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创客:创业到底难在哪里?如何尽可能避免失败?

很多白领或者金领,觉得自己在一个领域已经做得十分优秀了,就想转身创业;有的大学生,觉得自己上学时候是个学霸,智商高学历高,创业就一定能成功,但其实,创业靠的不是学历或智商,而是靠能力,如果你不具备当老板的能力,那么错误的选择必然会导致失败。下面我就说一下,创业到底难在哪里?如何尽可能地避免失败?
1.小企业不要随便去创新
很多创始人都对乔布斯顶礼膜拜,觉得乔布斯身上的创新精神是值得自己学习的,自己创业的目的,就是有一天能做出像苹果那样牛的公司,但我想说,创新,不是谁都玩得起的,尤其对一个初创业者,你更需要三思而后行,因为创新是需要足够的实力和条件的,他一般是垄断企业或者是行业里的前几名去做的事情,就好像“智猪博弈”一样,小企业需要做的不是创新,而是跟随。
举个例子。我认识个朋友,他本来是在一家银行系统做软件开发的,工作几年之后,他觉得每天做这样重复的工作单调乏味,就想自己和朋友一起出来组建个软件公司,跟公司里的一些年轻的伙伴们一商量,其他人也觉得应该出来闯一闯,然后几个年轻人就义无反顾的辞职了。
做什么呢?由于他们本身是银行系统出身,所以他们对大公司的财务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一家本地的大公司一直在用一款很老旧的软件,这款软件在他们看来已经完全过时了,他们就想凭自己的力量,开发一套新的软件,开发完以后卖给这家大公司,他们觉得凭借着在软件功能方面的创新,一定能拿到这个订单。
然后,几个年轻人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工作,在软件研发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有的时候还需要从外面请高手过来帮忙,本来预计3个月就能开发好的软件,但半年也没开发完,在这期间,他们没有接其他的小案子,自然公司也没有任何收入,几个年轻人就硬着头皮往前做,辛辛苦苦差不多花费了一年的时间,终于把这套软件写好了,拿到大公司试用,发现无数的bug,根本没法用,最后,这家大公司还是把订单给到了一家业内的大软件公司。
后来,几个人无奈之下,只能把这套未成型的软件系统,低价卖给了其他公司,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研发的这套创新的软件也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就告诉我们:创新很多时候是大公司玩的,而不是小公司。创新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硬实力,这些硬实力很多小公司都不具备,而且,在中国的环境下,你创新就算创好了,以大公司的资源和实力,抄袭你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你创不好,人家也不学了,自己白白去当了一回小白鼠。所以,小创业者,你不要总看到创新带来的好处,而看不到创新的风险,你应该脚踏实地去紧跟大企业的脚步,做出性价比高的产品,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2.不要盲目扩张
有一句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其实同样适用于创业者。很多创业者急于追求速度,觉得今天当老板,明天就能赚到大钱,这其实是不现实的,因为生意都是由小做到大的,事物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要总想一口吃个胖子。
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一个朋友,他本人是做厨师的,在县城开了个小饭馆,做一些家常菜,因为他做厨师的手艺不错,菜给的量比较大,价格也实惠,平时他们店生意还可以。有一天,他去上海旅游,看到上海很多餐饮店都在做麻辣小龙虾,他觉得这是个机会,就想回去在自己店里试一下。
回去以后,他就开始联系货源,自己研发做麻辣小龙虾的配方,一个月以后,就把这道菜在自己店里推出来了,因为他是在小县城里第一个推出这道菜的,其他家没有,所以,这道菜一经推出,就马上成为了县城里的一个爆品,很多顾客来店里品尝,有时候甚至需要在门口排队等座位。
他一看这道菜这么火爆,觉得这是个扩张生意的天赐良机,就把自己店里平时做的家常菜生意给停掉了,因为他觉得卖4盘家常菜,都不如卖一盘小龙虾赚的钱多。
然后,他家里的亲戚朋友,一看他饭店的生意这么火爆,都要求投钱入股,他当时头脑一热,一下子就在市里拿了3家店,开始装修,专卖小龙虾。他的想法很简单:我一家店拿货量有限,如果把规模扩大了,量就起来了,以后就不用让二手批发商赚一笔,可以直接从小龙虾产地直接拿货,这样成本更低,利润更高。
