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考、践行,守望生命,“竞”待成长!”
一个不断成长的公众号 守望生长
会计基本假设
我们知道会计的最基本,职能就是核算。而核算的内容需要我们进行记录。怎么记录?我们平时写日记呢,总会涉及到,有谁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包括自己对这件事情的一些感想。比如,我今天到商场去买了一个价值300元的取暖器。 会计同样也需要像这样记录,比如记录某个企业,在什么时候,创造了多少价值。
这句话中,“某个企业”就是会计核算的主体,你记录的是关于哪个企业的账?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你核算的 会计主体 。;
“在什么时候”,指的就是某一个会计核算期间,而某一个核算期间,我们把它称作 会计分期 ,既然有会计分期,那就有比会计分期,持续的时间更长的一个时间,而这个时间呢我们不能确定某个企业到底它要持续经营多久,所以我们就把它假定为, 持续经营 ;
“创造了多少价值”,怎么样来记录与衡定呢?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经济社会,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它具有很多的优点,比如说,价值尺度、流通、储存、支付。所以,会计上主要采用 货币计量 ,同时也有其它计量方式并存。
我们就把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作为会计的 基本假设 。
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通俗的讲就是,会计开始记录的标准。 比如,我们说两个人结没结婚,我们是怎么看呢?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可能有人会说,两个人到民政局去领完结婚证,就可以确认他们俩已经结婚了。在法律上已经确认了他们这两个人在组成的新家庭里面的权利、角色、义务,等等。在会计里面,我们就把这种情况认订为 权责发生制 。同理,两个企业已经共同确认签订的合同,明确了各方的权利义务,交货方式,付款方式,法律责任等等,就可以用权责发生制来确认。
第二种,认为两个人举行了婚礼,才能说这两个人已经结婚了。当把新娘子一娶进了门,才认为真正的结了婚,这样的标准我们在会计上,称为 收付实现制 。比如我和对方呢进行的交易,只有当我真正收到对方支付的款项,我才把它确认为收入。 确实,这两种说法都对。但这里面确实存在不同的确认标准。
会计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在企业中使用,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会计中的预算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也就是说,规定我们怎么做,这些信息才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才能,对使用这些信息的人做决策有用。
首先,要保证事情是真实发生,并且完整记录。这种 可靠 的信息是核算的基础。
既然是使用者做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那这些信息呢就要与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相关 ,使使用者可以评价这个企业的过去业绩,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这些信息呢应该清晰明了,易于 理解 。
既然做决策,使用者就会对这些信息进行,横向、纵向的 比较 ,以了解企业过去的业绩和未来发展前景。
看问题要看本质。对于企业来讲,他的交易或者事项,我们也要看它的经济 实质 ,而非法律形式。
对于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决策的信息,一定要慎重,这些信息是非常 重要 的。
会计在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当中,一定要 谨慎 。要通过自己的职业判断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同时也不能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说是相了,要 及时 的进行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
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这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决策者使用的信息,应具备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