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编译
来源:cacm.acm.org
作者:thomas haigh
编译:shawn、may
【新智元导读】thomas haigh是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历史系副教授,主要关注信息技术史以及商业史。最近,经常有关于美国之伟大、美国为何不再伟大以及如何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讨论,但是伟大这件事十分复杂,我们对伟大的定义已经随着时间发生了改变。在本文中,thomas haigh将从ibm的历史中寻找答案,探讨这家伟大的美国企业的兴与衰。
数十年以来,ibm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最赚钱、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在所有美国企业中,只有通用电气、苹果、微软和艾克森美孚公司创造的财富比ibm多。虽然ibm近期问题缠身,但是自2010年以来它屡屡获奖:“最具领导力公司”第一名(《财富》杂志)、全美最环保企业(《新闻周刊》)、“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第二名(品牌咨询机构interbrand)、“全球最受尊敬公司”第二名(《巴伦周刊》)以及“全球最受尊敬公司”第五名(《财富杂志》)。
ibm对计算机学的技术贡献无人能及。公司的研究人员获得了6个图灵奖以及4个诺贝尔奖。ibm的工程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硬盘驱动器、第一个软盘驱动器、第一个可在一系列可兼容的不同机器上使用的架构、第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关系数据库、第一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第一个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架构、第一个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芯片。
托马斯·j·沃森(thomas j. watson)
2014年,ibm入选《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美最大公司”(第20名)和“最受经理人尊敬公司”(第16名),将老对手微软甩在身后。不管是在美国商业界,还是在美国与世界的关系上,ibm一直都走在变革的最前沿。
追逐伟大
ibm的历史可追溯到赫尔曼·何乐礼(herman hollerith)1986年创办的制表机公司(tabulating machine company),其生产的穿孔制表机可以快速地处理通过打孔储存在卡片上的数据。穿孔卡技术最初用于完成美国人口普查,后来被用于商业上的统计工作。
1911年,何乐礼的公司与其他几家生产特殊商业设备的公司合并为ctr公司(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mpany)。“ctr”中的“c”代表“计算”(computing),当时指的是磅秤——语言随着时间演变的一个有趣例子。1914年,托马斯j沃森担任ctr总经理。10年之后,ctr改名为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虽不太明确但野心更大。自此,ibm开始不断地迅速成长。
沃森刚开始是一名推销员,他进入以创新的销售方法而闻名的全美现金出纳机公司(ncr),成为了一名推销人才。沃森非常喜欢在公众面前做演讲,他常常在公司集会和野餐时让大家聚在一起听他演讲。ibm有着严格的着装规定:白色衬衫,面部无胡须。
公司员工要唱公司的歌。在《永远向前:ibm动员歌》(《ever onward: ibm rally song》)中,有这样一句歌词
“我们虽然很强大,但是我们会变得更强大,我们不能失败,我们的目标是服务全人类”
沃森用明确的使命感和对伟大的痴迷成就了ibm。在1935年版的《ibm歌集》中,“伟大”这个词出现了至少45次,这本歌集的前两首歌是《美国》(america)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后面86首新歌的内容都是在歌颂ibm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多好歌,例如《to our i.b.m. girls》和《to w.f. titus, 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in charge at endicott》。
对于沃森而言,伟大意味着在员工身上和下班时间进行投资,激励员工,并留心劳工纠纷和劳工组织化的威胁。ibm在成长过程中模仿了ncr公司的做法,引入了被历史学家称为“福利资本主义”的制度。实行这种制度的公司将自身标榜为现代劳动实践的典范,他们为员工提供退休金和分红等福利计划,员工教育计划(例如艺术课程)和体育社团。ibm成立了自己的乡村俱乐部,还建立了职业阶梯,以便原本担任制造或办公室职位的员工通过升职从事技术工作或管理工作。
