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游】3年前,首旅酒店110亿元收购如家,掀起一地波澜。
2年前,一纸任命,让王府井重组传言,至今未停。
今年,一纸公告,揭开一个千亿旅游集团的面纱——首旅集团。
年初,共青团中央将下属的青旅集团无偿转让给光大集团,从而使青旅集团控股并持有20%股份的中青旅(600138.sh)划归光大集团,中青旅被划归光大集团看似平静的背后,“旅游+金融”的想象空间被急剧放大。此次,王府井(600859.sh)划归首旅集团,坊间对“旅游+新零售”期待重重。
此次重组而成的千亿资产级别的首旅集团,在地域上,与远在深圳的千亿集团——华侨城集团,遥遥相望。华侨城集团以“旅游+地产”模式,数年前就成为千亿规模旅游集团,而通过不断重组壮大的首旅集团,大船又将驶向何方?
1.再造一个千亿旅游集团
对民营企业,再造千亿体量的旅游集团颇有难度。而体制内,首旅集团则在重组之路顺风顺水。王府井(600859.sh)1月30日晚间公告显示,原国管中心下属的王府井东安与首旅集团合并重组,王府井东安无偿划归首旅集团的同时,其持有26.73%股份王府井也被划归首旅集团。首旅集团跻身成拥有四家上市公司的豪门,也让首旅集团成为千亿资产规模的旅游商贸服务业平台。
图1:王府井原股权与实控人关系图 图片来源,2016年度报告
截止2016年末,王府井总资产177.88亿元,首商股份(600723.sh)总资产64.32亿元,全聚德(002186.sz)总资产19.80亿元,首旅酒店(600258.sh)总资产172.93亿元。2016年,首旅集团营收实现436.61亿元,资产总计729.62亿元,净利润为6.68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4.09亿元。(备注:2016年纳入报表的子公司有:首商股份、首旅酒店、全聚德、首汽股份、康辉旅行社、燕莎中心、东来顺、丰盛世纪、建国饭店、京兆饭店等40余家)
图2:首旅集团2016年主要公司财务情况(单位:万元)
首旅集团,自1998年2月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资产重组,尤其在其实控人北京市国资委的屡次推动下,通过重组造就了今天千亿规模级别的旅游集团和完备的产业布局。
第一次,1999年,国家旅游局及国家各部委与其所属企业脱离行政隶属关系,部分在北京的旅游类企业并入首旅集团;第二次,2004年,首旅集团实现了与北京新燕莎集团、全聚德集团、古玩城集团和东来顺集团的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第三、四次,2010年,北京农业集团、西单友谊集团先后并入首旅集团;最新一次,2018年,王府井东安并入首旅集团。
五次重组,首旅集团经营业态进一步完善,构筑起了涵盖“宿行游购娱”全旅游产业链的六大专业板块,成为以经营旅游业为主,涵盖酒店、餐饮、旅行交通、旅行社、商业、景点景区等业务领域的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千亿资产规模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
2.蓄意2年,一纸任命揭开重组前奏
在2012年12月,刘冰接替郑万河时,已经58岁,延长退休似乎已成定局。在3年任期后的2016年,王府井原董事长刘冰已经62岁,按照相关规定,已超法定退休年龄。接替刘冰者系首旅集团副董事长刘毅,有些出乎意料。与刘毅不同的是,刘冰自1993年加入王府井以来,已经在王府井工作23年,而郑万河更是掌舵王府井近20年。
刘毅接替刘冰担任董事长,是2000年8月北京东安集团董事长汤庆顺“空降”王府井任党委书记以来,首次由王府井体系外人士接任董事长一职。注:当年的9月19日,王府井与北京东安集团实施了资产重组,组建王府井东安,并由其间接控股王府井。随后,汤庆顺在2001年2月正式担任王府井董事长一职。
王府井在重组后的十多年里,一直秉承着从集团体系内挑选掌舵人的“传统”,从郑万河到刘冰,无一例外。在首旅集团任董事等职务近18年的刘毅“空降”王府井,与18年前重组颇有相似之处。当然,也有不同点,王府井、东安集团重组更多聚焦在百货零售业务,而王府井与首旅集团的重组,则是在互联网、跨界等更加多元的商业环境下。
年初中青旅与光大集团的结合,让“旅游+金融”的想象空间被急剧放大;拥有30年“造城”经验的华侨城集团,让“旅游+地产”模式,借助特色小镇的风口如火如荼,用官方的话说,是“文化+旅游+城镇化”模式;同样作为体制内的首旅集团与王府井的结合,是否能让传统零售企业,在国企改革和互联网浪潮下,创造出“旅游+新零售”创新模式?
3. 北有新首旅,南有华侨城
南方霸主华侨城集团,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先后控股华侨城a、深康佳a、华侨城亚洲、云南旅游、曲江文旅、厦门天视等6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近2200亿元。
尤其是以华侨城a(000069.sz)为代表,总市值为849.12亿元(截止发稿时),总资产约为1463.45亿元(2016年度报告)。华侨城a在2017年参与地方国企混改中表现尤为突出,作为“老曲江人”段先念,2017年首笔巨款就打到了古城西安,计划未来5年投资2380亿投资,打造大西安文化旅游新高地;接下来的华侨城更是113.58亿元增资曲江文投,控股曲江文旅(600706.sh);150亿元与瘦西湖管委会打造扬州瘦西湖大型文旅综合项目、70亿元打造“剑门蜀道”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图4:华侨城a2016年度旅游综合和房地产项目营收情况
作为被允许从事房地产业务的央企,华侨城在强调“文化”与“旅游”关系的同时,也显示了其在房地产方面强大的营收实力。
在段先念上任前,掌舵华侨城20年的任克雷,已为华侨城奠定了“旅游+地产”的发展模式,培育出了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欢乐谷等品牌项目。2013年8月,任克雷卸任董事长时,华侨城a的总资产已近900亿元。经历2年左右的人事震荡后,段先念2015年初正式掌舵华侨城,年末华侨城总资产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华侨城由此站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掌舵人的段先念在华侨城集团“领航ii阶2015”培训班上提出了三个转型模式:一是继续推进“旅游+地产”的创业模式;二是创新“旅游+互联网+金融”的补偿模式;三是深耕“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他说,华侨城的产业终极选择依然是旅游。从段先念担任董事长以来,华侨城确实在按照这一思路布局。随着2016年“文化+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相继在四川、云南、海南等地方落地,单一的主题公园模式成为过去,新的“造城”模式也在异地不断的规模化。
图5:华侨城a2016年新增土地情况
历年不断变化的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新的城市名称出现,将见证华侨城“文化+旅游+城镇化”异地“造城”的进程。而北方旅游霸主首旅集团在2018年与王府井东安的合并重组,则极大的促成了首旅集团成为千亿规模的旅游商贸服务业平台。至此南北两地,已各自形成千亿规模的旅游集团。虽然彼此侧重点不同,但是双方的产业终点都是旅游。
以首旅集团旗下的如家集团为例,在2017年净利增幅超过185%。但是截止2017年第三季度,首旅集团营收为355.04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半仅为2.67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更是出现负利润仅为-0.98亿元。
靠重组不断壮大的首旅集团,铁肩担重担,光明的前路中仍然面临诸多新挑战。(中博文旅 梁国庆)
转载请注明:品橙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