可是,一个月过后,吃小龙虾的人开始明显减少了,门口再也没有人排队了。一是因为很多人只是抱着尝鲜的心态过来试一下,图个新鲜;二是其他饭店一看他们的生意火爆,纷纷跟进,都做起了小龙虾的业务,所以,生意一下子就回落了。他以为是自己的价格太贵了,就开始降价,没想到其他家看他降价,他们也降价,最后几乎都是成本价供应,但其他家还有别的菜做支撑,他除了小龙虾这道菜,已经很久没有做家常菜了,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业。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你作为一个初创业者,你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不能盲目扩张,如果你的自身实力和经营状况还达不到扩张的程度,就先等一等,做生意切记跟风,即使你想开展其他的项目,也千万不要扔掉自己原来还赚钱的主业,否则不但自己吃不成胖子,还有可能一下子饿死。
3.朝阳产业不等于赚钱
通常来说,一些朝阳产业比较被大家看好,比如:it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健康产业等等,但朝阳产业不等于你进去以后一定赚钱,如果你没有这些行业的相关经验,不懂相关的技术,那么朝阳产业再暴利,也与你无关。
给大家举个例子。去年我在微信上遇到过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女生,她本身是学化学专业的,但是她说自己一点也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我问她喜欢什么?她说她喜欢一些浪漫的东西,比如:旅游啊、写诗啊、看电影啊等等,她当时问我说:您觉得做婚庆行业怎么样?我说:你做过吗?或者你家里有亲戚从事这个行业吗?她说:没有,但是不都说文化产业是未来的朝阳产业吗?那婚庆行业也算是是文化产业啊!
然后她就跟寝室里另外两个小女生,一毕业就跑到深圳去创业了。她们三个小女孩,每个人从家里借了5万块钱出来,3个人一共拿了15万的启动资金,就在深圳宝安区租了家门店,她们的想法很简单:现在80后,90后小女生都希望自己能有个浪漫的婚礼,这方面同样作为女生,他们都能策划得很好,而且这行又不需要什么技术,只要租个门店,买一些简单的设备就可以了,主持人,化妆师,摄像师那些都可以从外面请,出租车也可以外包,自己只需要找客户就行了。
他们把店开起来的时候,是9月份,刚开始确实做了几单生意,几个人也小赚了一笔,这让她们对自己的选择充满了信心,但让她们没想到的是:这行业的淡季和旺季差别非常大,除了每年的10.1前后,5.1前后和春节期间是旺季,其余时间差不多都是淡季!有时候2,3个月都没有一单生意,而且很多风险是她们始料未及的。
有一次,她们在婚礼过程中,摄像机突然出现故障了,导致婚礼录像全程没有拍到,但婚礼又不是拍戏,不可能再重来一回,客户知道以后非常生气,甚至要告她们,让她们赔偿精神损失费。
后来他们一顿赔礼道歉,虽然客户没有把他们告上法庭,但是,这笔钱也泡汤了,所有的场地费,人工费,租车花的钱,全部要她们自己承担,这一单就让她们亏了8万块。最后,她们一算,做婚庆这一年,她们不仅没有赚一分钱,除去房租等运营费用,还亏了2万,后来这3个女生决定把店关了,回去上班。
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你千万不要觉得自己选择了一个朝阳产业,就一定能赚到钱,朝阳产业确实很暴利,但风险也很大,尤其在你没有相关经验的情况下,赔钱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大家做生意千万不能看到新兴的行业,觉得有钱赚,就一拥而上,如果你对这个行业不熟,自己也没有相关的技术,你贸然进入后,很可能让自己的投资血本无回。
总结:对于一个初创业者来说,可能你一开始收获的并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失败的痛苦,因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它不相信眼泪,很多第一次创业的人,这个时候往往就会打退堂鼓,觉得自己不是当老板的料,还是回去老老实实帮别人打工吧!
但是,我想说,万事开头难,一个创业者,跌跌撞撞,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事,不要怨天尤人,没有人能把事情一次性做对,效果不好我们可以调整,有时候创业多失败几次,成功其实就躲在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