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398字,阅读约5分钟)
在日时,我所打工的厂子虽算不上什么大企业,但在当地乃至东京也算是有点名气和实力的。对于如同白纸一样刚入职的员工,在培训抑或说培养上,却与国内有着不同的方式,刚开始时还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觉得自己不胜任工作,随时都可能被炒掉,可随着时间推移,才发现自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用这句话形容日本人好像有点不妥,还好我工作的厂子是日籍韩国人的,那就一起看看我的新人经历。
入职
在日找工作,面试是必须的,我有幸面试时意外遇见了社长。当时我是准点去面试的,可那韩国二代社长却硬说我来晚了,我没反驳道了个歉转身就要离开,这家伙居然喊住了我,说我有意思,让我第二天上班。要知道,当时咱家日文水平,也就会几句面试用语,再问多了,也就只能回一句“嗨一”了。韩国二代之所以看好我,也许是和我没有怼他有一定的关系,反正面试过了,况且社长以后待我也确实不薄。
开工
刚入职的员工,无论是“短期バイト”,也就是临时工,还是正式入职社员,第一件差事,通常都会是厂子里最累的活。我入职的厂子,是制作韩国冷面的,别小看,在日可是畅销货。一开工,就安排我干和面的活,日本的工厂已经算是自动化了,但有些还是需要人工操作的。和面的活很累,操作间是个类似二层的隔间,每次要用推车拉6袋100斤的面,用电梯运上二层,再人工将面粉投入到机器中,运转30分钟左右,要将和好的面从大容器倒入小箱中,有技巧的,多了少了都不行,要会控制量,再将装好箱的面送入车间,每天上面卸面就是几十吨的活,你说累不!为什么要让新人干这个呢?就是要看新人的表现,看新人的耐力和抗压能力。
流程
正在为每天和面而发愁时,一起和面的老社员却让我去车间里找课长,也没告诉找我什么事?我还收拾了一下东西,以为要被开了呢?见到课长才知道是让我去干别的工作,其实,我也是后来久了才知道的,日式企业会让刚入职的员工,从累到轻、从简到难,把整个企业所有的流程都干个遍,这么做应该有三个好处。一个就是通过干,考查新入职员工最适合哪个岗位;另一个就是日式企业都是流水作业,就是说一个人盯一个坑的,突然有人请假不来,就必须有人顶上去,新入职的人员把企业流程都干了,将来顶哪个都可以;最后一个应该是为了培养将来的骨干,在考查中找出真正的有能力之人。
技术
日式企业特别注重技术人员的培养,比如机器调试、维修等技术活,不是每个社员都可以接触到的。在新人考查期时,社长、部长或者课长会通过不断观察,挖掘新人中肯干、能干之人,才开始由课长带徒弟一样,进行技术培训。我虽不被课长看好,但有幸被社长看中,刚开始被带时,日文不好真是受了不少罪,课长让我拿钳子,拿个螺丝刀,反正要东拿西的乌龙没少闹,后来,给课长气的直接将常用工具画图注日文让我背,我前面也说过日本人画图能力确实不是一般的强。不过咱家也不是吃素的,从那天起我每天强迫自己无论多忙都记10个单词,不信你也试试,一个月后会惊奇的发现,不知不觉能听懂很多词,也就能将句子顺下来了。还好,我没有辜负韩国二代,把能学的都学会了。
后来一想,日式企业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就拿韩国二代让我学,当时我还没太领情,后来,有一次课长请假了,他居然让我指挥车间的运转,我才发现原来他一直在培养我,也一直在防范因课长缺席,车间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日式企业绝不容许一人独大,也绝不怕因失去某人给企业带来麻烦,说到这里也许你就知道区别究竟在哪里了!