沃森很有政治远见。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的大萧条中,许多公司走向了衰败,但是ibm却迅猛发展,从1935年到1940年其营收增加了一倍。大部分业务来自于新政计划扩张政府机构的政策,包括成立社会保障署,这大大增加了对穿孔制表机的需求。紧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ibm为军方提供工具协调军队调动,制造用于破解密码和其他军事应用的特殊机器,丰富了自己的产品。从1940年到1950年ibm的营收增长了两倍。
成为伟大的国际公司
在沃森担任国际商会主席时,他在动荡的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通过世界贸易实现世界和平”的理念,积极宣传自由贸易的好处。沃森一直希望ibm能走向全球。“ibm”中的“i”代表的正是国际。
伟大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和平与稳定。ibm有一首不太有名的歌叫做《to our great i.b.m》,这首歌赞扬了ibm的海外员工,“海外——热带炎热地区和北方寒冷地区”,“ibm共辉煌——太阳永不落”。沃森非常喜欢在遥远的地方设立新的子公司,赢得当地的达官显贵的欢迎。这首歌将沃森称为“我们伟大的总裁——商业世界的国王”。
欧洲是ibm最大且最成熟的市场。ibm在欧洲拥有各种各样的分销协议、合伙关系和股份,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大部分都落入纳粹手中。纳粹政权没收了ibm的德国子公司,负责控制ibm在被攻克国家的业务。战争结束后,ibm这才有机会以新的模式重建欧洲业务。ibm成立了一个新的组织——ibm世界贸易组织,由其控制各国子公司的运营。
欧洲政治家们钟爱出口却憎恨进口。他们严重受损的经济十分缺乏外汇。但不幸的是,只进口不出口或只出口不进口是不行的。在与文化历史研究员petri paju进行的研究中,我研究了ibm在战后为了重建国际贸易提出的新协议,当时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货币短缺,进口关税猖獗,政府强烈反对贸易逆差,这使得自由贸易完全不可能。
ibm全球化的计划将重点放在了一种不起眼的产品:电传打字机。与穿孔卡技术相比,电传打字机价格更加亲民,易于以每次一台的模式向一家企业推广。对ibm新成立的欧洲子公司来说,电传打字机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产品,可以帮助他们与当地企业建立信任与关系,而这些企业之后也许就会采购穿孔卡设备或计算机。为了避免成品被征收当时最高的关税,ibm将打字机组装厂建在了它的八大欧洲市场。
这种做法很实际,但是并不是最佳方案,因为ibm无法在荷兰这样的小国家制造电传打字机所需的数千种部件,而且由于政治原因无法进口全部部件。ibm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确保每个国家生产打字机的部分部件,然后在本国内用这些部件交换所需的其他部件。这样,各欧洲子公司就可以自由交换商品,而且不会造成贸易逆差。
大约同一时间,ibm和美国因为相同的原因加深了与欧洲的贸易关系。ibm提出这个商品互换计划时正值冷战早期,当时苏联加强了对东欧的控制,并准备向西欧扩张。
沃森是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复兴欧洲经济可以让犹豫不决的欧洲民众选择资本主义,加强美国的地位,与先前敌对国家的ibm员工重建信任。由于ibm的公关工作,《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将马歇尔计划描述为“让欧洲更加统一的重要一小步”。
欧盟缔造者之一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为了表彰沃森作出的这些努力,授予了沃森法国的最高荣誉——荣誉军团大军官勋位。国家稳定、经济开放、国外市场的发展关系这ibm的切身利益,当这些条件未得到满足时(比如20世纪70年代的南美洲),ibm的业务就会受到影响。
1956年,沃森将ibm的控制权转移给儿子小托马斯·沃森 (thomas watson jr.),不久之后便去世了。随着经济壁垒的消除以及欧洲经济的恢复,ibm的国际业务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冷战造成的统一压力以及时势带来的机遇,塑造了ibm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当时主要经济体迅速从战争灾难中恢复,为ibm带来营收增长,不过仍无法威胁到它的统治地位。
ibm在各国的子公司不仅帮助其所在国实现伟大,还帮助ibm这家日益全球化的公司实现伟大。
许多子公司设立有自己的设计部门、研究部门、制造部门、销售部门和支持部门。这些子公司的员工和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于当地,这给了它们一个双重身份——立足当地的公司以及美国经济实力的代理人。ibm的员工进行着不同层面的交流。
