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一画准如狗,事前一画亏成狗?「趋势线」其实不止技术分析

画趋势线一直门非常玄学的投资手艺,一直以『事后一画准如狗,事前一画亏成狗』而著称。而且你去找网上主流趋势线的资料(我已经找过一遍了),绝对都把趋势线归类在技术分析的体系里,半毛钱的基本面概念都不会有。
但是起码在正统的投资框架里,趋势线是有其正统的基本面概念支撑的,其背后的逻辑基础是增长/成本/预期等因素所揉和而成的一个利率概念。
再看一次这张图:
当整体经济以一个相对稳定的增速增长时,上市公司作为优质企业的代表,平均利润增速会高于经济的增速,这是投资美股长线来看能稳定赚钱而且赚钱的速度快于美国gdp增速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a股缺乏退市机制保证上市公司整体的优质性以及国企占比偏高等原因的干扰,目前来看,整体的利润增速预期大致上与gdp增速预期是持平的。
讲完eps则是讲pe,a股的pe预期里,对于增长的溢价预期(peg指标)依然比不过情绪的扰动,所以a股的整体股价更多是由情绪驱动的牛短熊长的市场,所以中枢反而更好预测,因为一直以来情绪的整体框架是大致稳定的(未来是否如此再议),而pe则围绕这个中枢极大的波动,只是情绪的高潮(高pe)是短暂而又暴利的,情绪(低pe)的低谷是漫长而又纠结的。
在pe中枢和eps增长预期大致稳定的背景下,那么上证指数就能画出来一根趋势线,这根趋势线的内含斜率是与经济增长规划整体持平的。
市场上涨时,由于更多是由情绪驱动,指数会向上大幅偏离趋势线,但是整体利润增长并不会大幅提升;当市场下跌时,由于国内经济的特征,整体利润增长也不会大幅减少,当跌到一定的估值底部的时候,会有资金逐步抄底,并且抄底资金逐步超过抛售资金,最后形成底部。在这个过程中,由于a股情绪中枢是稳定的,所以pe的下延也就是趋势线也是大致稳定的,只是随着利润的自然增长而缓慢的抬高,最后就是一根趋势向上、斜率为经济增长率预期的中长期趋势线。
这就是上证指数趋势线的本质,未来会不会发生变化,怎么发生变化,我觉得有几个重要的因素需要考量,第一个是经济的增长预期还能维持在6-7%这样的高位么—影响斜率?第二个是市场的生态结构会不会发生变化—影响情绪中枢也就是影响高度?第三个是pe估值体系会不会发生变化—影响收益预期?这个不是本文的重点,但是可能10年以后,你才会发现这个观点的可深挖性和重要性。
但是有童鞋可能会提出来问题,创业板的趋势线的逻辑和上证是一样的么?我认为不完全是。还是再看下面这张图:
我直接贴数据吧,从20121204的最低点585.44,20161202的最高点2186.69,正好是4年涨幅273.51%,年化正好是39%。创业板过去4年的利润增速分别是(13年21%,14年22.7%,15年27.8%,16q3年33%),明显利润增速的增长只能解释一部分的斜率。
我自己的观点是,这个39个百分点的斜率,利润增速只能解释其中25个百分点,剩下的14个百分点,则被风格偏好、赚钱预期等其他情绪中枢因素解释了。注意的是,这是趋势支撑线,用短期因素比如情绪波动、政策刺激是不能解释它的,那些指标是用来解释偏离趋势线的部分的。但是不管如何,目前来看斜率的下降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也就是创业板未来几年的收益预期,甚至包括合理支撑点位),除非能看到业绩的大幅增长来填补缺口,但是4年指数涨3倍,哪有那么容易填满。
卖方提出问题,但是我是买方,本质上要做更困难的事情:解决问题。所以我给出的答案是,当旧的趋势线被真正意义上打破后,新的趋势线,怎么画,哪里是起点,哪里是支撑点,新的斜率应该是多少,对应多少的内含增长预期,以及对应多少的风格偏好,这些你如果能想明白,我相信未来3年创业板的投资,你会更加的游刃有余。这些假设是我未来几年的立身之本之一,我也还在研究,更需要市场走出来形态后验证,希望有一天能有一个可以验证的研究结果。
不过现在能给大家分享的是,中长期的趋势线和情绪中枢、eps增长预期相符,起主导的是eps增长预期,但是短期内的趋势线,起到主导作用的可能是情绪中枢,这点很关键。
所以,当你画一根日线级别的趋势线的时候,比如2016年年初的天齐锂业,你要想明白,你的趋势线里面,对于2016年以及未来的业绩预期占到很大的比重,你要随时的评估市场对于业绩的预期变化以及情绪变化两个因素,同时来调整斜率,来区分趋势线的跌破是否属于有效跌破,还是斜率调整;但是如果是做妖股,比如做2015年上半年的创业板,情绪、政策变化可能就是唯一的斜率,思路则完全不同,比如20150528这种暴跌,现在回头看看要高度警惕这一天的趋势线跌破,是否情绪的拐点是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