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涯一片无悔,想起那天下午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白客《万万没想到》。
通信行业从事资料编制工作5年,天天对着图纸、电脑,觉得很累,但是最近突然觉得自己知识面太匮乏了。
今年接到上级公司要求,公司开始全面转型,人员全部转型升级,转为设备、传输、和土建一把抓。
因为以前从事的都是通信土建方面的内容,突然一下就觉得整个人都懵掉了。
可是,在公司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已经是公司的老前辈咯,在知识全面还是感觉真的好无力啊。
上面是一网友的工作感慨,她从事通信行业5年,最近突然接到命令说员工转型升级,有感于此。
早在2013年,三大运营商相继提出转型升级战略,三家不约而同地把战略调整方向定位互联网。成立各自的互联网公司,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等等。
拥抱互联网成为三大运营商的转型共识!
马云曾调侃京东的刘强东,阿里巴巴的使命是创造更多的京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在线支付方式,打通了线下渠道、线上交易的通道,极大地提升了支付效率。
互联网时代鲜明的特征即是快速、安全、便捷!
三大运营商引以为傲的市场营销模式一直是人海战术,具体点讲即是用人去砸开市场,地推、上门、摆摊、现场营销、入村、广场搞活动等。
概括来说,运营商的市场是跑出来的,依靠一线员工一双双腿跑出来的。
1999年开始的通信黄金十年,大江南北、街头巷尾、山高水深,运营商员工挥洒着汗水、泪水,永远冲锋在第一线。
那个时候,无处不留有运营商辛勤工作、拼搏奋斗的印记。
快速发展期,以人海战术为基本作战方式,无可厚非!
这一模式曾经撑起了通信十年辉煌,如今却显得不再适用,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格格不入。
以前,做市场前端的只管放号、开宽带,不必知道宽带有几种覆盖模式;
以前,做报账财务的只管收支、财务审核,不必知道办理融合宽带1年多少钱?
以前,做基站规划建设的只管选站址、开站,不必知道营业系统开宽带点哪几步?
如今,运营商员工被要求全面学习,成为一个全才,做市场的必须知道基础网络知识;运营网络的必须知道宽带、号码推销的基本话术;综合支撑的必须知道开户的操作流程。
从专才向全才转变!不要求所有方面精通,但每个专业、领域知识都知晓。
美其名曰:员工全面发展,提升个人素质有助于能力全面发展!
互联网大浪潮之下,不可避免地触及部分员工的去留问题。
绝大多数运营商员工处于基层,一线员工占比超过80%,如此庞大的人数也就是国企能够接纳。
基础运营商作为国家基础电信设施的建设者、运营者、维护者,掌握着巨大的固定资产。大的诸如铁塔、站房,小的诸如网络箱、光猫;长的诸如光缆,短的诸如传输设备。
运营商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当一张通信网络建成以后,运营、营销的人员便不再需要那么多人了。
更何况,工程外包已然成为通信施工的趋势。
运营商自留人员越来越少
运营商自留人员越老越集中在营销、维护。
多余的人去哪儿?
有人说:在通信领域内混了几年,摸爬滚打,没弄出多大名堂,钱没挣着。到头来,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懂一些,却什么也不精通。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歌词里唱的总是坦荡、释然,一个混迹运营商体制内十几年的老油条子,假若让你出来择业,且不说从事何种工作?真到了那一天,你是否拥有足够的勇气离开?
离开,你又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