在ibm芬兰子公司(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员工主要与芬兰客户和同事交流。在参加培训课程时,他们与其他北欧国家的员工一起在瑞典的地区培训中心接受培训。高级员工或被迅速提拔的员工可能去位于巴黎的ibm欧洲总部会参加会议,或者在别国的研究机构完成一项临时任务,或者参加ibm 100%俱乐部为最优秀的销售人员举办的豪华国际聚会。
让美国伟大
ibm新兴的计算机业务在美国本土成功崛起,这要归功于它是冷战早期“军事-工业-学术复合体”(由艾森豪威尔总统在离职演讲中提出)发起者之一。被称为“国防计算机”的ibm 701大多流向了负责政府项目的原子实验室和太空工程公司。当时,政府官员管理着ibm 701的交付顺序,按照客户对国家安全的贡献的大小对他们进行排序。
50年代末期,ibm在开发第一台超级计算机stretch时为其设定了与ibm 701相同的市场。stretch采用了新的半导体封装技术、新的架构特性(例如传输和存储保护)以及新的功能(例如多任务处理)。美国政府用于完成信息解密和关键词搜索的harvest系统——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数据挖掘项目的鼻祖,其核心就是一台经过改造的stretch超级计算机。
1961年ibm对stretch进行了首次测试,结果发现stretch的运算速度比ibm前代旗舰系统要快30倍,放在今天这种进步是无法想象的。但不幸的是,ibm之前向客户承诺stretch的运算速度要比前代旗舰系统至少快60倍,其定价也是按照这个运算速度确定的。stretch很快在市场上下架,不过数十年之后,历史学家发现 stretch项目中的新技术对 ibm之后统治大型主机市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ibm电子设备转型意义更大的是sage——一批与雷达站互相连接的防空中心,指挥战斗机拦截苏联的轰炸机。我经常听到有人声称eniac 、colossus等早期的计算机可以占满一整栋建筑(甚至一个城市街区)。这完全是瞎扯的,位于sage核心的an/fsq-7计算机是唯一一个体积接近如此程度的计算机。
两组全套计算机设备被连接成一个冗余的集群,填满了每个sage控制中心(共23个)的一整层楼。当时政府对沃森这样的美国富翁征收税率高达91%的边际所得税,将所得资金疯狂拨给国防项目,在这些资金的支持下sage成功推动了真空管技术的进步,但是这种技术永远无法用于商业用途。sage还开创了计算机网络、实时操作和图形化显示。
sage本身的防御目标是轰炸机而不是导弹,因此还没来得及全面部署在战略上就已经没有用处了,但是它一直运营到了20世纪80年代。sage真正的遗产是技术上的。
虽然ibm的主流业务从穿孔卡逐渐转为小型计算机,但是它的国防项目直接着眼于未来。在冷战中,美国的策略是在不引发大型战争的前提下抑制苏联的扩张,这要求美国必须在军事技术和工业生产力上有明确的优势。ibm和其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伙伴(例如麻省理工大学和系统开发公司)为sage和stretch研发的技术可以帮助美国保持这些优势。
承担巨大风险
伟大意味着承担风险和对新技术和新平台进行大规模的长期投资。
在20世纪60年代,身着深色西装和立领衬衫的ibm人进行了一场豪赌,其规模之大足以让当今身披卫衣、追求刺激的硅谷高管望而却步。虽然今天的科技公司喜欢吹捧他们的“造梦”工程,但是alphabet、facebook和oracle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主导着利基市场的少数产品和服务。向后兼容要比创新更为重要。
微软就是一个好例子,它成功地将windows和office产品变为可以带来巨大收入的垄断产品。大多数科技公司在初创阶段开发出一个平台,在接下来的很多年中确保其稳定地成长,并防御竞争者的威胁。
在70年代之前,ibm 在以商业为导向的主机市场占有类似的统治地位,但只是因为它在60年达早期启动了一个庞大的研发项目。1964年4月,ibm推出了大型计算系统设备集合体system/360,这使得先前建立的整个生产基地变得无用。
两年前,据报道ibm斥资50亿美元研发新的大型计算系统设备集合体,这个数目是它全年营收的两倍。据小托马斯沃森称,实际的成本非常高,以至于1965年ibm发现“几周之后公司就需要用紧急贷款给员工发工资”。
在这之前,ibm为不同的市场和不同规模的公司推出来几种不兼容的大型计算系统设备集合体。客户越来越希望能获得大量与机器捆绑在一起的系统软件包,例如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为这么多的不同平台分别开发工具的成本不断增加。
不兼容问题还给客户忠诚度造成了威胁。每隔几年,客户现有的计算机就会被淘汰,但是成功的应用程序可以使用数十年并且会不断演化。任何需要客户重新编码其应用的计算机更新都会为ibm的竞争者带来窃取账户的机会,而且最新推出的cobol语言可以让用户在不同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