、简单化,把精力要集中在产粮食上,按贡献评价人。
华为的工资分配,实行基于能力的职能工资制。在华为,员工实际工资的确定基于职位责任、实际贡献和实现持续贡献的任职能力。
华为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分钱分得好”。企业生存与发展本质上依赖利益驱动机制,而华为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配基本原则下,强调全面回报的价值分配理念。用“班长的战争”、“赛马平台”、“算清帐分好钱”来真正实现激励人心,激活组织。
在任正非看来,管理不要怕员工有缺点,企业管理者要把精力多用在引导员工的思维和反思自己的管理行为上,而不是盯在员工的行为和缺陷上。
作为管理者不要怕员工抱怨,而是怕你不了的管理行为造成了员工的抱怨,所以,你需要经常反省和自我批判。好公司出现问题经常自我检查,坏公司出现问题总是批评别人。任正非指出,管理知识不等于管理能力,企业管理者的能力不等于管理素养。高层管理者做正确的事,中层管理者正确地做事,执行层人员把事做正确。
很多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看上去都高大上,其实只是一种响亮的口号,喊在嘴上,很少落实在行动上。
而任正非将华为的核心价值观简单归纳为三句话:即“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这三句话既是任正非始终践行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他的理想和信念。
而且华为的核心价值观有一个特点:就是简单、朴素、清新、明了、指向单一、可以衡量,大家认同,而且被信仰。所以,18万华为员工会自觉践行。
以客户为中心(它告诉员工价值来源,钱从哪里来?);以奋斗者为本(是员工力量来源,员工多劳多得,持股、福利、培训,还有公平晋升机会);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员工们的行为来源,任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微小行动都是奋斗);坚持自我批判(员工们的精神来源,动态的创新来源,是不满足、持续改进的过程和动力)。
古人云:大道至简。大道理都是很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明白。
任正非对我说,“外面有很多文章和书籍,把我和华为神化了,我是人不是神。做企业要回归商业本质,公司不要有太多方法论,认认真真地把豆腐磨好就有人买,而且能卖个好价钱。”任总举例说:“我有一次在日本排了很长的队去吃面条,人家反复给我介绍这面条来自中国,怎么中国人面条没有做好,让日本人把面条做得那么好呢?这个就需要反思了。所以任何一件事,不要把方法论说的那么复杂,消耗了我们的精力,其实我们就是一句话,你真真心心地对客户,终有一天客户会把口袋里的钱掏到你的口袋里,客户还心甘情愿。”
大道至简,悟在天成。复杂的事情简单去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去做,长期坚持,自然功成。换句话说,就是聪明的人下笨功夫,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傻子精神),能把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到最后的人都是伟人。
任正非尊重商业规则与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守正为非,以勤补拙,不走捷径才是最快的捷径。
三、自律
任正非是中国最大的民企老板,但在他的身上却没有大老板的派头。他在华为要求别人做到的他总是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从不搞特殊化。
任正非在公司没有专车、没有保镖,也没有私人飞机和游艇。即便现在他已70多岁了,也不坐特等舱,下飞机后仍自己打的,拒绝下属和客户接机。
任正非在华为内部颁布了一条禁令:严禁讨好上司,机场接机也不行。在华为只有客户才享有专车接送的待遇。
有一年,任正非去新疆办事处视察工作,当时华为的新疆办主任刚从业务一线提拔上来,基于中国传统企业对高级领导“巡视”的重视,他特意租用了一辆加长的林肯轿车去机场迎接任正非。任正非刚下飞机,看到有人开车来接他,非常气愤地说:“你现在应该在办公室接待客户,而不是开车来接我!”并对这位办主任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没有架子,是华为员工对任正非的一致评价。2016年4月15日晚,72岁的任正非在上海虹桥机场排队等出租车的照片,刷爆朋友圈。照片上,任正非独自拉着拉杆箱,在排队等候出租车,没有保镖和专车,神态自若。
当天,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微博上说:“过去二十多年,任总一个人打出租车是常事了。昨天早晨我在酒店向他汇报工作,他就是打出租车来的。他把自己的股票分给员工了之后,又没有上市,不是大富翁,就无须保镖了。”
任正非的生活非常简朴,经常去职工食堂和员工一起吃工作餐。对于任正非来说,打的、坐经济舱、乘摆渡车、到职工食堂吃饭只不过是内化到他骨子里的一种习惯而已,华为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这就是任正非和其他企业家与众不同之处。
也许是任正非过惯了苦日子,即便是腰缠万贯,富可敌国,也愿意过简朴平淡的生活。我们不难从任正非身上,看到可贵的创业家精神。
2017年1月11日上午,华为召开干部工作作风宣誓大会,任正非带领华为高层集体宣誓:我绝不搞迎来送往,不给上级送礼,不当面赞扬上级,把精力放在为客户服务上;我绝不说假话,不捂盖子,不评价不了解的情况,不传播不实之词,有意见直接与当事人沟通或报告上级,更不能侵犯他人隐私;我们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不作为,反对发牢骚讲怪话。对矛盾不回避,对困难不躲闪,积极探索,努力作为,勇于担当;我们反对文山会海,反对繁文缛节。学会复杂问题简单化,六百字以内说清一个重大问题……
2007年9月29日,华为举行了首次《emt自律宣言》宣誓大会,并将宣誓活动制度化开展至今。
任正非告诫华为高管:“能打败华为的只有华为自己,只有腐败才能击败华为。”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告诉我们“正人务必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体现于企业领导人身上的工作作风,是引领企业员工作风的方向标,有着上行下效的引导作用。任正非律己以服人的精神在华为产生了强大的引领力量。
四、艰苦奋斗
任正非是在生活所迫,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创立华为的。那时,他认为,华为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资源,唯有艰苦奋斗才能活下去。“活下去”成为任正非的一种执念。
任正非于1944年10月出身在贵州安顺地区镇宁县一个贫困的小村庄。虽然是农村,却是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家中有7个兄弟姊妹,身为老大的任正非,从小就经历了战争、贫困、三年自然灾害、政治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磨炼。
不仅饭吃不饱,衣服也不穿暖。直到高中毕业,任正非都没穿过一件衬衣,夏天,他还穿着厚厚的外衣。家里几个人合用一条棉被,在地炕里做饭,贫困的景象连后来抄家的“造反派”都目瞪口呆。任正非每天饥肠辘辘无心读书,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吃一个白面馒头。
1963年,任正非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并入重庆大学),但此时家里的经济状况更加捉襟见肘,弟妹的处境也更加艰难。母亲竭尽全力为他了两件衬衣和一条拼接起来的被单,陪伴任正非度过了四年艰苦的大学生活。
后来,任正非创办华为后,他确立了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的华为核心价值观。任正非是华为核心价值观的创立者,也是公司核心价值观的守望者和践行者。
任正非说:“华为最基本的使命就是活下去。”无论是经历成功还是挫折,“活下去”这个简单的念头中,寄托着任正非不舍的追求。
任正非感慨道:“华为三十年的炼狱,只有我们自己及家人才能体会。这不是每周工作40个小时能完成的,我记得华为初创时期,我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自己没有房子,吃住都在办公室,从来没有节假日、周末……”这是任正非对华为成功的总结,他将眼前的成绩归结为苦难的累积。
任正非就是一个用生命在做企业的企业家,把自己的生命都融入到华为。他创办华为30年来,几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飞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